隋初,建于汉、魏的洛阳城已颓毁。但隋炀帝认为洛阳“控三河,固以四塞,水陆通,贡赋等”,地理位置优越。即位不久,他就命杨素、宇文恺营建洛阳城作为东都。东都分为外郭城、皇城和宫城。外郭城又称罗城,北依邙山,南对伊阙,周长 20 多千米,为官吏的住宅和居民区。皇城位于外郭城西北部,又称太微城,呈长方形,分布着王公宅邸、百官府署。宫城在皇城北,称为紫微城,外形与皇城相同,是皇帝的宫殿区,建筑之宏伟、瑰丽远超汉魏。西郊还建有西苑,有海有山,更有不计其数的奇木异草、珍禽奇兽,置身其中,宛若仙境。东部城内有 10 条大街纵横其中,又有 103 个坊、三市,分布在洛水两岸的皇城东、南两面。据史书记载,三市分别是丰都、大同、通远。通远市“二十门,分路入市,市东合漕渠。市周六里,其内郡国舟船,舳舻(zhú lú)万计”。丰都市“周八里,通门十二,其内一百二十行,三千余肆……市四壁连有四百余店,重楼延阁,互相临映,招致商旅,珍奇山积”。宫城东有东城,东城之北是积储粮食的含嘉仓城。繁华的的商业景象吸引了大批的少数民族和外国商人。炀帝还命大批王侯世家、富商大贾迁入东都,加上运河开通,使洛阳不仅又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还是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枢纽。
洛阳市区地图(图说城市–洛阳)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