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帝庙在山西非常多,前清时规模也宏大,可大部已不存在,或破损严重。目前,全国关帝庙保存较好的地方仍在山西。山西关帝庙现存较完好的在阳泉。
阳泉市东北方向的山腰上的关帝庙,背山面水,环境清幽。创建年代不详,规模不大,不过建筑显得壮观。北宋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重建,明清曾予补修,现存正殿仍为宋代原构。
庙内殿身宽深各三间,六架椽,平面近方形,屋顶歇山式。前檐廊深一间,显得深邃幽静。檐柱侧角升起显著,斗栱五铺作双抄,用材肥硕,制作规整。梁架结构严密,举折平缓,平梁上瓜柱甚细,脊部负荷主要由叉手传递,沿袭唐风。殿内脊板、六檐柱和四檐柱下,都保留有宋代重修题记,是该殿建造年代的佐证。殿内四壁绘有关羽故事壁画,为清朝所作。
天宁寺双塔在山西平定城南关土垣上。据《平定州志》记载:寺“宋熙宁间建,赐名天宁万寿禅林,太师蔡京书额,寺内大悲阁,双塔东西对峙。”
双塔在明、清两代均有补修,寺内建筑残坏严重,只有双塔依然如故。寺址高耸,双塔并峙,格外醒目。
塔为楼阁式,平面八角形,四级,高约30米,每层收刹甚急,轮廓形制奇异。底层四面砌有券洞,内置佛像一躯。二层以上平座甚高,外观很像七层塔。二、三层刻假门和直棂窗,檐下和平座上砖雕斗拱如木构规制,各角木制角梁安有风铎。
塔刹为铜制宝珠,明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更换。塔下存有北魏石佛三躯,眉目清晰,躯体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