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沟大鱼圆--沙沟鱼圆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颜国祥

沙沟地处里下河腹部,这里前湖后荡,水资源十分丰富,盛产鱼虾蟹鳖,尤以地方特产大鱼圆著称。

地道的沙沟人戏称鱼圆为“鱼坨子”,是因为它的外形圆滑、饱满。沙沟人喜欢食鱼圆不但是鱼圆鲜美,还因为鱼圆寓意着“年年有余、团团圆圆的吉祥”。旧时过新年,沙沟镇上各家各户都要做鱼圆,大街小巷传出的有节奏的斩鱼声,恰似一台大型的打击乐会,那真是沙沟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沙沟鱼圆外表色泽金黄,内面肉色雪白,吃起来鲜嫩爽口、油而不腻、风味独特,确是酒宴中的上等佳肴。

沙沟鱼圆选用沙沟湖产的新鲜的白鱼或青鱼为原料,因为这两种鱼肉鲜嫩且出肉率高。具体加工方法是:取一条鲜活的青鱼宰杀后洗净后, 用刀剔除鱼皮鱼刺取其精肉,经人工斩剁成细肉泥,再加淀粉、姜葱末、佐料由人工在盆中反复搅拌,最后由操作人右手用羹匙舀一勺鱼泥到左手的虎口部,经虎口挤出成圆形状,再由右手的羹匙接入放到油锅中,先用稍大的火油炸,后用文火慢慢煎成。盛起来上桌,圆圆滚滚,色泽金黄,里面肉色雪白,油而不腻。其风味特色一是细腻,二是鲜嫩,三是有韧性。

一般一斤重的青鱼可以加工20-25个鱼圆。制作鱼圆在配料比例上很讲究,一般一斤鱼肉放三钱盐,七两水,淀粉一两二钱,姜葱末少许。其中水和盐的比例最为重要,水多了鱼圆会太嫩,水少了鱼圆又会老。盐多盐少都会直接影响到鱼圆的口味和韧性。上酒席的鱼圆以现炸现吃为最佳,其色、香、味俱佳;冷却后的鱼圆用上等汤汁,辅之笋片、茨菇片、木耳片等烩制,其味道鲜美可口,别有一番风味。

每当贵客临门,好客的沙沟人总要买上几条鲜鱼,做上一盆鱼圆,配上其它菜肴热闹一番。至于庆贺生日、结婚定亲、新居落成等喜事更不必谈了,可以说在沙沟无鱼圆上桌莫称酒席了。许多外地来沙的宾客品尝过沙沟鱼圆总是赞不绝口,少不了总要带上一些回去给亲朋好友分享。

沙沟大鱼圆历史悠久。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沿着官河去扬州,官船在汪家垛村子(现为落驾村)停靠,沙沟巡检司官员闻讯前来接驾。太监把他们叫到一旁耳语说 :“皇上连日乘船,胃口不好,你地如有好吃的东西,快快献上。”官员想,我们这里四面是湖,唯有鱼是最鲜美的食材,于是,连忙派人找渔民下花粉荡打鱼。打鱼的渔船很快送来了四条活蹦乱跳的青鱼,每条鱼都在七八斤上下。官员差人将青鱼送镇上最有名的一家海春酒馆,吩咐老板迅速将鱼加工成一道特色菜,并言明是进贡给皇上的,不得有违。

在这之前,海春酒馆就擅长做鱼菜,尤以鱼茸制作的菜肴最受食客的好评,所以海春老板想在此基础上制作鱼圆是有把握的。说干就干,他亲自下厨,其他厨师为他打下手。剔除鱼鳞,剖肚去肠,将鱼洗净,取其精肉,反复鲇剁成细肉泥,尔后加入葱末、姜末、淀粉、盐等辅料,再经人工搅拌成糊状,最后挤成团状下锅油煎而成。一盘圆圆的、鼓鼓的、热气腾腾的鱼圆装在精美的食盒里,送到皇帝面前。乾隆皇帝夹起一只鱼圆,一股浓浓的鱼香扑面而来,皇上吃了一只后,顿时胃口大开,一连吃了七八只鱼圆,竖起大拇指,连连称赞沙沟鱼圆“外皮似金,内肉如银”。

从此,沙沟大鱼圆闻名遐迩,誉满大江南北,海春酒馆也因此名声大振。后海春酒馆不知何因息业,取而代之的是方记“双盛酒楼”。

经过数代厨师的传承和改进,沙沟鱼圆的制作烹饪技艺越来越成熟,已形成独特的制作方法和配料模式。现代厨师们在继承传统鱼圆制作方法的同时,在鱼肉的加工、配料、用油及制作等工艺上潜心研究,大胆探索,取得了新的进展。制作出的鱼圆里外雪白、圆滑而爽口,鲜嫩且有韧性,吃起来鲜美可口、令人叫绝。受到了众多行家和广大顾客的一致好评。2006年8月,沙沟大鱼圆作为泰州地域的44道名菜之一正式入选《中国名菜大典》。后被入选泰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1年首批“江苏味道”评选出炉,沙沟大鱼圆等泰州9道菜点入选。2008年12月,沙沟大鱼圆制作技艺被列入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先生,当年曾在沙沟镇桂庄村教馆授徒,时常品尝到沙沟鱼圆,传说他曾写诗一首:“作宦山东十二年,不知溪上青鱼鲜,今朝尝的君家味,一只鱼圆值万钱”。如今,沙沟鱼圆已走出镇门,进入到各地的宾馆和星级酒店。更有专业户在旅游景区临街设推制作,将现炸的鱼圆像糖葫芦一样串起来卖,颇受游客的青睐。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标签:

管理员
草根站长管理员

专注网站优化+网络营销,只做有思想的高价值网站,只提供有担当的营销服务!

上一篇:碧峰峡野生动物园攻略 碧峰峡野生动物园门票多少 -
下一篇:埃尔多拉多的传说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