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奋力抓好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要推进乡村振兴,该从哪些方面着力?
重庆市人大代表、西南大学水产学院教授叶华认为,推进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建议为重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蓄积更多专业人才。
△叶华
“我们在重庆部分区县有合作的农业项目,平时也经常和农业企业探讨,发现目前乡村振兴人才十分欠缺,尤其是农业农村类科技人才还有很大缺口,建议重庆加大培养力度。”叶华说,今年重庆两会期间,自己也提交了《关于支持西南大学荣昌校区提质扩容的建议》。
叶华介绍,西南大学现为“一校两区”,北碚校区占地8000余亩,在校学生5万余人;荣昌校区占地350余亩,在校学生5000人左右。其中,西南大学荣昌校区有得天独厚的教育、科技资源,为全市乃至全国畜牧科技、产业发展等方面提供了大量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其实,早在2019年,西南大学就提出对荣昌校区进行“提质扩容”,提出畜牧与水产类专业整体调整到荣昌校区统一办学,扩大本科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推进畜牧与水产类和管理与商贸类学科专业协同发展。规划校区二级教学科研单位达到5—6个,本科专业达到15—20个,合力建设畜牧学一流学科,力争2030年进入国家一流学科建设行列。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提质扩容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支撑成渝‘桥头堡’城市建设发展,以及为重庆推动乡村振兴培养更多专业人才的需要。”叶华说,在荣昌建成以养殖学科为主的多学科、多学院,万人以上规模的双一流高校特色校区,将为桥头堡城市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也可以更好服务荣昌建设国家畜牧科技城,有力推动乡村振兴。
叶华建议,市级相关部门积极争取国家教育部支持,做大做强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将其规模扩大到12000—15000人左右;同时,加大对西南大学的资金投入及相关政策支持力度,提升西南大学竞争力,加快建设更多在国际国内有影响力的特色优势学科;以及支持西南大学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支持西南大学围绕我市重点产业领域,结合“双一流”建设,依托重庆英才计划、“塔尖”“塔基”等人才政策引进培育一批一流科学家、学科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
此外,叶华也建议重庆推出更多举措,让广袤乡村吸引得来、留得住农业农村类科技人才,让这些人才愿意到乡村去贡献力量。
上游新闻记者 孙琼英
编辑:邓晞
责编:张松涛
审核:冯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