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墙黛瓦(粉墙黛瓦里的乡村新墨色)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坤沙村里,一幢幢徽派建筑鳞次栉比,绿水映着青山,好一派令人心旷神怡的田园风光。坤沙村地处黄山南麓,隶属黄山市徽州区潜口镇,区域面积238万人次,年均增长率达1272亿元。粉墙黛瓦马头墙,小桥流水老街巷,如今,一幅徽韵乡村画卷正晕染开新的墨色。

坤沙村的旅游经营模式吸引着周边的游人。“很多游客在周边的景区游玩后都会到我们村里来住宿,并且在我们的农家乐里进行采摘、垂钓、农耕文化体验等活动,老百姓家中的各种土特产也因此有了好的销路。现在很多村民都不需要再外出打工了,70%的人在村里就可以工作。”刘立红说。

2020年,坤沙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02.26万元,其中旅游业带动的收入占到了40%。刘立红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下一步坤沙村将与周边景区进行整合,打造“两日游”,让人们不仅“游在乡村”也能“住在乡村”。

在徽州区,像坤沙村这样的“美丽乡村”还有很多,它们凭借着整洁的村容村貌、地道的徽州风韵成为游客的“打卡地”。黄山市徽州区文化旅游体育局党组成员、文旅融合发展中心主任桂权介绍,徽州区在美丽乡村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发挥不同村庄的特色和优势,着力开展“微空间”打造工程。桂权解释说:“‘微空间’就是以一个村为单位,在保留农村原有风味的基础上,融入吃、住、行、娱、购等旅游元素,如此游客既能拥有旅游体验,又能感受到最真实的乡村生活气息,让‘烟雨徽州’‘田园徽州’‘村落徽州’成为徽州乡村旅游的IP。”

“美丽乡村建设”同时也为徽州区的老百姓带来了实惠,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比如富溪乡碣石村通过红色旅游的开发和建设,2020年一年获得了30余万元的村集体经济收入。同样主打红色旅游的小练村,从2019年至今,仅红色旅游一项就为当地带来了超过60万元的村集体经济收入,同时,餐饮、住宿、土特产销售等让当地老百姓实现了致富。”桂权说。

徽州区现拥有一家5A级旅游景区——古徽州文化旅游区(包括呈坎、唐模、潜口民宅),岩寺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等4A级旅游景区3家,黄山徽茶文化博物馆等3A级旅游景区3家,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处,省级特色旅游名镇2处。全区现保存有明清古建筑1200处,其中登记的文物点449处,国家级文保单位8处、省级文保单位7处,享有“徽派古建长廊”和“文物之海”的美誉。

据介绍,“十四五”期间,黄山市徽州区文化旅游体育局将贯彻实施“文旅名区”战略,以文旅农体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工程,其中,包括利用乡村闲置民房发展民宿经济;扩展乡村农业采摘园;开展农耕文化体验游、摄影写生游等活动;利用乡村传统工坊和作坊以及徽州非遗基地,开展研学体验游等,旨在持续将美丽乡村转化为美丽经济,推进富民强村。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陈鼎 来源:中国青年报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标签:

管理员
草根站长管理员

专注网站优化+网络营销,只做有思想的高价值网站,只提供有担当的营销服务!

上一篇:老狼大盘鸡(稳居食客心中大盘鸡top1)
下一篇:徽州臭鳜鱼(徽州名菜臭鳜鱼,闻起来臭吃起来香,值得一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