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琴
身为社会治理最前沿、服务群众第一线的一名基层组织责任人,我与法院沟通联络密切。过去一年,我印象最深的是湖州法院聚焦“办案最公、用时最少、老百姓司法获得感最强”目标,深入开展司法公信力评价提升工程,建立涵盖办案质效和当事人感受的立体评价体系,让司法公信可见可感,让法治之光温暖群众心田。
2022年,最高人民法院部署开展了“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活动。据我了解,湖州法院在过去一年紧扣群众的急难愁盼,千方百计优化便民惠民新举措,把司法为民宗旨落实到审判执行全过程、各方面。不仅出台了全省法院首个“为群众办实事”长效机制,邀请代表委员参加“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专题视察发布会,持续开展“最暖实事”评选活动,还指导湖州市南浔区人民法院制定了全省首个“为群众办实事”工作评价地方标准,以务实举措回应人民群众的呼声期盼。最近我欣喜地获知,湖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作为全省唯一一家中级法院,获评全国“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真心为他们点赞!
对于我来说,为群众办实事也是一个永恒课题。每天走在农场基地、村舍园区的路上,我心里记挂着的都是如何造福全村百姓、造福下一代。我们村里的孩子们都听过“法官妈妈”的法治课堂,这是南浔法院致力打造的未成年人法治关爱特色品牌。最近,南浔法院在浙里办和浙政钉平台上线“温暖协同守未”应用,16家单位合力以数字赋能的方式保护未成年人,让孩子安心、家长放心。
2020年,南浔法院主导建设未成年人道德法治体验馆,这几年来更是成为了本地孩子和家长的“网红打卡地”。体验馆用喜闻乐见的体验模式,让孩子们在感性游戏中接受道德法治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增强法治意识和道德观念,让我们深深感受到法院对孩子们司法保护的用心用情。
法治的温暖和温度就是要通过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来体现。新的一年,希望全省法院能够推出更多温暖举措,惠及更多孩子,让司法温度在群众心间传递。
余雄富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衢州法院“共享法庭”融治理的生动实践,也是人民法院发挥职能助推基层治理的有益探索!作为一名基层村干部,一名政协委员,今后我会积极参与到“共享法庭”融治理之中,为助力乡村振兴和“两个先行”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