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桥镇(2022年初,新桥镇福林产业园建设项目签约仪式在镇政府举行)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多举措着力打造村级产业园赋能乡村振兴的“新桥实践”


2022年2月23日,宾阳县禹昇丝业有限公司、广西欧博雅家具有限公司分别进驻新和村委福林村和大林村委陆村, 宾阳县新桥镇村级产业园发展实现了“开门红”;4月15日、6月13日,广西东方蜜庐酒业有限公司、南宁市豆客食品有限公司与新桥镇三友村委新民村签订了副食加工产业园第一、二期建设项目合同;10月中旬,大仙朱村产业园精睿达表业公司第三期厂房扩建项目投入使用;2020年以来,新桥镇已成功引进32家企业进驻村级产业园,共吸纳当地农民工和涉电诈前科人员3900多人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同时积极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23 期,培训8030人(次),引导适龄青年和涉诈重点人员加强知识技能学习、走上依法致富道路……在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新桥镇村级产业园发展正渐入佳境、阔步向前。

近年来,宾阳县新桥镇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村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以创建村级产业园作为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举措,通过引进区内外资金、项目和人才发展经济,盘活闲置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激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积极引导和推进农村产业、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深入研判分析,找准发展切入点,依托新桥辖区手工业发展基础好,经商意识浓厚的条件,特别是针对农村出现的“空心村”现象,因势利导,通过整合平整 “空心村”建设用地,收归集体使用,建厂房办企业,发展村级产业园,农民通过土地入股分红等方式,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做强做大传统产业,实现家门口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为实现新桥镇农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需求作出了较大贡献。

抓好党建谋划经济发展,凝心聚力筑牢战斗堡垒

建强基层堡垒,为乡村振兴注入组织动能。制定出台《农村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九条指导意见》,任人唯贤,强健基层党组织“神经末梢”。2020年以来,新桥镇按照8个规范化和“六有”标准化内容实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实现组织设置、班子建设、队伍管理、组织生活、工作载体建设、工作运行机制、党建阵地建设和基本工作保障等功能正常化,并以深入开展党支部建设年活动为契机,切实加强对党员队伍的教育和管理,积极落实“三会一课”、党员积分管理、民主评议党员、党员亮身份、党员集中活动日、支部联建等制度,加强党员培训,指导各村(社区)用好党建工作经费,推动党内组织生活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切实打造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素质强的党支部书记队伍,为乡村振兴夯实了组织基础。

提高党员素质,优化基层组织干部队伍建设。该镇认真落实村级党组织“星级化”管理、农村党员积分管理、党员集中活动日和党员联系群众制度,组织“1+1”支部联建活动,开展“党员示范户”“星级文明户”“新乡贤”等评比活动,激励广大党员弘扬正气、求真务实,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起到先锋模范带头作用。2021年,新桥镇新一届16名“两委”主要负责人平均年龄与上届相比下降75亩,带动和解决就业岗位2300人;大仙朱村产业园精睿达表业公司己建成5栋标准厂房,预计年新增产值1亿元,增加就业岗位800个,同

(2022年3月,欧博雅家具有限公司进驻大林村委陆村开业)

时辐射带动家庭作坊附加工户40户。陆村彩印纸业包装制品产

业园建设计划投资1600万元,占地60多亩,分三期建设,该产业园一期、二期项目已建成投产,解决就业岗位120个;引进广西鑫沃德交通路政设施工程有限公司(规模以上企业)、广西南宁怡铭衡科技有限公司、南宁普斯顿家居有限公司等20家东部西迁劳动密集型企业,各园区企业共吸纳1.2万人就业。全镇已建成村级集体经济产业园14个,在建3个,计划创建15个,村级产业园建设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

盘活农村闲置资源,建设村级产业园壮大集体经济

该镇一是提升原有产业格局和档次为全镇经济再注活。2018年10月,宾阳县新桥镇陆村产业园与凯美鑫彩印纸业包装有限责任公司项目合作奠基仪式隆重启动。“陆园振兴众心一体党指引,村地腾飞项目合作共双赢”,这是宾阳县新桥镇近两年来村级集体经济扶持的第四个项目,标志着新桥镇村级集体经济已走上“快车道”,一批村级创业园呈集团式发展态势。宾阳县新桥镇大林村委陆村总人口624人,其中外出务工、经商等304人,2018年5月获批复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13万元,用于建设村级文体广场。新桥镇党委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引导群众推倒老村,腾出产业用地,招商引资推进村级集体经济,陆村彩印纸业包装制品产业园应运而生,为全镇经济发展注入活力。企业的起步和创建无疑是艰难的,尤其是村级企业,为了发展,陆村党员干部群众排除万难,拆迁整合,自愿借资、捐款80多万元,投入园区建设。通过党支部引导,产业园以“村集体+产业园+公司+创业农户”模式合作运营,由宾阳县凯美鑫纸制品包装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实施主体,与村里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建设经营,主要生产不同规格的彩色和普通包装用箱。园区建设计划投资1600万元,占地60多亩,分三期建设。产业园第一期工程已于2019年冬建设成投产。产业园的建成,将使新桥镇原有家庭作坊式的低产能、低技术含量、小规模生产企业集中到产业园发展,整体实现产能扩充、技术提升、产品多样化,不断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增强行业的竞争能力,提升原有产业格局和档次,为全镇经济再注活力。

二是整合资源做强做大村集优势产业。大罗村是宾阳乃至区内外远近闻名的五金专业村,长期以小五金制造家庭作坊为主,产品零乱分散,科技含量低,缺乏竞争力。进入21世纪后,传统作坊式生产的产品逐渐被市场淘汰,全村经济陷入萧条。(大仙朱村精睿达表业有限公司主动吸纳当地农民工实现家门口就业)

在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大罗村2015年成立信和五金公司,规划建设大罗五金创业园,将村集体143亩老宅基地收回集体,统一规划为小五金生产集中区、环保设施集中排放处理区、小五金产品展销和产品研发区等四大功能区,采取“党支部+公司+农户”的模式运作,整合提升小五金产业资源,打造产业龙头,壮大全村五金产业,打造“大罗制造”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目前,全村农机农具厂30家,外贸工业品企业达15家,解决辖区农民工1700多人就业,不但全村群众受益,还带动了周边村群众共同致富。

三是拓宽思路筑巢引凤村级产业园方兴未艾。致富路上,只争朝夕,在大罗等村级产业园如火如荼建设之际,朱村党员干部群众不等不靠,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开展村级产业园筹建,筑巢引凤,招商引资,为村民创造在家就业的机会。

2018年9月,朱村产业园建设宣告启动,产业园刚完成土地腾空平整,立马吸引了广东佛山钟表企业前来洽谈,双方签订了投资协议。至2022年春,新桥镇朱村钟表工业园已初具规模,建成7栋厂房,宾阳县精睿达表业有限公司已经入驻生产,招收本村及附近村农民工270名。产业园还计划引入钟表产业链的其也企业同时入驻产业园,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加工钟表工业园,届时将为当地群众提供了800多个就业岗位,切实解决新桥镇产业转型后产生的大量闲散劳力问题。朱村产业园区的建成正常运转,企业的进驻已为村集体获得厂房租金初期收入80万元,充分调动了村民入股的积极性,吸引了大批本村企业家和创业人员计划立足产业园投资办厂,同时也吸引了社会资本的投入,乡村工业园的发展模式正逐步产生效应。乡村工业园不仅是对工业发展的有益补充,更是对农业产业化进一步发展的有力促进,建设好新型乡村工业园,对城乡居民增收和地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是地方经济发展得更好更快、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的一个重要发展路径。

加大财政政策扶持,助推新型农村产业园可持续发展

新桥镇全面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全方位扶持辖区新型农村产业园的发展壮大,尤其在项目政策扶持、金融贷款、税收优惠、政府服务推介等方面全力支持,做到成熟一个扶持发展一个,大力推进“一村一品、一村一景”建设,使村级产业园在新桥镇逐步复制全面开花,重现新桥镇传统手工业强镇的辉煌。与此同时,该镇积极招商引资,优化服务环境,强化配套设施建设,筑巢引凤,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争取更多的企业入驻村产业园创业,服务、扶持入驻企业发展壮大,拓宽、夯实全镇财源基础,让新型农村产业园成为民营企业的“孵化器”,铺就新桥镇乡村振兴的发展之路。

2020年以来,新桥镇通过成功扶持大罗、朱村、陆村、新民村等村级产业园运转,为新桥镇全面推广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提供了典型案例和经验,为新桥镇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心剂。在为村集体和农民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引发了巨大的社会效应,提升了群众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信心,促进了大量社会资本和民间资金向农村发展靠拢,吸引了一大批经济能人和返乡企业家关注投身家乡经济建设。

目前,新桥镇多个村都在考虑如何整合本村各种资源,抓住发展机遇酝酿和规划本村产业发展道路,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在新桥镇将掀起高潮。新桥镇党委、政府和部门应该高度重视,利用政策引导,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多管齐下,整合部门力量,全面推进新桥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实现新桥镇产业转型,重朔新桥镇经济发展辉煌指日可待。

健全产业管理机制,推进乡村集体经济融合发展

建立“小个专”、村级产业园党支部,改变落后管理机制。新桥镇一是通过建立“农户+合作社+龙头企业”合作机制,充分利用村级产业园现有农地、水域、房屋、人力等资源,采取存量折股、增量配股、土地、资金、资源、技能等以股份形式入股,参与到合作社、龙头企业的运营,促使农村资源变资产,农民变股东,按照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等进行分类分别设股和明确分红方式,农民以股东身份参与分红,让农民荷包“鼓”起来;资源价值得到发掘利用,让资源“活”起来。二是通过建立“股金社+有效资产+金融机构+农户”发展机制,把农民群众储蓄资金、闲散资金集中整合起来作为原始股金,由村级产业园对资金进行集中使用管理和统筹规划发展,解决好企业或者合作社的资金瓶颈,让产业发展“稳”起来。三是通过建立“供销联社+电商平台+大数网络”销售机制,将引进的拥有种养殖经验、现代化管理经验、电商运营经验等专业人才,联合供销联社,打通互联网电商,拓宽产品销售渠道,保障农村产业园区的成品及半成品销售,将产品快速转化为利润。四是通过建立科学分配机制,实现利益共赢,进一步把合作社、股金设、信用联社“三社”与资源、资金、农民有效捆绑起来,形成利益链接,从而较好地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把产业园区从生产、资金、销售全过程管起来,最终形成多方互补让效益“提起来”。企业投资、群众出地投劳、政府完善基础设施、合作社提供技术支持,几方互补,实现多方共赢,实现了新桥镇村级产业园快速发展和效益巨大提升。

自主谋划实施农村经济管理体制改革。改变过去“村财镇理”固有模式,探索经管系统“垂直管理”,规范村级财务收支、土地征收和集体资产资源使用,建立村自定、镇监管的制度办法,由农民“说事、议事、主事”,发挥群众参与乡村振兴主休作用,加速村民自治进程;从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入手,广泛开展“党员先进户”“星级文明户”“脱贫光荣户”等系列评选活动,选树一批可亲、可敬、可学的“乡贤”,通过典型带动提升农村文明程度。如新桥镇大仙村委以“抓宣传、抓示范、抓自治”为切入点,开展“家风家训家规”征集活动,张贴“乡贤榜、道德榜、孝悌榜”,带动形成“知家乡、爱家乡、建家乡”的浓厚氛围。


宾阳县新桥镇人民政府

2023年1月8日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标签:

管理员
草根站长管理员

专注网站优化+网络营销,只做有思想的高价值网站,只提供有担当的营销服务!

上一篇:杭州龙凤(关于杭州龙凤的介绍)_
下一篇:楞严寺(一座古庙与一个古镇的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