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虽然山奇水秀,气候湿润温暖,物产丰富,但山多土地少。因此,受生活所迫,古徽州人不得不背井离乡,上山建家园,“求衣食于四方”,到外边去发展。许多徽州人靠自己的勤劳与智慧,学有所成,劳有所获,经有所利。一些人经营木材、茶叶、蚕丝、米、盐,成为富甲一方的大户。这些徽商致富后,为光宗耀祖、显赫一方,于是大兴土木、扩建庄园。受儒家思想影响,他们兴学堂、尊儒学,走“学而优则仕”之路。因此,不少徽商建房时,按官家规定等级建楼扩园,这就是徽派古民居建筑形成的原因。
宏村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距今约有900年历史,最早称为“弘村”。据《汪氏族谱》记载,当时因“扩而成太乙象,故而美曰弘村”,清乾隆年间更名为“宏村”。宏村是以汪氏家族为主聚居的村落。汪氏是中原望族,自汉末南迁,其后裔遍布江南各地。
宏村的选址、布局及其美景都和水有着直接的关系,是一座经过严谨规划的古村落。月沼,老百姓称“半月塘”,也叫“牛小肚”,其牛肠水圳九曲十弯,又把水引入村中心天然井泉处建月沼池塘,以蓄条内阳水,供防火、饮用、洗涤等。村内外人工水系的规划设计精致巧妙,村中民居大多将圳水引入宅内,形成村落特有的“宅园”“水院”,使宏村的建筑开创了徽派建筑里别具特色的水榭民居模式。因此,宏村被中外建筑专家称为“中国传统的一颗明珠”“研究中国古代水利史的活教材”。
随着宏村的人口繁衍,光靠月塘蓄水已不够用,宏村又在明万历丁未年(1607年)仿西湖平湖秋月式样,建成南湖。湖呈大弓形,湖堤分上下层,湖畔古树参天、苍翠欲滴,湖面绿荷摇曳、鸭群戏水,另有一番景致。湖中间横跨长堤拱桥,形成一道美丽风景线,成为“网红打卡地”。
宏村水色 刘士斌 摄
行摄TIPS:宏村一年四季皆可入景。早晨,人少景美,在南湖南岸可以拍到湖面雾气和古村落的倒影,如果巧遇早霞,景致更是绝美。春季桃红柳绿油菜花盛开,点缀在宏村古村落四周;夏季荷花南湖开,鹅鸭成群戏水间;盛夏夜晚,在长桥南岸可拍宏村夜色、银河、星轨;秋季南湖残荷,岸边树叶黄;冬季遇到下雪天气,白雪装扮古村落,赛过北国雪乡。由于宏村没有拍摄制高点,在南湖南岸选一处开阔地使用无人机航拍,可俯瞰宏村全貌。
西递:徽派古建“博物馆”
西递春天 宋赛芳 摄
西递,别称“西溪”“西川”,位于黟县城东8公里处,因地处古徽州府之西,曾设驿站“铺递所”而得名。西递村相传为李唐后裔避难改胡姓世居之地,始建于北宋年间,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西递等皖南古村落于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域内现有保存完好的明清祠堂3幢、牌坊1座、民居建筑224幢(其中124幢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条清泉穿村而过,99条高墙深巷使游客如置身迷宫。
当来到西递村口,一座兴建于明万历六年(1578年)的胡文光牌坊,俗称“西递牌楼”,高高耸峙在眼前。明代西递人胡文光登嘉靖乙卯科进士,先为江西万载县知县,后为胶州刺史,迁荆王府长史,授四品朝列大夫。因其政绩显著,皇帝遂愿准敕建这座石坊。历史上,西递村头曾建有13座牌坊,大都为旌表孝子和贞节的。现仅存的胡文光牌坊是其中最雄伟、最精致的,堪称明代徽派石坊的代表作。
西递牌坊 宋赛芳 摄
西递古村均以黟县青石铺地,古建筑为木结构、砖墙,木雕、石雕、砖雕丰富多彩,巷道、溪流、建筑布局相宜。村落空间变化韵味有致,建筑色调朴素淡雅,体现了徽州古村落人居环境营造方面的杰出才能和成就。民居内大都设有天井,这是徽派建筑的一大特色。天井的设置,一般三间屋在厅前,四合屋在厅中,起到采光、通气诸功用,把大自然融入屋中。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商人以积聚为本,总怕财源外流,造就天井,可“四水归堂”,即四方之财如房顶上的雨水,汇集于天井内,不至于外流他家。
位于胡文光牌坊西侧的走马楼,又称“凌云阁”,始建于清代道光年间,相传是当年西递首富胡贯三家族为迎接歙县的亲家、当朝宰相曹振镛的到来而突击营造的。现今,走马楼内还表演黄梅戏、抛彩球、茶道等节目。楼下有单孔石拱桥,名为“梧赓古桥”。西溪流水潺绕走马楼,穿桥而过,在这里可领略到“西递八景”之一的“梧桥夜月”美景。
由于历史上较少受到战乱侵袭,也未受到经济发展的冲击,西递村落原始形态保存完好,始终保持着历史发展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素有“中国古代和现代历史的衔接点”“明清古民居博物馆”“桃花源里人家”“古民居建筑的艺术宝库”等美誉。
行摄TIPS:西梯古村落小巷幽深莫测,马头墙错落有致。在这里,古朴与现代交相辉映,人文与自然和谐共存,春花、秋月、夏荷、冬雪,四季四时,风光常在。聚焦建筑题材,除了长焦拍特写之外,由于场地空间有限,最好使用广角镜头拍日常场景。
呈坎:千年龙溪古迹多
呈坎印象 宋赛芳 摄
呈坎村位于黄山东南麓,地处黄山市徽州区,古名“龙溪”。唐末,江西南昌府罗天真、罗天秩堂兄弟俩举家迁入,“择地得西北四十里,地名龙溪,改名呈坎”。作为罗氏家族的聚居之地,呈坎村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历史上,由于呈坎交通闭塞,极少受到战争劫难,所以这里的古民居星罗棋布,汇集了不同风格的古民居、古祠堂、古桥、古徽雕、古亭、古台、古楼阁、古井等遗址,把“古、大、美、雅”的徽派建筑艺术发挥到极致。2001年,呈坎村古建筑群被公布为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罗东舒祠 唐团结 摄
在呈坎,值得探访、拍摄的古迹很多。比较有代表性的古建有罗东舒祠(宝伦阁)、长春大社、燕翼堂、环秀桥、明代“三层楼”等。从宋、元、明、清至今现保存完好的牌匾众多,其中最古老的木匾是宋代的“大司成”,为元代高官李孟于元至大四年(1311年)所题,赠给国子监祭酒罗绮,已有700余年历史。“彝伦悠叙”匾长度6米,宽2.5米,被认为是中国古匾中保存最大的木匾。
行摄TIPS:小巷弄堂、古亭、古台、古楼阁、庭院祠堂、民俗风情等都是不错的摄影题材,可根据表现要点选择适合的相机、镜头。但要拍全古村全貌,非无人机不可。呈坎荷塘也是一大特色。夏日,游走于充满水乡气息的荷塘小桥上,闻着清新荷香,镜头可随意摄取惬意画面。
家朋:赏花秘境梅干岭
金光照耀梅干岭 刘士斌 摄
说到宣城市最美的油菜花拍摄地,绩溪县家朋乡自当榜上有名。全国首家“摄影小镇”正落户于此。
春季的家朋是花的海洋,云雾间的梯田花海如梦似幻。特别是家朋梅干岭梯田,油菜美得质朴、秀气。层层叠叠的梯田缓缓向四周蔓延,流畅的线条,饱满的层次、丰富的色彩、磅礴的背景,给人一种震撼视觉的享受。
梅干岭梯田位于崇山峻岭之间,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当新安江流域赏油菜花胜地的盛花期已过时,这里依然是一片花的海洋。古村落、古民居点缀于山间,既像巨幅水墨山水画中的妙笔,又似浩渺天宇间的繁星。
清晨,当你站在梅干岭观景台上,一览家朋梯田风光,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当朝阳从东边的山峦冉冉升起,金色的阳光穿过晨雾,洒在田野山川,清丽妩媚。高山翠谷,霞蔚云蒸,郁郁葱葱的树木点缀着粉墙黛瓦的村落。炊烟袅袅升腾,在空中变换形状飘散开来,随着云雾缭绕。梯田、油菜花与徽派古村落交相辉映,构成了一道风景线。
行摄TIPS:3月下旬至4月初,是拍摄梅干岭油菜花梯田最好的时节。由于摄影旺季人多,机位有限,务必清晨赶到梅干岭观景台,抢占最佳拍摄机位。拍梯田花海,可以利用云雾、日出日落等特殊元素营造画面意境。另外,这里也是不错的人像摄影取景地。
阳产:建筑奇葩土楼群
阳产晒秋 刘士斌 摄
阳产土楼坐落在歙县深渡镇千岛湖黄金旅游线上。它位于群山之中,离深渡镇6公里,是一个依山而筑的小山寨。阳产土楼建筑群是徽派建筑的又一朵奇葩,是徽州山越人智慧的结晶,对研究我国古老建筑有重要的历史文化意义。
土楼群是阳产村最大的特色,一座座、一排排,密密麻麻,均以青石砌磅为地基,再建土楼,土楼与土楼之间有石板铺地。无论是单体土楼,还是整个村落的土楼群,都有一种乡土气息、质朴美感,如果围绕环境合理构图,能体现出独特的意境美。土楼群依山就势,千姿百态,布局合理,错落有致,体现了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理念,具有浓郁的山区民居建筑特色,以青山为背景,构成了古朴、壮观、美丽的画卷。
阳产冬雪 刘士斌 摄
如今,阳产土楼原住民为了拉动旅游开发,在自家阁楼露台上布置五谷丰登晒秋景,给土楼增添了一笔浓重的色彩,也吸引了众多游客和摄影人前往赏景拍照。
行摄TIPS:拍摄阳产土楼群,既可从远处用广角或长焦镜头取景,也可用无人机航拍,展现土楼群高低错落、古朴壮观、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景象。走进村中,青石台阶拾级而上,弄堂小巷一步一景,皆有收获。晒秋是阳产一大亮点,摄影人可登至村中最高处俯拍,也可以晒秋果实为前景拍风景。
金龙山:田园风景四季美
金龙山云海茶园 刘士斌 摄
来到金龙山,你才能深刻理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淡闲适意境。
金龙山坐落在休宁县蓝田镇境内,离蓝田镇大约5公里盘山路,北对黄山,南望齐云山,最高峰海拔达970米,有上山村和下山村两个村落。这里徽派土墙民居依山坡而建,错落有致。茶园、竹林、古树、梯田,构成了诗画山乡美景。拍景之余,呼吸大山里的新鲜空气,品一口当地的金龙云雾茶,妙不可言。
金龙山原先只有一条很险很陡的机耕路与外界相通,如今上山乡村路拓宽,浇筑了水泥,开车上山最多10分钟,畅通便捷。摄影人也可徒步上山,沿途采撷山谷风景,身处群山环绕中,转过一个弯道,换一处景,有别样的感受,徒步约1小时就可到达金龙上山村。
金龙山之秋 宋赛芳 摄
春天里,金龙山的茶园梯田层层叠叠、一片碧绿,当地采农身背竹篓穿行于其中,忙碌的采茶身影格外显眼,是拍摄人文风景不错的素材。深秋,从高处向下俯拍,近处是层层绿波的茶园,远处是色彩斑斓的枫、乌桕、银杏,红黄颜色装扮山谷,自然风光美不胜收。
运气好的话,上金龙山极目远眺,云海缥缈,像是身处幻境。沉心静气,或许你也会有“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的万千感慨。
行摄TIPS:金龙山四季都适合摄影,雨后的早晨常有云海奇观,出门就能看到日出。晴天无月的夜晚,22点以后拍银河、星轨,也是不错的选择。春天除了拍摄茶园风景,更可拍摄采茶、制茶等人文题材。
卢村:精美木雕甲天下
卢村清晨 刘士斌 摄
卢村位于黟县北部,距宏村仅2公里,是以卢姓为主聚居的古村落,以规模宏大、雕刻精美的木雕楼群而著称,体现出厚重的徽州人文历史特点。
卢村地处交通要道羊栈岭南侧,与宏村遥相呼应,景色相比之下毫不逊色,但却十分低调,适合喜爱小众景点的摄影人。春天里的卢村清晨,田园飘浮一层晨雾,被一片片金黄油菜花包围着的古村落里炊烟袅袅升起,远处的山谷云海呈现。深秋季节,逆光下的晨雾分外妖娆,乌桕红叶丰富了画面的色彩,与田园村落、远山一起构成一幅和谐而美妙的画卷。卢村马路边还有个摄影观景台,是拍摄卢村全景的制高点。
卢村木雕楼 唐团结 摄
说起卢村,不得不提一个重要人物——清道光年间被称作“卢百万”的四品朝议大夫卢帮燮。他早年经商,因人脉广泛、经营有道,积累了大量财富,为后来从政做官打下了厚实的底子,转入仕途后,一路顺风顺水,官至奉政大夫、朝政大夫。卢帮燮不仅做官经商颇有心得,对高雅的艺术和文化也很有追求,他请来了当时的木雕、砖雕、石雕名家来装修房子。尤其是木雕,雕刻技法有浅雕、深雕、镂空雕等多种类型,深雕多达六七个层次,其工艺之精湛、水准之高超、形象之生动、寓意之深刻,令人叹为观止。卢百万宅院组成的木雕楼群,堪称一座雕刻艺术的博物馆,被誉为“中国木雕第一楼”。
行摄TIPS:卢村的最佳拍摄时机是清晨,建议摄影人在日出前赶到观景台,三脚架必备,起到稳定相机作用,感光度可调到ISO100-200,广角、中长焦镜头都适用。早晨拍完田园风光,立即转场进村,拍摄古村落马头墙、戏楼、大宅院、小桥流水人家等题材。拍木雕建筑,既要为那些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留影,又要捕捉木雕细节,若能专题化展现,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