皋陶,偃姓,他的一系,封于六(LU,四声)国、央国,就在现在的六安市一带,其中,六国,位于现在六安市市区一带,央国,位于现在霍山县、霍邱县、金寨县一带,而霍山县、霍邱县一带,后来在商王国时期,还建立了南霍国,这个南霍国,不同于周王国的姬姓霍国。
楚汉相争时期,央国后裔中,出了名将英布。西楚王国下辖九江王国,英布封为九江王。
英布
汉帝国,将九江王国改为淮南王国。汉时淮南,位于今寿县一带,因此,淮南王国,都于今寿县,先后两朝,英布王朝,刘长王朝。
先是英布为淮南王,前196年,英布造反被杀,汉高祖封自己第七子刘长为淮南王。
汉文帝时期,刘长桀骜不驯,被其兄汉文帝设计逼杀,汉文帝又以刘长之子刘安继位淮南王。
汉武帝时期,刘安谋反,失败自尽,国除,改设九江郡。
刘安著有道家名著《淮南子》,并且刘安还发明了豆腐。
淮南王刘安墓,位于今寿县
羌氐连称,但还是有所不同,氐族起于秦岭山中,有亚洲矮黑人血缘。
五胡中的氐族是一部分西逃的氐人,他们在秦岭山中生活了很久很久,西晋时期八王之乱,他们遇到了千载难逢的机会,建立了前秦帝国,进而统一了北方。
秦晋淝水之战爆发。
包括二十七万骑兵、六十余万步兵。
东晋谢安,出身陈郡太康县(今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名门谢氏,时任东晋朝廷的侍中、都督扬、豫、徐、兖、青五州及幽州燕国诸军事。
秦晋虽然兵力相差很大,但是,秦军不是同时到达前线的,前队已到淮水了,凉州军才到长安。实际到达前线的,是三十万人。
秦军主力,自项城,沿颖水顺流而下,在颖口转入淮水,进而攻克淝水以西的寿阳,即今寿县。
实际上,有四条淝水,淝水之战这一条,位于淮水以南的,是东淝水,在其东南,则有南淝水,两河发源之地,即为今合肥市。
淝水之战的过程,很多文章都写过,此处就不再赘述了,最关键的是,双方隔着东淝水对峙,苻坚企图诱敌来攻,趁敌军半渡而击之,遂下令后退,孰料,秦军一退,一发而不可收拾,形成溃退,晋军趁机渡河,大破秦军,秦军崩溃,晋军追杀。
淝水之战后,前秦实力大减,慕容垂建立后燕,姚苌建立后秦,拓跋珪建立北魏,纷纷独立,姚苌还杀了苻坚,前秦帝国瓦解。
由淝水之战而产生的成语: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这是形容苻坚的;东山再起,这是形容谢安的。
其中,六安市,也称为皖西。
金寨县,位于大别山区,大别山是安徽与河南的分界,三十年代,卫立煌当时是反动干将,围剿鄂豫皖边区,攻占了中心的金家寨,因此,专为他设立了以金家寨为中心的立煌县。
不过,二战中,卫立煌看到了俄国作战的威力,幡然悔悟,二战后进行了一次神秘的欧洲之旅,逗留于法国,回国后,1948年,在东北战场立了大功,1960年去世于北京,进行了隆重追悼会,骨灰安葬于八宝山。
六安市,河流纵横,水资源极为充沛,虽然地处安徽省边缘,有些影响,但是经济发展还是可以的,2020安徽省十六市GDP排名,六安市排名第十,而淮南市、淮北市、徽州市,皆位于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