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查(1978年阿尔巴尼亚拿我国上亿军援后翻脸,邓小平下令:停止援助)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2020年,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哽咽着向中国求助的新闻,登上了各国头版头条。

塞尔维亚一直以来保持着与中国的良好关系,批评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污名化,因此在面对疫情危险时,塞尔维亚的求助得到了中国的回应,中国向塞尔维亚援助了大批物资,帮助其渡过难关。

而就在距离塞尔维亚不远的南方,还有一个东欧小国叫阿尔巴尼亚,它也曾得到过中国的援助,却与中国反目成仇。

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国家,在现代国际社会已经没有太多影响力,甚至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不过在过去,它是中国整整一代人耳熟能详的“好朋友”。

我们曾经对它进行过长达24年的援助,帮助其进行了全方位无死角的国家建设,让人民过上了美好生活,也让阿尔巴尼亚在当年被称作“欧洲灯塔”。

结果1978年,阿尔巴尼亚在拿了上百亿援助之后,竟然翻脸不认人,以至于邓小平亲自下令全面停止对其援助。

此后,阿尔巴尼亚的经济情况每况愈下,直至今日,已经成为欧洲最穷的国家之一。

亲如一家,阿方十万人迎接中国总理

阿尔巴尼亚自身条件并不好,国内山地众多,在崇山峻岭的分割之下,很难靠自己的力量发展经济,农业工业都不太优秀,仅仅只有200多万的人口,也让阿尔巴尼亚在人才培养上捉襟见肘。

自己底子太薄,人民又想过上好日子,阿尔巴尼亚只好寻求外界的帮助。

最早的时候,苏联对阿尔巴尼亚进行了大力援助,因为当时阿尔巴尼亚是苏联阵营的一部分,苏联援助阿尔巴尼亚,可以体现自己的强大。

不过苏联不是唯一的援助者。

当时中国与阿尔巴尼亚都是社会主义国家,算是兄弟关系,因此哪怕当时中国自己发展得也不太顺利,却仍然保持着常年援助阿尔巴尼亚的习惯。

从1954年开始,中国就对阿尔巴尼亚进行了粮食、建筑材料、人才、生产设备等方面的援助,实打实地帮助阿尔巴尼亚人民提高了生活水平。

而这些援助相比于后来,也只能算是九牛一毛,1960年发生的一件事,让阿尔巴尼亚与中国的关系变得亲密无间,在那之后,中国甚至称得上“倾全国之力援助”阿尔巴尼亚。

在当时的一次国际会议上,中国突然遭到了其他国家的指责,与会各国没有人敢出头帮中国说话,唯有阿尔巴尼亚代表站了出来,要求与会各方不能只听片面之词,也要听中国的说法。

俗话说,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阿尔巴尼亚这一次支持中国是要冒很大风险的,这让我国十分感激。

不久,阿尔巴尼亚国内得知了会议上发生的事情,也坚定地表示支持那位代表的看法,愿意与中国人民站在一起。

于是会议结束之后,阿尔巴尼亚与中国的关系急速升温,两国亲如一家。

此后十年时间里,阿尔巴尼亚领导层的几乎所有官员,无论大小全都访问过中国,创下了中国外交关系史上的纪录。

而中国总理访问阿尔巴尼亚的时候,阿尔巴尼亚的所有领导也会全部出迎,还会组织10万人以上的群众表示对中国的欢迎。

要知道,阿尔巴尼亚全国人口也不过200多万,动员10万人欢迎中国,相当于动员了全国人数的二十分之一!可见其对中国的重视。

与两国关系高速升温相对应的,是中国对阿尔巴尼亚的援助力度急剧增大。

中国全方位援助,“养”起了阿尔巴尼亚

阿尔巴尼亚在会议上与中国坚定站在一边,导致原本是阿尔巴尼亚最大外援的苏联十分不满,在那一年停止了对阿尔巴尼亚的援助,这立刻让阿尔巴尼亚陷入了困境。

此时正是阿尔巴尼亚工业化的关键时期,苏联对其进行援助的时候,原本就把重点放在了粮食援助上,工业援助很少,可以说只是做做样子。

苏联一停止援助,阿尔巴尼亚的农业问题暴露了出来,很多地方都缺粮,粮食缺口达到40%,各地工厂也因为苏联专家的离开而逐渐停工。

1960年,阿尔巴尼亚副总理迫不得已向中国求援,希望中国能支援一部分粮食。

那个年代中国的粮食也很紧缺,但是出于中巴友好的共同信念,我国特地从加拿大购买了几十吨粮食,直接运到了阿尔巴尼亚,帮助阿尔巴尼亚度过危机。

从此之后,中国接替苏联,成为了对阿尔巴尼亚援助力度最大的国家,这种力度大到什么程度呢?可以说整个阿尔巴尼亚都是中国养起来的!

在整个援助周期内,中国援助了阿尔巴尼亚价值90多亿的物资,包括将近200万吨的粮食、上万台拖拉机、6000名工程师、还有上百万吨钢材。

而且不像其他国家援助时,会挑选国内质量较差的物资送给外国,我国当时向阿尔巴尼亚援助的物资,几乎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高质量产品。

特别是高质量的钢材、混凝土,连我国国内一些地方想要用都求而不得,阿尔巴尼亚却可以无偿获得。

这样的援助经过换算,等同于让阿尔巴尼亚全体国民无论男女老少,每个人都拿到了4000元,这种力度在国际援助史上都是罕见的!

除了满足阿尔巴尼亚人民日常生活和农业劳作之外,我国还在工业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这是连苏联都没能做到的。

前文也说了,阿尔巴尼亚地势崎岖,资源也不多,很难发展工业化,我国就特别为阿尔巴尼亚的国情研究了各种各样的工业化方案。

比如阿尔巴尼亚想要炼钢,可是本地的矿石不适用于当时国际通用的冶钢技术,我国就一边向阿尔巴尼亚援助钢材进行过渡,一边在国内设立专门的研究团队。

经过长时间研究,我们终于研制出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湿法冶金工艺,并将此工艺交给了阿尔巴尼亚技术人员,让阿尔巴尼亚得以运用本地矿石进行冶钢,满足钢材需求。

还有苏联此前援助建立的纺织厂,本来只有不到3万个纱锭,无法满足阿尔巴尼亚日渐扩大的需求。

中国见状,就派技术人员带着材料,把纺织厂的纱锭扩大到10万个,让阿尔巴尼亚的纺织产品不仅可以满足本国需求,还可以对外出口创造外汇收入。

在基本满足了阿尔巴尼亚人民美好生活的需求之外,我国还向阿尔巴尼亚提供了军事援助,以保证他们可以保卫自己的国家。

这些军事援助金额达到了15亿,小到枪支、弹药、火炮,大到飞机、军舰、坦克,无一不包,而且都是无偿的。

阿尔巴尼亚除了需要出人组成军队之外,几乎整个军队的装备体系都由我国帮忙建立,我们还将相关技术图纸交给阿尔巴尼亚技术人员,帮助他们建设了军工厂自给自足。

当时的驻阿大使范承祚声称:“中国这是倾全国之力援助阿尔巴尼亚啊。”这话毫不为过。

但是中国有句老话:升米恩,斗米仇。

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阿尔巴尼亚开始嫌中国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又对中国内政指手画脚,不禁让人感叹好人难做。

狮子大开口,中方“援助”变“义务”

我国对阿尔巴尼亚的援助,源自于同为社会主义国家兄弟之间的友谊,以及阿尔巴尼亚曾经对我们的支持。

但这种援助毕竟还是有极限的,我们不可能完全放弃自身发展去帮助阿尔巴尼亚,阿尔巴尼亚却似乎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我国曾担任国防部长的耿飚同志,在那段时间短暂担任过驻阿尔巴尼亚大使,他在阿尔巴尼亚期间的所见所闻,一时间让国内很多同志心里不是滋味。

据耿飚同志的回忆,他上任时的阿尔巴尼亚,已经不是最初求援时那个虚弱的小国,在中国的援助下,阿尔巴尼亚人民的生活水平已经非常高,高到了正在浪费中国援助物资的地步。

中国援助给阿尔巴尼亚的化肥,因为用不上而乱七八糟地扔在地里,随着风吹日晒失去了原本的效力。

而那些在中国国内要省着用的高规格钢筋、混凝土,在阿尔巴尼亚竟然被用来修筑一些毫无必要的纪念碑、电线杆和地堡,让耿飚心疼不已。

对于这些情况,耿飚曾经委婉地询问过阿尔巴尼亚领导人霍查,霍查却轻松地回应道:“你们有的,我们也要有,我们不向你们要,向谁要呢?阿尔巴尼亚寻求中国的援助,就像弟弟向哥哥寻求帮助一样。”

可以看得出来,这个时候的阿尔巴尼亚已经有些失去自我认知,认为中国的援助是天经地义的。

果不其然,后来阿尔巴尼亚向中国寻求的援助变得越来越过分。

比如,阿尔巴尼亚看到欧洲其他国家电视机已经普及得很到位,就向中国要求,实现阿尔巴尼亚农村各个社区都有一台电视机。

而当时中国国内的电视剧普及率还很低,更别提帮助阿尔巴尼亚了。

还有一次,阿尔巴尼亚领导人霍查访问中国时发现,中国的体育馆建得不错,张口就要求中国也帮阿尔巴尼亚建同样多的体育馆,丝毫不顾及中国有上亿人口,而阿尔巴尼亚只有200万人口的巨大差距,建那么多体育馆又有何用?

随着耿飚向国内写信阐述阿尔巴尼亚现状,国内也逐渐看清了局势,开始考虑继续超额度援助阿尔巴尼亚的必要性。

于是到了1970年,阿尔巴尼亚再次狮子大开口,要求中国援助32亿元的时候,中国没有无条件满足阿方的要求,只给了19.5亿人民币的低息贷款。

这样的做法,让阿尔巴尼亚产生了不满,进一步促使了后来两国关系的迅速降温。

1972年是一个重要的年份,尼克松在这一年访华,大大缓解了中美关系,让两国关系开始朝着正常化的道路前进。

这本来是中国内政,中国的对外关系当然由中国自己做主,可是阿尔巴尼亚却对此表达了强烈的不满。

曾经喊着“不向你们要,向谁要?”的阿尔巴尼亚领导人霍查,亲自写信给当时的中国领导人声称:“接待尼克松是不正确的,阿尔巴尼亚不支持中国的这项决定。”

从此之后,阿尔巴尼亚开始在各个方面反对、攻击中国。

邓小平下令:停止援助!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即便阿尔巴尼亚如此厚着脸皮干涉中国,可他们仍然向中国提出了许多援助要求。

比如在1974年,阿尔巴尼亚要求中国提供50亿人民币的贷款和粮油援助,还要求延期偿还贷款。

中国此时已经看清了阿尔巴尼亚的嘴脸,只给了阿方10亿元贷款,这让阿尔巴尼亚领导层气急败坏,开始在国内大肆宣传对中国不利的言论。

就这样,阿尔巴尼亚一边攻击中国,一边问中国要援助,直到1978年。

在这一年,阿尔巴尼亚对中国的攻击已经达到了几近污蔑的地步,他们一方面拿着中国的低息贷款和援助,另一方面不断指责中国援助他们的货物质量不好、规格有问题。

人都是有脾气的!中国人民脾气好,不代表可以让别人随便拿捏!面对这样的局面,邓小平同志下达了一个坚决的决定:断掉援助,停掉项目,撤掉专家。

于是1978年7月7日开始,中国正式停止向阿尔巴尼亚的经济和军事援助,将派往阿尔巴尼亚的专家撤回来,相关合作项目也不再展开。

阿尔巴尼亚领导人霍查对此怒不可遏,竟然在一次公开讲话中正式宣布中国为“主要敌人”,简直是可悲又可笑。

中国向阿尔巴尼亚提供援助,只是因为同为社会主义国家,希望互帮互助,可阿尔巴尼亚却把这种援助当做是中国的义务,不仅无限制地狮子大开口,罔顾中国发展和现实情况,甚至还在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与中国反目成仇、翻脸不认人,简直不可理喻!

最终,这样的傲慢与无知让阿尔巴尼亚付出了代价,中国停止援助之后几年,阿尔巴尼亚的人均GDP直线下滑,成为欧洲最穷国家之一,直到现在也依然如此。

让人感到可惜的是,那些用我国援助的高规格钢筋、混凝土建造的地堡,因为派不上用场又碍眼,后来被阿尔巴尼亚拆了个一干二净。

这让人不禁想象,如果他们此前能好好利用中国的援助,自立自主地建设国家,或许经济不会滑落至此;又或者如果他们愿意与中国保持友好关系,甚至可能还会乘上中国经济发展的东风,一起互帮互助迎来高速发展。

但历史没有如果。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阿尔巴尼亚与中国翻脸的借口之一,就是中国当时选择了与美国缓和关系,可是2022年的现在,阿尔巴尼亚已经成了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加入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还成了欧盟的候选加盟国。

孰是孰非,一眼可知。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标签:

管理员
草根站长管理员

专注网站优化+网络营销,只做有思想的高价值网站,只提供有担当的营销服务!

上一篇:郁金香园(免费!武汉人,郁金香主题公园请你来看梦幻花海)
下一篇:叶小青(银行副行长受贿277万余元 获刑五年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