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金沃州柏林禅院三千邑众碑》和《大金沃州隆平县乡管村“敕赐崇福院记”碑》分别立于大定七年(1167)和大定十年(1170)。两者虽然只差3年,但保留了柏乡、隆平、宁晋三县交界处的行政区划及变化信息。前者载柏乡县属的41个村庄,其中6个(杨村、王桥村、西董村、东董村、故城王村、小孟村)今属隆尧县。是什么时候变化的?后者载东董村、西董村属隆平县太平乡,说明是在这三年中调整的;宁晋县属的北黄泥村今属柏乡县;柏乡县的进德乡下辖成村、东常乐、西常乐、北沙里 、神东村 、北小荆、清河张村 、北滑村 、南黄泥等。此外,金代两块石碑还载有其它多种信息,今录文整理,与大家分享。
(一)
大金大定沃州柏林禅院三千邑众碑
(金大定七年立)
说明:据网络的消息得知,赵州柏林寺存金世宗大定七年(1167年)《大金沃州柏林禅院三千邑众碑记》碑。1996年8月出版的《赵州石刻全录》载有该碑。其碑阴刻记柏乡县参与集资者329人,加上神应寺的11人和宗圣寺的4人,共计344人。其中小头目有:南滑村孟维那,孙村赵维那,黄泥村董维那、王维那,东王村 □维那,眭村眭维那、小眭维那、陈维那,北滑村赵维那。
参观《大金沃州柏林禅院三千邑众碑记》合影
2019年7月15日,我们一行六人骑自行车到赵县柏林寺。在光明殿后见到了《大金沃州柏林禅院三千邑众碑记》。因石碑已用玻璃罩保护,只能先在碑前拍了张合影,又在玻璃外,把该碑碑阴的下部八行分部分拍了照片,而后进行了整理录文。可惜的是,由于石碑很高,又在室外,碑阴上部的文字没有拍到,内容就不得而知了。
碑阴自下数倒6行至倒3行记载的是柏乡县2个寺、41个村布施人员名单。
《大金沃州柏林禅院三千邑众碑记》碑阴局部录文
柏乡县在县:赵氏,路二那/ 宗圣寺:宝遇、宝维、王院、福大师/ 神应寺:李座主、赵姑、菅姑、赵姑、李姥、法宝、路姑、孟姑、寇姑、惠兴、玉通/ 黄泥村:尹三明、滑氏、赵通、王氏、盖维那、陈氏、崔氏、解氏、范氏、张氏、宋氏、李三哥、康忠、孟氏、孔照、孔氏、孙希、李 □、张立、赵堂、成大朗、成大公、李氏、宋氏、成大郎、陈氏、郑氏/ 大赵村:王氏/ 杨村:韩氏/ 小荆村:王氏/ 雹水村:苏氏//
常乐村:侯有、赵氏、孔氏、孔德、范泽、李氏/ 北杨村:王玘、王辛、路堂/ 王桥村:孟氏、宋氏、王全/ 南江村:刘通、曹英、姚喜、高进、姚金、曹海、赵斌、张进、刘直、曹二公、尹直、姚展、王氏、玉姑、李氏、刘氏、刘氏、冯氏、王福、郭进、王虎、吕进、张氏、鲁维那、王氏、董氏/ 眭村:眭维那、贾氏、刘氏、小眭维那、梁氏、贾氏、路氏、陈维那、寇氏/ 孔村:孔大公、孙二公、冯二公、宋大公、陈二公、靳三遂、李郎、皇?温、马维那、杜氏、都氏、x x x/ 小张村:孙金、张大、杨二公、董二公、董远/ 故城村:吕氏//
北滑村:陈氏、马郎、张氏、刘氏、夏五戒、滑莒、刘通、郭开、滑清、董俊、尹氏、宋氏/ 南滑村:马温、李氏、张二公、李氏、孟维那、张吉、李俊、宋氏、赵氏/ 西董村:张氏、董氏、赵氏、董仲、高二公、王闰、赵宪、董维那、王维那、高全、吴太、李俊、董产、董易、董成、董惠、赵用、程二公/ 侍荆村:江善澄、郑大公、郑氏、王大公/ 小路村:董一、刘氏、王德仙、宋氏/ 东董村:杨福、李昌、李氏、陈九公、王氏/ 城杨6村:孔德、董氏、李维那、赵靖、刘山、孔福、荆氏、赵德、孙氏/ 刘村:魏氏、啟氏、张生员、李 x明//
文安村:张氏、赵氏、张大帅、妙真、菅师/ 南鲁村:李钜、赵奇、李氏/ 孙村:赵维那//
驻驾村:马氏/ 故城王村:韩氏/ 榆射村:王氏/ 小孟村:孟冬九/ 成村:刘氏、马氏/ 河南菅村:赵昇、菅德/ 孟菅村:孟洪、赵通/ 北田村:江氏、路氏、李氏、刘氏、高氏、王氏、萧氏、刘氏、李氏、李硅?、李氏/ 东王村:田玘/ 花塔村:路氏/ 北王村:赵江/ 西南杨村:李氏/ 西王村:王大伯、李昊、王氏/ 中侍村:路氏/ 李村:张滨、张氏、赵洨、邢氏、李氏、冯师伯/ 西马村:张氏、刘氏/ 马村:刘县石、牛姑、徐氏、赵姑、郝氏、吕氏//
整理:
① 金代柏乡县村名 41 个 。其中今属隆尧县6村:杨村、王桥村、西董村、东董村、故城王村、小孟村;消失或改变村名 2 村:孔村、成村 。
② 柏乡县古今村名对照(今属隆尧县村名标*):
黄泥村—黄泥村 大赵村—赵村
杨 村—杨村*
小荆村—北小京 雹水村—瀑水村
常乐村—常乐村 北杨村—白阳村
王桥村—王桥村*
南江村—南江村 眭 村—营儿村
孔 村— ?
小张村—南张村 故城村—固城店
北滑村—北滑村 南滑村—南滑村
西董村—西董村*
侍荆村—东小京 小路村—小鲁村
东董村—东董村*
城杨村—城阳村 刘 村—东西刘村
文安村—文安村
南鲁村——东西南鲁 孙村——南北孙村
驻驾村——驻驾村
故城王村——王村* 榆射村——余舍村
小孟村——小孟村*
成村——? 河南菅村——赵菅村
孟菅村——吕菅村
北田村——北天村 东王村——东汪村
花塔村——中疃村
北王村——大汪村 西南杨村——杨村
西王村——西汪村
中侍村——市中村 李村——东西里村
西马村——西马村 马村——马村
③ 维那 11 人:黄泥村盖维娜、南江村鲁维那、眭村眭维那、小眭维那、陈维那、孔村马维那、南滑村孟维那、西董村董维那、王维那、城杨李维那、孙村赵维那 。
④ 人名230人,其中男 127人 女103 人。
⑤ 姓氏54个。 其中:李27、赵21、王21、刘15、张16、董13、路7、孔7、孟6、宋6、陈5、马5、孙4、成4、曹4、高4、郑3、尹3、滑3、菅3、姚3、吕3、眭3、范2、韩2、寇2、贾2、郭2、梁2、盖2、杨2、江2、冯2靳、温、杜、都、夏、程、荆、魏、啟、肃、田、邢、牛、徐、郝。吴、福、崔、解、苏、候、冯、鲁、康。无姓若干
⑥ 稀有姓氏 2 个:盖、眭
⑦ 盖姓:多源流的古老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226位,人口约24015%左右。
⑧ 眭姓:地望赵州高邑,眭姓世居眭村(今柏乡县龙华镇营儿村)。眭姓起源于柏乡(见《被历史遗忘的眭邑》一文)。
(二)
大金沃州隆平县乡管村《敕赐崇福院记》碑
(金大定十年(1170)六月立)
《勑赐崇福院记》碑阴录文:
隆平县太平乡乡管村众维那等 施地人李汶男李秀 二郎 三郎 同施地人李雄□□李政 本/
尹政 冯异 李温故 董资 李开 李满 雷阜 李斌 李赟 李荣 赵□ 李完 □□ 高郎 李/
在县石坚弟石贤母李氏 楼张村结缘维那韩□□ 东董村高金男高进 西董村 任资丈母/
柏乡县进德乡成村 成三妻眭氏 男成遇 七郎 九郎 成进 成春成宝成收成元郑通 陈通 成/
东常乐村 刘智 刘文 刘□ 刘合 刘开 刘铎 刘义 郑广 路贵 王海/
西常乐村 李稳 孔用 北上耕村 成□ 妯娌五人等 西马村 □晸 眭信/
北沙里 孔立 神东村 李俊 北小荆 孔善友 孔浩 刘鑑/
清河张村 王琳妻张氏 北滑村 苏辛 苏德 善 南黄泥/
宁晋县北黄泥村 张彦 李进 张卞 赵展 固卞村/
临城县北高村 李小婆 刘氏/
元氏县龙泉乡 上王村 维那柳祖政 男柳洪振施车牛送到碑材/
在州 孟政 □□ 匠 刘都料/
平棘县 曹家疃 曹三翁男大郎/
柏乡县 白杨村 路侁 男小维那 路願妻夏氏 路通 路德 路汴 路政 路景/
北马村 王维那 /
中黄泥村 都维那头范泉妻 □ 氏男范元 小二 小三郎 禇会 赵荣/
寇村 眭渐/
南马村 赵二婆长男赵德妻董氏 次男七哥妻徐氏/
定远大将军张村移麻虎谋克开国节度使 - - - -/
注:1、文中 赟yun、晸zheng、侁shen。覩维那的“覩”为都的异体字。
2、碑文中“今见本院有石记言亡宋宣和六年三省存留院也”。
3、据隆尧文保所长李芳3月3日赠《河北隆尧石刻》一书和照片王运国录文。
《敕赐崇福院记》碑碑阴拓片照片
整理:
① 县 6 、乡 3 、村25 。
② 隆平县乡 1 、村 4 : 太平乡 乡管村、楼张村、东董村、西董村
③ 元氏县乡 1 、村 1 : 龙泉乡 上王村
④ 柏乡县乡 1 、村 16 : 进德乡 成村、东常乐村、西常乐村、北上耕村、西马村、北沙里、神东村、北小荆、清河张村、北滑村、南黄泥、白杨村、北马村、中黄泥村、寇村、南马村
⑤ 宁晋县 村 2 : 北黄泥村、固卞村、
⑥ 临城县 村 1 : 北高村
⑦ 平棘县 村 1 : 曹家疃
⑧ 维那 5 :隆平县楼张村结缘维那韩□、元氏县龙泉乡上王村维那柳祖政、柏乡县 白杨村路侁男小维那、北马村王维那、中黄泥村都维那头范泉
⑨ 姓 26 个 、稀有姓氏 1 :眭
⑩ 李 17、刘10、成9、路8、赵5、孔4、高3、张3、王3、眭3、石2、郑2、柳2、苏2、曹2、范2、董2、孟、褚、徐、尹、冯、雷、韩、任、陈、
? 《敕赐崇福院记》碑原在乡观村。宋宣和六年(1124)有三省存留院,后毁坏。
金大定三年(1163)后重修。
? 稀有姓氏眭姓:地望赵州高邑,眭姓世居眭村(今柏乡县龙华镇营儿村)。
? 金大定七年——十年,柏乡县辖村庄东董村、西董村划归隆平县。
(2022-1-20王运国整理 于柏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