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头条#春节是喜庆的日子,是迎福的日子,是团圆的日子。春节,是中国人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在这期间,为了让多数人团圆,度过一个祥和、快乐、幸福的春节,还有一些人坚守在自己的岗位。
他们是智轨调度员、消防驾驶员、文旅行业从业者……2023年新春,记者们用自身的坚守见证和传递了他们的坚守。让我们一同进入记者的“第一人称”,通过记者们的“手记”,体会这份不一样的“年味儿”。
勾丽蓉:每一份工作都是一份坚守和担当
在春节期间,我先后走进了宜宾市各大医院、建筑工地、智轨产业园区采访了坚守在岗位上的春节“不归人”。面对坚守岗位的人,他们都很坦然和平静,对于他们来说,工作是连续性的,是不分节假日的,既然选择干这一行,就应该承受节假日带来的“孤独”。
记者勾丽蓉正在写稿
作为记者,我也感同身受。身为记者的我早已习惯了在节假日值班,也习惯了白天采访,夜间写稿。职业不分贵贱,只是分工不同而已,每一份工作都是一份坚守和担当,致敬平凡而又伟大的劳动者!
林春茂:与他们走着同样的路 所以能感同身受
春节假期里,当大部分人踏上归途,仍有不少“打工人”坚守岗位。今年我也像往年一样参与新春走基层采访,深入到文旅、消防、租赁等各行各业。
记者徐健雄(左) 记者林春茂(右)
花灯铺小姐姐朱茂贤说,能为顾客挑选到喜欢的花灯就很开心;油纸伞运营者蔡淼荔说,看到来往行人,感觉自己也像是融入到李庄景区的一个角色;殷志军说,四年未回家过年,想念家也很想念父母,但是消防这份工作意味着职责和坚强的使命、意味着付出他们在平凡岗位的坚守让人动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为记者的我,因为和他们“走着同样的路”,所以更能感同身受,假期坚守对我们来说也已是常态。春节前一个星期,各项春节工作安排接踵而至,心中渐渐少了那一份对新年的期待,忙完手里的工作,匆匆赶上家里的年夜饭,又继续落实各项工作安排……新年至,让我更多了一份坚守平凡岗位的平和心态。
感谢有你、有我、有大家,万家灯火阑珊处,都有人在默默守护!
喻熹:质朴又善良的“火焰蓝”打动了我
采访春节坚守的人,最让我感动的是采访消防驾驶员殷志军,他的质朴和善良打动了我。
记者喻熹正在剪辑视频
感动一:
他是东北人,来宜宾10年,成为消防驾驶员有8年的时间。由于疫情等种种原因,他连续4年没有回过家,又因为父母年纪大,老家交通不便,两位老人也未能到宜宾来看他。
当我从他口中听到“四年没回家”时,泪水湿润了眼眶。我强忍着轻轻问了一句:“那你想他们吗?”他许久没作声。隔了一会儿,小声地回答道:“想!”我看到他的眼里充满了内疚和愧疚,但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坚定”。
这是一份“舍小家为大家”的感动。
感动二:
开饭了,当天他们食堂吃的饺子,那是北方人过年爱吃的。盛好饺子,他和父亲通上电话,唠家常。父亲还不忘帮老伴问了一句:“你妈妈问你入没入党?”
拍到那个瞬间的我,因为他父母的这份“期盼”,深深被感动着。
感动三:
采访完殷志军后,我们互相添加微信,成了微信好友。春节期间,为帮助一位大学生的妈妈寻找AB型血小板,我在朋友圈发了一条信息,希望是AB血型的朋友能够帮忙。
记得那晚有好几位AB血型的朋友私信了我,可由于身体素质等诸多原因,都达不到献血小板的标准。就在这时,刚成为微信好友的殷志军私信我,告知他是AB型血,之前有献过血小板的经历,应该符合条件,并且告诉我随时需要联系他即可。
这是一份“素未谋面”的感动。
徐健雄:大假对于他们来说却是“大考”
今年采访春节坚守岗位的人们,我主要采访了文旅行业从业者。他们用自己本该回家过年团聚的时间,来保证春节期间游客的游玩体验。对于他们来说很是普通,可对于记录他们这份坚守的我来说,却又有不一样的感受。
记者徐健雄正在拍摄
蜀南竹海、兴文石海、李庄古镇,这是宜宾的“王牌”景区。每一次大假,对于他们的工作人员来说,就是一次“大考”。
特别是解封后,文旅行业迎来“大爆发”。“两海一庄”游客量成倍增长,在行业看到春天的同时,也给工作人员增添了一份压力。
有压力就有动力。在面对我的镜头时,我看到了他们眼里的光,看到了他们脸上的笑容,那是一份难以掩饰对工作的热爱和对文旅的执着。
我很敬佩这些一线工作人员。
何东:为文旅工作者道一声“感谢”
春节期间,我采访了在蜀南竹海坚守岗位的邓林和谢瑶。看到邓林为了游客有更好的威亚体验、拍出来的照片更接近于电影动作和更生动,他一次又一次地为游客做演示;为了游客的安全,每天还要爬上高高的架子对设备进行安检。同样,谢瑶和她的同事们每天接待旅行团和游客,进入竹海景区一讲解便是几个小时。
记者何东
虽然这是他们的工作常态,但是在万家团圆的春节,看到坚守在岗位上的他们,却也感到几分心疼。
作为一名记录者,我也时常是一名旅游者。我想向他们道一声“感谢”,感谢他们的付出,让宜宾被更多的游客喜爱和接受。
曾理:用脚步守护“万家灯火”
从站台到办公室,从办公室到候车大厅,再从候车大厅到站台……春节期间,我记录了宜宾西站客运值班主任曹梦兰的“坚守”。一下午的时间,我在西站走了1万5千多步。
记者曾理在航拍
曹梦兰笑着告诉我,这个步数仅是他们平时的一半,甚至一半都达不到的工作量。作为铁路运输人员,步数并不是他们工作的要求,但却是他们日常工作的艰辛体现。他们一步一脚印,守护着万家灯火。
这一份坚守,让我十分感动。
与曹梦兰一样,她的男朋友谢泽瑞也要在春节期间在岗值守。在奔赴岗位前,谢泽瑞专程从长宁搭乘高铁前往屏山,利用在宜宾西站停靠的4分钟时间,与曹梦兰匆匆见上一面。
短短几分钟时间,没有过多的浪漫情节,只有日常生活中的嘘寒问暖。在这之间,我看到曹梦兰脸上一直面露笑容。当列车门缓缓关闭时,曹梦兰告诉我,下次和男朋友见面,要等到春运结束以后。虽然很不舍,但这4分钟的相遇,是她在这个春节“最美好的时光”。
没有喧嚣和热闹,一份简单的问候,也能让这个春节倍加温暖。这一瞬间,足够感动。
来源:宜宾广播电视台 作者:喻熹 林春茂 曾理 何东 勾丽蓉 徐健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