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呼伦贝尔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地处北纬47°05'~53°20', 东经115°13' ~126°04'。东西630公里,南北700公里,总面积2532公里,其中:中俄边境线105124公里。
地形特点
呼伦贝尔属亚洲中部蒙古高原的组成部分。大兴安岭以东北--西南走向纵贯呼伦贝尔市中部,形成三大地形单元和经济类型区域:大兴安岭山地为林区,海拔700~1 700米;岭西为呼伦贝尔大草原,是草原畜牧业经济区,海拔550~1 000米;草原与林地的过渡地带,多是黑钙土,适于发展种植业,形成以农牧企业为主要成分的农牧结合经济带;岭东地区为低山丘陵与河谷平原,形成种植业为主的农业经济区,海拔200~500米。
气候特点
呼伦贝尔市气候分布特点以大兴安岭为分界线。气候类型分为:岭东区为季风气候区,岭西区为大陆气候区。从年降水量类型看:岭东区为半湿润性气候,年降水量在500~800毫米;岭西区为半干旱性气候,年降水量为300~500毫米。
全市气候的总特征呈现为: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年温度差、日期温差大。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呼伦贝尔市土地总面积35%为森林草原过渡地带外,其余多为天然草场。全市草原总面积为138亿亩。多年生草本植物是组成呼伦贝尔草原植物群落的基本生态性特征,草原植物资源约1 000余种,隶属100科、450属。
呼伦贝尔草场又可分为八大类,主要有六大类,即:山地草甸、山地草甸草原、丘陵草甸草原、平原丘陵干旱草原、沙地植被草地、低地草甸草场。
森林资源
2021年,全市林地面积1630万公顷,森林面积132415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5286万公顷,森林面积37388亿立方米,森林平均蓄积量7764亿吨,远景储量超过2000亿吨。2020年,全市原煤产量716104吨,银矿108万吨,铅矿33489万吨, 铁矿石898019亿立方米总量水资源中,地表水资源量2981万立方米以上,高于世界人均占有量,是全国人均占有量的近5倍。
生物资源
呼伦贝尔市野生植物资源相当丰富,共有野生植物1400多种,有经济价值的野生植物达500种以上。主要有野生药用植物、野生经济植物、野生油料植物、野生纤维植物、野生淀粉植物、野生食用植物、野生果品植物等。
呼伦贝尔市野生动物品种和数量繁多。据不完全统计,全市野生动物种类占中国种类总数的12.3%,占自治区的70%以上,居第一位。在这些动物中,受国家保护的一、二、三类野生动物和受自治区保护的野生动物品种有30余种,其中有些是珍稀兽类和禽类。其中以鹿科动物最为有名。全市313种鸟类中,受国家保护的鸟类有60多种,如:丹顶鹤、白头鹤、白鹤、灰鹤、大天鹅、小天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