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丰县史上或有“快党围”
东丰县有快党围山。《东平乡乡土志》“山”条载“全境之山……又北行,在西路二区界,曰双顶子山,曰快党围山,曰一座营山”;又“快党围山,在城西九十里,东麓曰韩家岗,在西路二区界内”;其“水”条又载“沙河,即吉尔撒河,相传于河之上流得石镌曰‘泥沙河’,源出于快党围山之东麓曰沙河掌”。
快党围山史料
快党围山,其“快党”二字,当系满语。查通化县快大茂子,满语专家谓“快大”源自“快当”“快党”“扣特”,汉译“曲柳”;满语“茂”汉译为树,快党茂即水曲柳树、花曲柳树;今口语称快大茂子。
“快当”满语“曲柳”
若如此,则快党围山,或系长满曲柳的围场山之意,则东丰县或曾有快党围场。
盛京围场起初并不叫盛京围场。哈达国于1602年被建州女真灭亡后,故地设为围场,称哈达围场;此后辉发国、乌拉国至1619年叶赫国先后为后金国所灭,统称大围场;1634年皇太极改沈阳为盛京,则此前连盛京一名都没有何来盛京围场之名;乾隆皇帝于1747年改奉天将军为盛京将军,大约至此才有了盛京将军管理的盛京围场一名。
同样,管理围场的机构也存在一个发展完善的过程。盛京内务府最初管理围场的机构叫荒营处,嘉庆皇帝嫌荒营称谓不雅而改为围场处,光绪年间再设盛京围场海龙总管府。同样,管理围场的卡伦由7个增至12个,围场在管理上不断完善,在数目上也陆续增加,在这个调整变化的过程中,围场的名称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比如哈达围场中有汪哆啰束围,后被取消,成了五类围场中的类名叫王多罗束围,并留下汪哆罗束村,即今辽宁省铁岭市清河区区委政府所在地之地名。
由此推测,东丰县历史上或有快党围。
2022年8月4日刘兴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