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城地标打卡A线路
以大蜀山、蜀西湖为中心,除了蜀山森林公园、合肥野生动物园、蜀西湖公园、蜀峰湾公园、西扩公园、四季花海公园等景点,合肥科技馆新馆将成为新的打卡点。
半边街、砂之船(合肥)奥莱等地能满足嘴和胃的需求。
蜀西湖边“智慧盒子”
1月5日,备受市民关注的合肥科技馆新馆(自然博物馆)工程整体完工。目前,该馆正在进行布展施工,预计今年上半年将对外开放。
据介绍,合肥科技馆新馆(自然博物馆)位于该市石莲南路与彩虹路交口西侧,王咀湖公园范围内,总占地面积约70亩,总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四层,总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地下一层,总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是合肥科技馆老馆建筑面积的4倍多。作为合肥市未来的一处新地标建筑,合肥科技馆新馆将设置13个展厅,形成一个集展览、教育、休闲于一体的多功能复合文化场所。整个科技馆采用逐层穿插的阶梯状造型,融合入周围景观中,诠释了“人-自然-科技”主题,给人以不断攀登科学高峰的向上力量。由于采用了多种创新建设技术,其也被广大市民誉为“智慧盒子”。
“科技馆新馆整体看起来像一只从草坡上升起的金属盒子,逐层穿插的造型与坡屋面、退台楼板形成复杂标高的空间体系。其北端面向城市客厅,南端俯瞰蜀西湖公园。由一条南北贯通的轴线随整体坡势逐层向上,连接地下与地上各层展厅及休息空间。自然生态的种植屋面不但使新馆融于公园环境,还是一个天然的雨水收集设施。”据合肥市建设部门的相关负责人介绍,屋面雨水通过植被层层净化,最终流入北侧雨水回收系统。此外,科技馆新馆还采用了很多绿色技术的综合应用,包括光伏发电、可调节遮阳、电致变色玻璃等。
为了确保工程顺利完工,合肥市重点局引进多项新技术工艺。“整个工程结构形式复杂,不规则、超限结构及构件多,上部结构层高均超过8米,最大层高为18米。钢梁最大跨度23米,单根吊重16吨。钢桁架最大跨度33米,单榀吊重116万平方米。其中,地上19万平方米,并配备可移动及伸缩的阶梯座椅,可满足大型展览和万人演唱会需求,同时二层设置有众多规格不一的会议室。
记者在现场看到,综合馆采用全金属屋面,呈现“双坡单曲弧线”造型,其东西面的侧幕墙为弯弧穿孔金属幕墙,视觉呈现上如同盛放的“水上烟花”;南北面为错落有致的异形玻璃幕墙。
截至目前,滨湖国际会展中心二期项目已承办2022年世界制造业大会、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大会、2022中国黄山书会、2022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大会等高等级展会。
合重宣 章东东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姜志远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