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统计局官网2月1日一早公布了2022年青岛市GDP数据。根据市级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2年全市生产总值为149209%。这个成绩成色几何?根据已发布的数据,青岛稳居北方第三城,与天津GDP总量差距进一步缩小,增速也明显占优。不过“GDP万亿俱乐部”中,宁波、青岛、无锡、长沙、郑州五城竞争一直尤为激烈,相较而言青岛与宁波差距在变大,与无锡差距变小,压力不小。作为经济大省的龙头城市,明确定下2万亿目标的青岛新的一年该如何保持增速,确保竞争优势?从新春第一会上,或许可以看出端倪。
增速占优,青岛坐稳北方第三城
青岛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青岛调查队联合发布了《2022年青岛市经济运行情况》。2022年全市生产总值为14920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为4782%;第二产业增加值为51978%;第三产业增加值为92455%。
这个成绩的成色几何?随着全国各“GDP万亿俱乐部”城市陆续公布各自的“成绩单”,直接的数据对比或许最为直接。
按照各地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2年中国GDP十强城市最大变化出现在四五名,重庆成功超过广州,成为中国经济“第四城”。天津GDP总量为163119%的增长也远高于天津的18%,郑州GDP预增2%左右。这五城的排名应该没有变化,青岛仍在排名全国第13位,坐稳北方第三城。不过,需要清晰意识到的是,竞争压力进一步增大。宁波GDP为157048亿元,进一步缩小了与青岛的差距。
值得肯定的是增速方面,青岛全年36%左右,福州预计增长55%,占生产总值比重628%。1-11月份,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32个大类行业中有22个行业同比实现增长,9个行业增速在15%以上。
2022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42%,连续七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产业升级发展态势明显,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高技术产业投资分别增长182%。
2022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91174%,占全省进出口总值比重271亿元,增长91亿元,增长51亿元,增长118%,占比提升20%、204%。
区市表现出现两极分化,有的增速掉队
2022年青岛GDP总量的取得,离不开十区市的竞相发力。细看各区市的“成绩单”:黄岛区依然遥遥领先,2022年GDP达到469136亿元、134845亿元、10817%,位列全市第一,展现出强劲动力。其他区市GDP增速分别为:胶州58%,市南46%,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李沧、即墨、城阳、平度GDP增速则低于全市平均水平,表现欠佳,而且差距比较明显,与领先区市相比增速只有一半左右,最低区市甚至只有1.1%。
2万亿!青岛定下目标,“抢春”布局
作为区域经济的主角,万亿GDP城市不仅是区域发展争先进位的关键,也是经济增量的重要来源。日前,山东省委、省政府印发《山东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 年)》。这是统领未来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在这份重要文件中,青岛被反复提及,被赋予一系列重任。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明确提出,实施青岛“强龙头”战略。相比之前,山东对青岛的期待更高了,青岛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同时,发展机遇更大了,作为空间更广了。
新的竞争从新春第一天就已经开始。各大城市在“新春第一会”上就围绕发展定下方向、擂鼓抢春。青岛同样在“新春第一会”上为今年发展定向,重点围绕实体经济和招商引资、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和干部作风能力提升“三条主线”进行部署,努力实现一季度“开门红”。
作为全省的经济龙头,青岛是16地市中明确将“2万亿”目标写进宏图愿景的城市。无论是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强力推进数字赋能,还是办好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青企峰会,用好自贸试验区、上合示范区等多种开放平台,青岛都是加速落地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支撑。
具体到实干工作,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青岛提出加强实体经济与招商引资,争取引进建设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以项目为抓手实现新的突破。与此同时,在青岛锚定的24条重点产业链中,新兴产业动能澎湃,优势产业数智赋能,都将构成高质量发展的底座。围绕作风能力建设,青岛将营商环境作为作风能力的“试金石”,提出营商环境建设常态化。同时自去年开展的“摘星夺旗”“书记擂台”等活动也将持续开展,打造干事创业的过硬队伍,助力形成适宜企业发展的肥沃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