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韩文公祠(潮州文脉的传承·韩文公祠)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潮州文脉的传承·韩文公祠

韩文公祠是中国现存最早纪念唐代文学家韩愈的祠庙。位于城区东面的韩江东岸、笔架山中峰“双旌石”下。笔架山或称东山,又因韩愈而称韩山。韩祠主体建筑分前后二进,古朴典雅,肃穆端庄。祠内梁间遍挂名家题写匾额,沿壁则环列历代碑刻40面,其中不乏书法珍品和研究专访文史的珍贵资料。

2006年05月25日,韩文公祠作为明至清时期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从各级领导人和海内外知名书画家惠赠或留题的近500幅墨宝中,选404幅,勒石镌刻,与祠内古碑交相辉映,令千年古祠更加庄重典雅、文气斐然。

在公元819年。韩愈差点被杀之后,被贬为潮州刺史,经过两个月的建立颠簸,他终于来到了偏远落后文教无心的潮州,但是韩愈并没有因此放弃他,在上任之后立即督促农业生产,新建一批学堂,大兴文化教育。

可以说他在潮州留下了非常多的丰功伟绩,所以当地人非常敬仰他。

现在这座祠堂,就是为他而建。因为在韩愈任内,询民疾苦,驱除鳄害,关心农桑,兴修堤防,释放奴隶,捐俸倡学。受潮州民众称颂,建祠永祀。

庭院中的雕像再现了韩愈离开潮州时与潮州名士赵德惜别的场景。赵德是韩愈在潮州普及教育、推行儒学教化的得力助手,两人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祠内石柱镌刻对联、四壁环生历代碑刻40面,记载着韩祠的历史和韩愈治潮业绩以及颂扬韩祠的诗文。正殿左侧有碑刻"功不在禹下",这句话本出自韩愈的文章。在古代神权、皇权的双重压抑下。

相传当年韩愈所植的橡木,就在祠前,据宋礼部尚书王大宝《韩木赞》的描写,橡树形如华盖,遮蔽屋檐,其外皮作鱼鳞状,叶细而长,叶脉凸起,作棱角状,春夏之交开花,红白相间,甚是美丽。

但花不常开,潮州人崇尚韩愈,以至效祥于他手植的这棵橡木。"以花之繁稀卜科名盛衰",甚至《潮州府志》有"乾隆九年调堂橡木花,科名大盛"的记载。于是,祠吊先哲,木卜科名,"韩祠橡木"便成了潮州八景之一。

韩祠橡木韩愈栽,

花卜科考盛与衰。

当今已无科考事,

世人崇韩屡朝拜。

韩愈治潮仅八月,

山水姓韩费疑猜。

当官一心为百姓,

伟绩丰功颂万代。

如今这里充满了古色古香的气息,甚至连周围的树木都郁郁葱葱,与景区融为一体。

祠堂后面是侍郎阁,影壁上题“吾潮导师”。阁楼前的安放一尊韩愈石刻像,神态安祥。

在潮州人的心中,韩愈的地位无可替代,他们把原来叫做鳄江的河水改名为韩江,东山也改名成为了韩山,所以也有说【半城江山皆姓韩】。如果你想要追随伟人的足迹,想要一睹韩江的风采,不妨来这个地方看看!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标签:

管理员
草根站长管理员

专注网站优化+网络营销,只做有思想的高价值网站,只提供有担当的营销服务!

上一篇:帕尔米拉,帕尔米拉孤儿院可以联机吗?
下一篇:八方揽胜29:马岭鼓寨,侗族人不住洞中,女人着衣如祝融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