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尔米拉,帕尔米拉孤儿院可以联机吗?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帕尔米拉孤儿院可以联机吗?


1 可以联机。
2 因为现代科技的发展,孤儿院也可以拥有网络设备,通过互联网实现联机。
3 联机可以帮助孤儿院更好地管理和运营,同时也可以为孩子们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和娱乐活动,促进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大马士革历史由来?

大马士革是一座有4000年历史的美丽古城,从古老的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阿拉伯帝国,塞尔柱帝国,花剌子模,伊儿汗国,到帖木儿帝国和奥斯曼帝国时代,大马士革一直被誉为“天国里的城市”。悠久的历史使它留下了神奇的传说和众多的古迹,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给它带来了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生动景象。

古典时代

1950年对市郊的Tell Ramad的发掘证实,早在公元前10000年到公元前8000年的时代,大马士革已经有人居住。历史上第一个提到这个城市的是埃及特勒·埃尔-阿尔马纳的楔形文字碑,碑文中大马士革被列入公元前15世纪被征服的领土,因此大马士革被称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持续有人居住的城市。然而大马士革并不是一个重要的城市,直到阿拉米人的到来。阿拉米人是圣经主流汉译本中的“亚兰人”,来自阿拉伯半岛的阿拉伯人游牧部落,属于闪米特人。

众所周知是阿拉米人建立了大马士革的供水系统,方法是开凿运河地下水道以最大程度地利用巴拉达河的水资源。这套供水网络系统后来被罗马人和阿拉伯倭马亚王朝改造,至今仍然是大马士革老城区的基本供水系统。在公元前12世纪,大马士革成为强大的阿拉米人国家“阿拉米大马士革”的首都。

阿拉米大马士革的诸王参与了很多反对亚述人和北国以色列人的战争。其中的一位本-哈达德二世与亚述王萨尔玛那萨尔三世在卡卡(Karkar)战役中激战。公元前732年,亚述王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攻克并摧毁了这座城市,之后的几百年大马士革丧失了独立地位。在公元前572年归新巴比伦王国的尼布甲尼撒二世统治。公元前538年居鲁士大帝的波斯军队攻占大马士革,将她作为波斯帝国叙利亚行省的首府。

希腊化时代

亚历山大大帝横扫亚洲的远征使大马士革首次接受西方人的统治。从此大马士革经历了长达1000年的希腊化时期,在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去世后,大马士革沦为塞琉西王朝和托勒密王朝的战场。此城的控制权频繁地在两大帝国间转移。亚历山大的部将之一,塞琉西王朝的创始者塞琉古一世,以安条克为其辽阔帝国的首都。这导致了大马士革的重要性下降,与塞琉西王朝新建的城市诸如位于北方的Latakia对比,更为明显。

罗马帝国时代

公元前64年,罗马统帅庞培将叙利亚西部设为罗马的行省。罗马人占据大马士革将她并入the league of ten cities known as the Decapolis。因为罗马人认为大马士革是一个重要的希腊罗马文化中心。

公元2世纪初,大马士革成为了罗马帝国最重要的城市之一,公元222年皇帝塞普提米乌斯·塞维鲁斯将她升格为“罗马殖民地”。随着罗马和平时代的到来,大马士革以及叙利亚行省大体上走向繁荣。大马士革的重要地位在商业交通方面更为显著。她是始于南方阿拉伯半岛、帕尔米拉、佩特拉以及始于中国的丝绸之路的商路的汇集点。此城满足了罗马人对东方奢侈品的需求。

罗马时代的建筑保留至今的很少。主要是朱庇特神庙和阿拉米人的哈达德圣所,还有拜占庭时期的圣约翰教堂,不过罗马人对老城区的市政规划的确产生了持久的效果。罗马建筑师将希腊人和阿拉米人的地基集中起来,规划为1500米长750米宽的区域,在外面围上城墙。城墙有七座城门,但是仅有东门(Bab Sharqi)在罗马时代后保留下来。罗马时代的大马士革城市依存就在当代城市的地下5米处。

公元4世纪罗马帝国分裂后,大马士革成为拜占庭人的军事前哨,但宗教和政治的分歧使得大马士革脱离了君士坦丁堡,加之6世纪时的波斯战争主要在叙利亚土地上进行,破坏了叙利亚的经济生活,结果大马士革在635年情愿向穆斯林军队打开了大门。

伊斯兰教时代

大马士革倭马亚清真寺

伊斯兰教时代的大马士革最为辉煌。公元636年,伊斯兰教的第二任哈里发欧麦尔·伊本·哈塔卜征服大马士革。这座城市是阿拉伯穆斯林在古代世界遇到的第一个大城市,661年穆阿维叶·伊本·艾比·苏富扬使大马士革成为从西班牙延伸至印度边境的阿拉伯帝国倭马亚王朝(661年至750年)的首都,城市的权力与名望均到达顶峰。 这一时期至今犹存的主要宏伟建筑为大马士革清真寺,为哈里发瓦利德一世在公元705年所建,虽曾几度破坏,烧毁和重建,仍是伊斯兰建筑的荣耀。庭院的西墙上残存有公元8世纪的镶嵌画,表现出的房屋、花园、溪流和桥梁等繁盛的景象,为二十一世纪的人民栓解围天堂或昔日大马士革的情景。

阿拔斯王朝在750年掌权后把阿拉伯帝国的首都迁到东面的巴格达。此后,直至11世纪塞尔柱土克曼人上台,大马士革在伊斯兰世界的死角逐渐荒芜。在阿拔斯王朝衰落之后,大马士革及附近地区内其他城市不断交战,社会秩序和经济生活江河日下。后来,她接受在开罗的法蒂玛王朝哈里发的统治。在这个混乱的时期,罗马城镇的开放式图景大大改观,城市生活几乎无人管,于是越来越集中的人民按共同的民族、宗教或职业特点聚居,穆斯林在城中央,基督徒在东北方、犹太人在东南面。在挡墙后面,每个居民区便是一个城市,有一领导人,有自己的城市设施——庙宇、澡堂、给水装置和几个市场。旧城里建起了典型的住房,围绕一座有泉水、有树木的房子,一堵空白的墙对着街道。

随着塞尔柱土克曼人在11世纪晚期进入阿拉伯世界,大马士革再次成为一个国家的首都。她接受了一个塞尔柱王朝在1079年到1104年时期的统治,然后是另一个突厥人王朝的统治:Burid埃米尔。期间在1148年大马士革经历了第二次十字军东征时期的一次围攻。

在1154年十字军主要的敌人,阿勒颇的努尔丁·马哈茂德征服大马士革。使之再次成为一个大帝国的首都。于是开辟了一个新的纪元,城市复兴了,建造起新的宗教建筑,引入新的建筑形式、涌现出移民新区,他死后,埃及的统治者萨拉丁获得了大马士革并将其作为首都。大马士革继续繁荣,萨拉丁死后,大马士革阿尤布王朝和开罗阿尤布王朝之间进行长期的战争。蒙古人于1260年对叙利亚的入侵是一段不幸的插曲。在蒙古人撤退后,大马士革成为了马穆鲁克王朝的内仅次于开罗的第二大城市,为它的第一道防线,它是实施和打击十字军和蒙古人的军队的集结地点,大马士革钢在十字军中获得了传奇般的声誉。表面带水纹的刀剑钢被通称作“大马士革钢”。露天市场即为驻防部队服务的市场,在城堡以北地区发展起来,人们可以通过大马士革进行拜占庭或中国的带图案的丝绸的贸易。因为大马士革是丝绸之路在西端的一个终点。英语的缎子(damask)一词来源于此。郊区得到扩展,14世纪的时候,住在城墙内外的大马士革人几乎一样多,多余的粮食首先运往首都开罗,并鼓励制作奢侈品,诸如锦缎、金属细镶嵌、陶瓷和玻璃,供朝廷挥霍和供应欧洲市场。

大马士革古城边的萨拉丁雕像

大马士革是几代伊斯兰统治者喜爱的居住地,其中4人——努尔丁、萨拉丁及其兄弟阿迭尔和摧毁蒙古军队的英雄拜伯尔斯,都葬在旧城内,他们的陵墓和穆斯林学院结合在一起,和谐自然的融入城市环境,是大马士革最吸引人的中世纪建筑,圆屋顶上带格的瓜型拱顶是一个引人入胜的特色,其中两建筑群阿迪利亚学院和扎西利亚学院隔一条狭窄的街道对峙相望,他们分别为阿拉伯科学院和国立图书馆所在地。

在后几代马穆鲁克君主统治下,大马士革遭到了贪婪的省市长官以及争权夺利之害,更可悲的是,在1401年,来自中亚的突厥人帖木儿严重破坏了大马士革,他将城市中的手工艺人迁移到其首都撒马尔罕。重建之后的大马士革在1516年前继续做一个行省的省会。令人惊异的是,在腐败的马穆鲁克领导人争权夺利的时候,大马士革却恢复了繁荣,一项活跃的公共工程计划不但仍在继续,而且较阿尤布王朝统治时期更为宏伟豪华。

在1517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统治开始。他的统治长达400年。期间仅被来自埃及的易卜拉欣帕夏在1832年到1840年的短暂统治所打断。

这个时期大马士革丧失了政治力量但仍保持商业上的重要性,一些条约将东地中海的土耳其和叙利亚港口主要向法国,后来又向其他国家开放,西顿(在二十一世纪的黎巴嫩)是大马士革的主要港口,城内货物激增,这些漂亮的石结构建筑被用作商人客店和货物储藏、交换和转运之所,及至18世纪,大马士革商人缩小了商栈的露天院子,将之盖上圆屋顶以保护货物免受天气的影响。阿萨德·帕希商栈(1732)是著名的例证。

大马士革继续繁荣的第二个因素是前往麦加和麦地那的朝觐。每年都有一大批车马在大马士革帕夏率领下从大马士革前往穆斯林圣城,朝觐者在车马队出发前花几周时间在大马士革整装补给。该城市也因朝觐者从阿拉伯带回的货物交易而获利。城最南端的迈丹市贸易的活动中心,集中在有绿瓦尖塔的16世纪锡那尼耶清真寺周围。

随着穆罕默德·阿里的得势,叙利亚在1831-1840年再次受埃及控制。欧洲人在较宽松的条件下被允许进入城市,外国学校和传教团得以建立,伊斯坦布尔重新获得对叙利亚的控制后,19世纪50-60年代爆发了一场激烈的宗教复兴运动,伟大的奥斯曼改革家米德哈特帕夏在1878年任省长后,扩宽道路,改善卫生,20世纪初,德国工程师修建了大马士革-麦地那铁路,使朝觐的路程减少到5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大马士革是奥斯曼军队和德国军队的联合司令部所在地。两支军队强行推进至苏伊士运河,后来又对英国军队和其阿拉伯盟军进行防御战。在这之前,阿拉伯民族主义运动就已经高涨,大马士革适得其所,成为反奥斯曼鼓动的中心,麦加沙里夫的儿子萨费尔,几次去做秘密访问以争取对阿拉伯事业的支持,奥斯曼司令贾迈勒帕夏采取的措施就是在1915年5月6日当众绞死21名阿拉伯民族主义者 。

现代都市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的1918年,奥斯曼帝国在亚洲的防线全面崩溃,大马士革也被协约国军队(英军及其阿拉伯盟友)攻占。提出过一个在叙利亚建立由埃米尔费萨尔(后来的伊拉克国王费萨尔一世)领导的阿拉伯国家的计划,但是这个计划在被法国破坏后。法国人在1920年4月入侵叙利亚,赶走了刚刚当了1个月国王的费萨尔。叙利亚成为了法国统治的国际联盟委任统治地区。法国人将大马士革作为委任统治地区的首都。但大马士革人抗拒法国的接管。1925年的一次起义在法国的炮击城市后被镇压,大马士革人没有屈服,致力于建立单一的阿拉伯国家为目标的复兴党成立于二战期间,在叙利亚最终于1946年宣布独立时,大马士革被正式定为这个新生国家的首都。

现代大马士革

在共和体制下,叙利亚动荡的政治生活围绕大马士革而展开,在这一较色中,它的作用像是吸引各种政治力量、经济利益和农民寻求美好生活的一个磁极。国家领导权几度因政变而在坦克上街的隆隆声中易手,20世纪60年代,复兴党在叙利亚掌权,使政府比较稳定。

当代大马士革是一个具有世界上格城市的许多特点和问题的大城市,地形的自然限制和水源限制,说明城市有必要向稍远的卫星社区分散出去,假如伊本·巴图塔、伊本·朱拜尔或其他早期来访者归来,他们不会再那么兴奋地为致身于绿色花园城市而欢呼,但他们将看到这座城市正处于向现代化大都市转变之中的精神风貌和活力

历史最短的十个国家?

8.大秦帝国


?前221年-前207年,秦王嬴政于前221年彻底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华夏大地五百多年的分裂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但因始皇帝对形势的误判,在其兼并六国后仍坚持法家思想治理国家,对百姓严刑峻法,实行极其残暴的统治,致使各地农民起义不断。最终于前207年刘邦占领咸阳,大秦帝国灭亡。


7.高卢帝国


?260年-274年,罗马帝国三世纪危机时期,高卢驻军将领波斯图穆斯率军脱离罗马,于公元260年宣布高卢帝国成立,其鼎盛时期包括日耳曼尼亚、高卢、不列颠尼亚和西班牙。后波斯图穆斯在268年遇刺后,帝国逐渐衰落。最终于公元274年,罗马帝王奥雷利亚率军收复高卢,高卢帝国覆灭。


6.大韩帝国


大清帝国右侧天蓝色部分为大韩帝国1897年-1910年,也被称为“旧韩国”。甲午战争之前高丽本为清朝附属国,后因《马关条约》签订,清政府被迫将高丽交由日本控制。在随后爆发民族自主建国运动浪潮中,朝鲜高宗李熙顺势于1897年在汉城登基,国号“大韩”。后于1906年因“海牙密使事件”被迫退位,次年皇太子李坧继位,在日本军队的监视下,此时的大韩政权已名存实亡,最后于1910年因伊藤博文被刺事件,被日本强制和并,大韩帝国彻底覆灭。


5.第三帝国


?1933年-1945年,即纳粹德国。因与苏联瓜分波兰第二共和国时产生矛盾而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战争爆发初期,纳粹德国并不算强大,但由于英法等强国仍然笼罩在一战的阴影中尚未解脱,因此不愿参战,反而还幻想着利用纳粹来遏制苏联,以至于纳粹德国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就横扫欧亚大陆,在人类近代史上留下了一道永远抹不去的伤疤…


4.大哥伦比亚帝国


?1819年-1831年,在反抗西班牙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中建立,其国土面积达242万平方千米。由于革命领袖玻利瓦尔想要彻底摆脱西方列强的统治,因而列强势力对其颇有意见。后于玻利瓦尔出征秘鲁时,其代理总统与列强串通一气,煽动帝国分裂,致使委内瑞拉、厄瓜多尔等相继宣布独立。最终于1830年12月17日,玻利瓦尔去世,大哥伦比亚帝国彻底解体。(戏剧的是这一天正是帝国的生日,有人猜测玻利瓦尔是自杀的)


3.法兰西第一帝国


?1804年-1814年,一个以民主共和开场,以君主专制结束的强大帝国。由拿破仑一世建立,在列强环视之下,最终登上欧洲权利的巅峰,鼎盛时期控制着欧洲大部分区域。法兰西第一帝国始于战争,也败于战争,其“自由、平等、博爱”的革命口号与法兰西军队对其他民族的武力征服,这两者间所产生的悖论,注定了拿破仑终将失败。


2.帕尔米拉帝国


?270年-273年,帕尔米拉帝国是一个在罗马帝国三世纪危机中分裂出来的国家。帕尔米拉第一位领袖奥登纳图斯于公元267年在叙利亚称王,但随后却不幸遇害,其王位便由女儿泽诺比亚继承。泽诺比亚在其父亲旧部的帮助下,终于在公元270年10月召集齐7万大军入侵埃及,并宣布泽诺比亚为埃及女王,后又于次年春天占领安卡拉城。在这一时期,帕尔米拉帝国已经非常强大,其领土已涵盖叙利亚、沙特阿拉伯北部、埃及和小亚细亚的大部分地区。可好景不长,此时罗马内乱已有所平息,奥雷利安率领罗马军队势不可挡,一直杀到帕尔米拉都城,女王泽诺比亚弃城而逃,公元273年,帕尔米拉帝国覆灭。


1.墨西哥第一帝国


?1821年-1823年,墨西哥第一帝国是中美洲地区在结束西班牙殖民之后建立的第一个独立国家,也是唯一一个在前西班牙殖民地上建立的君主制国家,领土包含今天的墨西哥、美国西南部、危地马拉等。虽疆域广阔,但其统治时间却不到2年,其唯一的一位国王奥格斯丁一世在位7个月后,其政权便被共和党所颠覆,墨西哥第一帝国也因而成为世界历史上统治时间最短的国家。

公元三世纪有什么战争?

3世纪的世界是古典王朝走向没落的开始,虽然此时的世界帝国还没有灭亡,但是已经表现出了不可避免的衰败迹象。


走向分裂的东方帝国

早在2世纪的末期,曾经不可一世的汉帝国就已经走向了分裂的局面。国内的诸侯争相割据,肆意的践踏汉帝国的威严。


在2世纪的开始,华北地区的两大军阀曹操和袁绍便展开了一场生死大战,随后曹操的胜利基本奠基了北方一统的格局。而赤壁之战的失败,又决定了天下在短时间内难以重归一统。


随后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黜了汉献帝,建立了大魏朝。第二年,汉中王刘备自诩为继承了大汉的衣钵,在成都称帝,国号汉。229年,早已是吴王的孙权跟魏朝彻底断交,称帝建吴。


三国时代大概维持了45年,随后蜀汉被魏朝灭亡,两年后魏朝被晋朝取代。280年,晋武帝司马炎挥师南下,耗时四个月剿灭了在东南割据的吴帝国,国家重归一统。但是刚刚统一的帝国并没有表现出新生的活力,而是在仅仅几年之后,便开始出现了皇室奢靡、士大夫斗富的悲哀局面,这直接造成了西晋贫富差距拉大,同时将少数民族内迁却不给予平等的民族政策,也为4世纪中华帝国的几近崩溃埋下了伏笔。


对于东方帝国来说,3世纪是一个权力发生变化的时代。原来至高无上的皇权被削弱(包括代表皇权的宦官和外戚),大家世族开始崛起,并成为了可以制衡皇权并且威胁皇权的重要政治力量。官员的选拔也由原来直接经皇帝控制的察举制变成了由世家大族控制的九品中正制度。门阀政治的兴起使得帝国由皇帝帝国转变成了颇有封建社会特色的新帝国,不过也是因为门阀起到了重要作用,所以导致了这一时期中国一直处于分裂状态而无法统一,因为每一个门阀优先考虑的还是家族利益而非帝国利益。


日渐衰落的中亚帝国

虽然东方帝国已经衰落,但是中亚的贵霜帝国3世纪初期仍然处于一个非常强大的水平,至少在3世纪的前半叶,贵霜帝国仍然在走上坡路。


公元213年,贵霜帝国皇帝波调即位,贵霜势力在中亚有所扩展,重新控制花剌子模,并同亚美尼亚库斯诺依斯结盟共抗萨珊王朝。


即使233年贵霜帝国被萨珊波斯击败后失去了花剌子模,帝国仍然控制着阿富汗东部南部和北印度的大部分地区。


不过在下任皇帝婆苏提婆死后,贵霜帝国开始走向衰落。到3世纪中后期,贵霜帝国出现了和汉帝国一样的局面——分裂。其原因一方面是贵霜帝国无力抵抗萨珊波斯风卷残云般的攻势,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贵霜帝国的统治阶级大月氏人只是少数民族,和北印度印度人相比,人数少的可怜,所以最后免不了被同化、瓦解、架空的命运。


帝国交替的西亚

在3世纪初期,曾经在西亚不可一世的帕提亚帝国已经走向了灭亡的道路。


灭亡的原因很多,基本可以归结为罗马人的入侵,内部贵族的分裂,萨珊波斯的崛起。


3世纪的开始,帕提亚皇帝沃洛吉斯六世的弟弟阿尔达班四世发动叛乱,并占据了帝国大部分的领土。随后帕提亚与罗马之间爆发了尼西比斯之战,导致国力进一步衰落。


接着波西斯的统治者阿尔达希尔一世不接受帕提亚帝国的统治,并征服周边地区。他在224年4月28日于伊斯法罕附近遭遇阿尔达班四世,阿尔达希尔一世击败了阿尔达班四世,并建立了萨珊王朝。


随后西亚再次进入波斯王朝,而新兴的波斯也取代了帕提亚帝国成为了罗马帝国东部的新敌人。


自230年开始,波斯曾多次发动入侵罗马的战争,双方围绕着亚美尼亚的归属权战战和和这个局面贯穿了3世纪剩下的时间。不过在3世纪末期,波斯帝国终于惨败在罗马人的兵峰之下,可以说虽然波斯取代了帕提亚,可是在对外战争中的表现,却远远不如帕提亚帝国。


危机隐匿的西方帝国

可以说相比于世界其他地区,罗马帝国在3世纪的表现是最好的了。


不过这个美好也只是一个表象,它仅仅表现在帝国没有完全分裂,可是在帝国的内部,确实暗流涌动的。


经过了2世纪皇帝对权力的高度集中,罗马元老院在3世纪已经大不如前。不过至高无上的皇权却吸引来了各路军阀的窥伺。罗马皇帝卡拉卡拉开始,皇帝被近卫军杀死便成了家常便饭。


238年之后,罗马皇帝的接任就成了一场走马观花式的游戏,可以说在很大一部分时间,真正掌控了罗帝国大权的都是近卫军的将领,而罗马元老院也在近卫军的淫威之下低下了头。


由于政权更替太过频繁,导致帝国内部政治混乱,加上原本就不公平的奴隶制度,催生了各地的叛乱。259年,莱茵河地区的将领波斯杜穆斯自立为帝,建立高卢帝国,其统治地区包括高卢、不列颠、西班牙大部分地区。随后267年,东部的帕尔米拉独立,将部分东方行省分裂出去。再加上奥勒良的罗马帝国,这个时期被称为罗马的三国时代。当然,和中国的三国相比,罗马帝国的三国时代并没有持续很长时间,仅仅是四年的时间,奥勒良便重新统一帝国,故称“世界光复者”。


随后在普罗布斯时代,罗马击败了日耳曼的三路大军,并且将汪达尔人驱逐出了巴尔干半岛。


284年,近卫军将领戴克里先造反,并成功的成为了帝国元首,随后废除了元老院任命元首的制度,建立了真正的皇帝制度。为了维系民族纷杂、疆域庞大的帝国的统治,戴克里先开创了四帝共治时代,可以说这种假分裂的方法有效的维持了帝国的稳定,也保证了帝国的和平统一。不过经过了一个世纪的折腾,罗马也是不可逆转的衰败了。军阀制度和奴隶制度的弊端暴露的一览无遗,而帝国在4世纪的败亡也是必然的趋势了。

丝绸通过什么传入西方?

随着以汉帝国为一端、以罗马帝国为另一端的海陆两途丝绸之路的发展与繁荣,中西文化交流也出现了历史上第一次高潮。

对于西方地中海世界来说,中国就是产丝之国;在一定意义上,汉文化也就是丝绸文化。沿着丝绸古道,大量中国丝货源源西运,流向中亚、南亚、西亚和北非,直到地中海世界。例如,叙利亚东部沙漠之中的绿洲国家帕尔米拉,就是中国丝织品西运地中海地区的一个重要中途站。这里出土的汉字纹锦,是属于公元1世纪的丝织品。它的纹样和织人的汉字同本世纪初在新疆楼兰等地发现的丝织品类似或相同,都是汉代生产的绫锦、彩缯。

中国丝货运到地中海地区后,大受欢迎,很快成为那里各个民族、各个社会阶层人们的普遍的追求。从中国运往罗马的丝货,都先要经过埃及。因为当时的埃及,属于罗马统治下的亚历山大省区。作为东西方交通与贸易的枢纽,罗马输往东方的货物大都从亚历山大运往东方各地;来自中国、印度和阿拉伯、波斯的货物也以这里为最大的集散地。

中国的丝货由中国商队直接运到叙利亚,或通过波斯及其他中介商队转运到那里,然后进入埃及。从公元初年起,中国的丝绸便在埃及流行起来。据记载,埃及托勒密王朝的末代君主,女王克列奥帕特拉(前43~前30年在位)曾盛装出席宴会。这位历史上的风流艳后身穿的华丽绸衣,就是经过特制的中国绫绮美服。公元1世纪中叶罗马作家罗卡纳记述这位女王说:“她白皙的胸部透过西顿衣料显得光耀夺目,这种衣料本由细丝精心织成,经罗马工匠用针拆开,重加编织而成”。这就是说,克列奥帕特拉所穿的华丽丝衣,是由中国运进的缯彩,在提尔、西顿重加编织而成的。恺撒大帝也曾穿着这种精美的丝袍,到剧场看戏,因而引起了惊羡与非议。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标签:

管理员
草根站长管理员

专注网站优化+网络营销,只做有思想的高价值网站,只提供有担当的营销服务!

上一篇:苹果公寓,公寓卡怎么录入苹果手机?
下一篇:潮州韩文公祠(潮州文脉的传承·韩文公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