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觉(他是老蒋庸将,只因做对一件事,被老蒋多次提拔地位直逼汤恩伯)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他是老蒋庸将,只因做对一件事,被老蒋多次提拔地位直逼汤恩伯

文丨异文录

编辑丨异文录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有这么一个将领,他的战绩平平,与革命传奇英勇的同僚相比,显得毫不起眼。然而,这位普普通通的庸将,却因为一个意外的选择,成为了蒋介石眼中的宠儿。

这位将领就是石觉,一个平凡的庸将,究竟是如何被蒋介石空前重用的呢?这个故事从他的生平开始说起。

走错道路的忠诚之士

石觉,原名石培元,字觉生,生于清朝末年的广东省潮阳县。年少时,他在村里的一次聚会上,偶然听到了一位老者讲述着关于反清义士们的英勇事迹,从那时起,石觉便立志要投身于反清的事业。

年轻的石觉决心寻求机会,加入了一支反清起义队伍。他参与了数次战斗,却始终未能扬名立万,也未曾在战场上崭露头角。

然而,这并未影响石觉的决心和信念。他一直默默耕耘,努力成为一名杰出的战士。在这期间,石觉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战友,共同为着革命事业而奋斗。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石觉的命运发生了改变。他加入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投身革命事业。有一次,石觉和战友们在酒桌上畅谈起孙中山的革命理念。

他激动地说:“孙先生的三民主义,是我们民族复兴的希望!我要为实现这个目标献出自己的一切!”战友们纷纷表示赞同,为他的信念和坚定而鼓掌。

在革命浪潮中,石觉参与了许多战斗,从南征北战到平定边疆。他身经百战,见证了许多英雄的陨落。

尽管他自己并未成为那些传颂千古的英雄,但他却始终保持着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石觉对信仰的坚定,以及对革命事业的执着。

有人评价石觉道:“他可能不是最出色的将领,但却是最忠诚的战士。他用一生的坚守诠释了对革命的信仰。”而这种信仰,也为石觉后来的命运铺设了基石。

这时候的石觉意气风发,其为国为民的革命事业的信心更是使人为之赞叹,可惜这么一个人却走上了弯路。

在革命事业中,石觉结识了许多知名的将领,其中就包括了后来的国民政府领导人蒋介石。尽管他与蒋介石的交情并不深厚,但他们彼此之间保持着一种默契与尊重。石觉一直默默奉献,把国家大事放在第一位,从未计较过个人的得失。

有一次,石觉在战友的生日宴会上,遇到了一位正在崛起的革命家。这位革命家对石觉说:“石兄,我听闻你勇敢善战,却从未追求过名利。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都想追求荣誉和地位,但你却始终忠诚于你的信仰。这种精神真是难能可贵!”

石觉回答道:“信仰就是我的荣誉,为了国家,为了民族,我愿意付出一切。”

随着时间的推移,石觉在国民政府中的地位逐渐上升,虽然他始终没有成为战功显赫的将领,但他却因为忠诚与敬业而受到了重用。他参与了许多重大的战役,为国家的繁荣与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然而,石觉并未因为这些成功而骄傲自满。他始终保持谦逊的态度,对待每一个战役都充满敬畏。

石觉深知,他所取得的成就并非完全靠自己,而是靠着无数先烈们的鲜血和牺牲换来的。因此,他更加珍惜现有的一切,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从石觉的生平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普通将领是如何通过忠诚、信仰和勇敢,赢得了尊重和重用的。

尽管他的战绩可能并不耀眼,但他的坚守和奉献精神却成为了他最宝贵的财富。石觉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他的成就,而更在于他对信仰的执着和对国家的忠诚。这些品质,正是每一个热爱祖国的人都应该学习和追求的。

可惜的是这么一位忠诚之士,在孙中山先生去世之后选择协助老蒋,走上国民党这一错误的道路。忠诚是一个良好的品质,可是道路却是自己选择的,而之后的傅作义起义更是彻底断绝了石觉的后路。

傅作义起义断绝石觉后路

1949年1月,北平的局势已经岌岌可危。国民党的华北剿匪总司令傅作义,面临着一个艰难的抉择:是继续抵抗,还是和平投降?他的这个决定,将影响着北平的命运,也将影响着他手下的数十万官兵的命运。

当时,北平城内驻有国民党军队二十多万人,其中大部分都是中央军系统的部队,由李文和石觉两个兵团司令官指挥。李文是黄埔一期生,石觉是三期生,两人都是蒋介石的亲信。然而,在北平城外包围着解放军的铁桶阵地,在北平城内掌握着实际权力的却是华北“剿总”总司令傅作义。

傅作义是东北军系出身,与蒋介石有着深刻的政治和军事分歧。在解放军的劝降下,傅作义决定与解放军达成和平协议,并在1949年1月21日召集北平国民党军所有师以上将领开会。

会议上,傅作义宣布了与解放军签订的和平协定草案,并并要求在座的将领们表态。大多数人都表示赞同和平起义,但李文和石觉却一言不发,他们的态度非常关键,因为他们掌握着北平城内最强大的部队。

傅作义见状,便让他的副秘书长王克俊询问李文和石觉的意见。李文说:“我和石司令官没有别的意见,只是克俊,恐怕你的部下会有意见吧。”

王克俊有些诧异,问道:“我就是一个文职,哪里来的部下?”石觉说:“我和李司令官兵团下属各师的政工处长,他们不都应该归你这个政工处长管吗?他们这些人可是有意见的。”

原来,李文和石觉早就知道傅作义要和平起义的消息,他们不愿意留在北平,也不愿意投降解放军,他们想要回到南京,继续效忠蒋介石。

但他们又不敢公开反对傅作义,怕惹火上身。所以,他们就暗中指示他们的政工处长们反对和平协定,并希望借此影响部队士气。

王克俊明白了李文和石觉的用意,他利用午饭时间,在华北“剿总”司令部打电话给李文、石觉两个兵团师级以上部队的政工处长,让他们在20分钟内限期到达司令部的会议室。

在这些政工处长到齐后,王克俊向他们宣读了和平协议条款后,问道:“傅总司令已经同意了,各兵团司令、军师长也都同意,你们有什么意见吗?”

结果,在场的李文、石觉兵团的政工处长们提出了一个要求:他们不反对和平协定,但要求让他们离开北平去南京。

王克俊代表傅作义向这些政工处长承诺说:“你们不愿意留下了,这是不强求的,你们放心,只要你们不反对北平和平解决,保证回去后不让部队出乱子,那么随后肯定会让你们安全离开的。”

政工处长们对于这个条件都很满意,于是各自回部队做工作去了。

午饭结束之后,王克俊对政工处长们的思想工作也刚好做通。饭后继续开会的时候,李文和石觉仍然是上午的话“老调重弹”。

王克俊说:“两位司令官,两个兵团各军、师的政工处长都表示赞同前日签订的和平协定,如果你们不信,可以打电话询问是否属实。”李文和石觉大吃一惊,脸色露出了极为诧异的表情。

王克俊中午时召集各政工处长们开会的结果做了通报。李文和石觉一听,也就没有说什么,两人好像反而轻松起来。

傅作义见状便要李文和石觉最后表态,两人这才提出了心中真实的想法:他们在部队改编后,要求离开北平前往南京。李文和石觉说完后,会场的一些中央军系统的将领也同样要求去南京。

傅作义说:“来去自由,只要你们在接受解放军改编前,保证部队不发生状况,那么改编之后,你们谁要去南京,我派飞机送你们走,这个问题我和解放军是达成一致的。”

李文、石觉等中央军将领知道大势已去,无可挽回,也就只得同意了。

就这样,北平中央军的工作也被傅作义做通了,这也是北平和平解放的最大障碍。因为李文、石觉掌握的部队占据绝对优势,不过好在这两人虽然不愿意留在北平,但是也不是顽固到底的人,所以在两人的叮嘱下,两个兵团的中央军顺利地接受了改编。

1月22日,傅作义发表了和平起义的广播讲话,正式公布了和平协议。接着,从1月23日开始,北平城内的国民党军陆续开出城外接受解放军的改编。

为了让李文、石觉等中央军将领放心,1月23日这天出城的第一支部队是傅作义的绥远系部队骑兵4师,第二支部队是104军。接着,为了表示诚意,在傅作义的建议下,中央军的部队和傅作义的部队交替出城。1月31日,解放军成功解放北平。

阴差阳错受到蒋某人重用

在石觉的生活和军事生涯中,他与蒋介石结下了不解之缘。石觉没有参加傅作义的起义,这一选择成为了他命运的转折点。

傅作义,北洋政府的一名主要将领,曾与蒋介石的国民政府军队进行多次交锋。然而,当傅作义决定起义反对国民政府时,石觉却选择了保持中立。

在傅作义起义的前夕,石觉偶然与一位战友闲谈。战友忧心忡忡地说:“石兄,傅将军打算反叛蒋总,你是否会站在他的一边?”

石觉回答道:“我始终忠于革命事业,忠于国家。在我看来,跟随蒋总的国民政府对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更有益处。我会在最正确的地方坚守信仰。”战友默然点头,赞同石觉的选择。

石觉的这个选择很快传到了蒋介石的耳中。蒋介石对他的忠诚印象深刻,决定给予他更多的机会。

有一天,蒋介石亲自找到石觉,对他说:“石觉,我一直知道你是个忠诚可靠的将领。现在,我需要你的力量来协助我治理国家。你愿意跟随我,共创辉煌吗?”

石觉毫不犹豫地回答:“蒋总,我愿意为您效力,为国家尽我所能。”

从此,石觉成为了蒋介石的得力助手。尽管他在战场上并未取得辉煌战绩,但他的忠诚和敬业却赢得了蒋介石的信任。在蒋介石的庇护下,石觉迅速晋升为高级将领,开始承担起更多的责任。

在南京,蒋介石对石觉表示赞赏和信任,并且任命他为京沪杭警备副总司令兼淞沪防卫司令官,负责抵抗解放军进攻上海。随后石觉又相继担任了浙江主席、浙江绥靖总司令、地位直逼老上司汤恩伯。石觉对此感激涕零,誓死效忠蒋介石。

然而,石觉的抵抗并不能挽回国民党的败局。1949年5月,解放军攻克上海,石觉率领残部撤退到舟山群岛,并被蒋介石任命为舟山群岛防卫司令官。在舟山群岛上,石觉坚持了一年多的孤立无援的抗战,直到1950年10月,才被解放军攻陷。

在解放军的包围下,石觉没有选择投降或自杀,而是带着几名亲信乘坐一艘小船逃往台湾。在逃亡途中,他遭遇了台风和海盗的袭击,几经艰险才抵达台湾。

在台湾,他再次受到了蒋介石的欢迎和重视,并且继续担任陆军第二军团司令,金门防卫司令官、副总长,联合勤务总司令等要职,并晋级为陆军二级上将。

在台湾,石觉一直忠于蒋介石和国民党,没有改变过自己的政治立场和信念。他还积极推广太极拳,并得到了蒋介石的支持和赞扬。1986年12月31日,石觉因心脏病发作,在台北逝世,享年78岁。

石觉的一生并没有太大的贡献,在军事方面可谓是屡败屡战,屡战屡败。然而这样一个人,在他的后半生因其忠诚的品格受到蒋某人的重用,也算一个奇事。但当石觉选择国民党的情况下,他的结局早已注定,这也告诉我们,脱离群众是必不可取的。

在阅读文章以后,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标签:

管理员
草根站长管理员

专注网站优化+网络营销,只做有思想的高价值网站,只提供有担当的营销服务!

上一篇:亚洲第一高喷泉,亚洲第一喷泉排名?
下一篇:贵州习水县(习水重磅:市县两级密谋首位度,勾勒千亿规划神秘画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