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王墓(河北战国中山王墓入围“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2021我为河北文旅代言##旅发在冀##河北文旅看图识景##2021就看国际庄##2021头条带你看河北#

近日,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考古学会、中国文物报社主办的“百年百大考古发现”遴选推介活动初评结果已经揭晓,全国160项考古发现入围终评,战国中山王墓入围。

此活动设初评、终评两轮评审推介环节,自启动以来广受关注。随着中国考古学不断向纵深拓展,遗址格局的逐步清晰、历史文化内涵的日益丰富也同样反映在160个入围终评项目中。终评投票线上评审通道即将开启,届时,专家将从160个项目中遴选产生100项“百年百大考古发现”,为公众呈上一道丰盛的考古文化大餐。

战国中山王墓

河北战国中山王墓是中山国第五任君王厝的陵墓,也是中山王族墓中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一座,位于中山古都城西侧。中山王厝在位期间,中山国攻伐燕赵,并与韩、赵、燕、魏四个万乘大国共同称王,国力达到鼎峰。中山王厝墓自上世纪70年代进行考古发掘,至今已有40多年。王厝墓包含主墓及其车马坑、葬船坑、杂殉坑等。主墓是一座呈“中”字形的大墓,有南北两条墓道,并设有独立的西库、东库、东北库三个库室,结构十分独特。考古发掘时主墓室已遭到盗掘,正因这种独特的库室结构,大量文物才得以保存下来。王厝墓出土了19000多件精美文物,其数量种类之多和工艺之精美,堪称国内战国出土文物之最。

铜版兆域图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早具有比例的建筑平面规划图;造型矫健敏捷,动势极强的错银双翼神兽,是传说中的风神飞廉的形象实体;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造型独树一帜、工艺极为精湛、装饰华丽美观,堪称中国最复杂的一张桌子;铁足大铜鼎、夔龙饰刻铭方壶、胤嗣铜圆壶因器身均刻长篇珍贵铭文而合称中山三器,三器及铭文的发现为研究中山国的历史文化、工艺水平、民族精神等提供了异常宝贵的实物资料。众多妙趣横生、难得一见的国宝级文物曾远赴美国、日本、德国、加拿大及中国香港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巡展,引起了巨大轰动,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古老而优秀的文化艺术。

中山古城考古遗址公园

中山古城遗址,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山国的都城,位于河北省平山县三汲乡,古城内留存了宫殿、手工业作坊、古城墙、古窑址等众多重要文化遗存,是具有重要历史、艺术、文化价值的“古文化大遗址”,被评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1988年被国务院定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12月,中山古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由国家文物局批准立项,中山古城遗址的保护和利用开始进入了快车道,促进了对战国中山这一优秀文化遗产的保护。

中山古城考古遗址公园总面积达3338公顷,分为10个中心,14个子项目,以“一心(古城内遗址景观核心区)、一环(古城垣及古护城河遗址风光环带)、两轴(历史文化轴、自然景观轴)、两翼(东翼东堡城、西翼王陵区)、多片(古城内外各类考古遗址区)”的结构形态,打造集遗产保护、科学展示、考古研究、生态低碳为一体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目前一期建设的中山王厝墓展示区目前已全面开放,园区包括中山国王陵陈列馆、中山王厝墓、中山国文创体验馆、中山国考古探索中心、漫画中山国等游览体验场馆。未来,中山古城遗址将在遗址保护的基础上,打造适宜的业态和展示区,弘扬优秀历史文化,推动文化传承与旅游发展深度融合。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标签:

管理员
草根站长管理员

专注网站优化+网络营销,只做有思想的高价值网站,只提供有担当的营销服务!

上一篇:徽州(拍点发现 | 寻梦到徽州,皖乡觅古韵)
下一篇:猫儿山旅游攻略(「趣玩兴安」十一去兴安必打卡攻略清单,出发前一定要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