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的一天,郑州火车站出现一个年轻的外国姑娘。
她推着一个瘫痪的中国小女孩,瞬间吸引了不少人好奇的目光。
她叫瑞贝卡,是个美国人,在郑州一家孤儿院工作。
小女孩叫邱邱,因为脊柱发育不全,导致下半身瘫痪,是个孤儿。
这次,瑞贝卡带邱邱去苏州做检查治疗。
但她是第一次去苏州,心里没底,有点儿害怕。
于是,出发前,她给中国男友温斯顿(化名)打了电话。
温斯顿担心女友照顾不过来,先在网上找了3个大学生当义工,帮忙照顾。
瑞贝卡到达苏州的第二天,温斯顿一忙完手头工作,就赶了过去。
之后,他照顾女友和邱邱每天的饮食起居,陪她们度过检查治疗的日子。
把邱邱安全送回孤儿院后,瑞贝卡做出一个重大决定:马上嫁给温斯顿。
之前,他们已经恋爱2年,只是瑞贝卡一直确定不了结婚日期。
那么,温斯顿究竟是何方神圣?让美国女孩瑞贝卡甘心嫁给他?
他们又是怎么认识的?恋爱时有没有遭到反对?
婚后这些年,他们生活得如何?
让我们一起看看他们的故事。
(温斯顿与瑞贝卡)
心有不甘勇突破
三本大学大都是私立民办大学,收费高,常常让不少家境困难者望而却步。
2008年,温斯顿到郑州的西亚斯学院上学。
初进大学,他颇有些刘姥姥初进大观园时眼花缭乱的样子。
但他没有刘姥姥的左右逢源,小心谨慎中总带着深深的自卑。
刚开学一个月时,一件小事给他留下深深的心理阴影。
同学们来自五湖四海,刚开始互不熟悉,为了尽快让大家融入集体,班长组织同学们做自我介绍。
每天早读时,按照学号顺序上讲台介绍。
这么简单的事情,对温斯顿来说,简直跟如临大敌一样。
他的学号是25,排到了月底。
他觉得自己很不幸,不能早介绍,就不能早解脱。
每天早读,别人都在背英语单词,只有他在反复背诵介绍词,显得不伦不类,又有点格格不入。
顶着巨大压力,他度日如年,甚至掰着手指头数,看什么时候能轮到自己。
一番精心准备后,结果还是很不尽人意。
他本想脱稿介绍,可当他站在讲台上时,两腿发抖,喉咙发紧发干,准备好的介绍词早就丢到九霄云外了。
他羞愧难当,只得低声念完,声音小得只有自己才能听见,便匆匆逃离讲台。
(温斯顿大一时)
之后,他总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人,矮人一大截。
平时,他很少与别人互动,总是坐在角落里一言不发,仿佛又回到高中时代。
这倒不是他金口玉言不屑说,而是人微言轻不敢说。
这种生活让他感到压抑。
但冥冥之中,他又觉得不能再这样下去,否则自己难有出头之日。
很快,他逼自己报了学校的英文合唱团,想提高当众讲话的能力。
别人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想去就去,不想去就拉倒,选择轻松应付。
只有他坚持天天去,逼自己克服胆怯,选择硬着头皮上。
他抓住各种发言的机会,大胆展示自己,也不再怕出丑。
慢慢地,在人多的场合,他能比较自如地讲话,找回一些自信。
后来,因为进步巨大,他居然成为合唱团的团长。
这次改变,产生了蝴蝶效应,成为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次转折,间接影响到他的命运。
有了自信,在大一下半学期,他开始做志愿者,帮助外教买东西、办手机卡等。
在和外教接触时,他明显感到自己的英语口语太差了,简直就是哑巴英语,连最基本的问候语都听不懂。
大一暑假,他没有回家,借住在一位学长家中,决心突破英语口语关。
为了积累英语单词,练好英文发音,他每天5点半起床训练。
他还主动找外教聊天,一时听不懂的单词,他会记下来,反复琢磨练习。
在纯英文的环境中学习一个暑假后,他的英语水平突飞猛进。
大二开学后,他惊喜地发现,听外教讲课时,他完全能听懂了。
以前,他觉得老师讲课太快,后来,反倒觉得老师讲课的语速太慢。
暑假期间,他还兼职打几份工,社交能力大大提高。
大二时,他组织几十个同学,给大一新生推销报纸。
每到一个宿舍,他和新生们聊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帮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很受欢迎。
新生们抢着买他的报纸,结果,他的报纸销量达到全部销量的一半。
通过一番改变,他的自卑和抑郁彻底消失, 整个人阳光积极起来,一切开始向好的方向发展。
他又开始接触公益,为社会贡献爱心。
心态改变,一切都会随之改变,一场改变他命运的邂逅也悄然而至。
(温斯顿与大学英文合唱团成员)
筹划创业两桶金
按说,儿子找到一个漂亮的美国媳妇,对方不嫌弃儿子,这是很大的福气。
可温斯顿的母亲不这么想,她的态度强硬,极力反对两人谈恋爱。
她最担心的是,双方差异太大,如果因为不合而离婚,女方带孩子一走了之,男方追都追不回来。
对此,温斯顿十分理解母亲。
因为在他们老家,彩礼太贵,许多男孩子找不到老婆。
即使结了婚,因为闹矛盾离婚的事情比比皆是,女方带着小孩回娘家,一去不复返。
温斯顿思考再三,觉得一时半会也做不通母亲的工作。
2013年春节,他带着瑞贝卡回到老家,想用行动打消母亲的顾虑。
听说温斯顿找了一个外国媳妇,村里许多人都来围观。
随和开朗的瑞贝卡坦然面对,没有丝毫不适应,反而对中国过年贴春联等习俗充满好奇。
在温斯顿的母亲做饭时,她没有一丝娇贵小姐的习气,反而主动帮忙打下手。
加上瑞贝卡中文说得流利,沟通起来没有什么障碍,温斯顿的母亲才渐渐接受了瑞贝卡。
(瑞贝卡在美国的婚礼上)
2014年4月,24岁的温斯顿迎娶29岁的瑞贝卡。
尽管当时两人一无所有,但因为有爱,他们已很知足 。
8月,两人在美国举行结婚仪式。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人不但没有“彩礼”的习俗,女方婚礼还由父母出资。
这让温斯顿松了一口气,他一个月那点可怜的工资,怎能在美国办得起婚礼?
没掏一分钱彩礼,还办了个美美的婚礼。
彩礼关和婚礼关就这样轻松应对过去,他觉得自己实在太幸福了。
婚后,温斯顿开始筹划创业,他认真调研后,结合自身实际,决定做跨国游学项目。
这方面他占据优势,妻子的家乡成了他选定的目的地。
他让学生参观当地的景点、体验大学生活等,全程还穿插他开发的英语课程。
项目推出后,报名的人趋之若鹜,温斯顿小赚了一把,捞到人生的第一桶金。
后来,妻子怀孕了,为了更好地照顾她,两人回到美国。
期间,因为国内做游学项目的人越来越多,生意难以为继,温斯顿便决定转行。
考虑到自己有过为外教咨询、办签证的经历,加上在美国的便利,他决定做跨境人力资源咨询业务。
2016年,温斯顿带着妻子和半岁的女儿,从美国飞到珠海,开展跨境人才咨询工作。
由于他了解中西文化、语言沟通能力强,在度过一段艰难期后,业务开始好转。
经过几年的积累,他积累了不少客户,收入水涨船高,赚得第二桶金,实现财务自由。
自己创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每天,温斯顿只需工作5个小时,就可以完成一天的工作。
其余时间,就呆在家里陪妻子和孩子。
尽管这两年,受大环境影响,收入有所下降,但并没有影响到他们的家庭生活质量。
曾经,许多人把“事少钱多离家近”当成工作目标。
而温斯顿已顺利实现这一目标,妥妥的人生赢家。
(二女儿缠着在家工作的温斯顿)
小结
当年,瑞贝卡毅然选择温斯顿,并不是因为他是高富帅,抑或是冲着高彩礼而来。
她只有一个念想:因为爱,所以爱。
爱是什么?
有人说,爱就是最简单的喜欢,不带太多功利性的陪伴。
有人说,爱就是共同成长,彼此分担,成为对方的阳光。
有人说,爱就是一家人在一起,开心快乐过好每一天。
温斯顿和瑞贝卡从相识相知相恋,最后步入婚姻的殿堂,走进日常的柴米油盐中。
他们的爱,囊括了世间对爱的所有美好描述,常常让人忘掉他们之间存在的各种差距。
一路走来,他们沐浴着爱的阳光。
不为物质所累,又超越对物质的支配,活成许多人艳羡的神仙眷侣。
当不少大龄青年被催婚催得不厌其烦时,为高价彩礼愁得辗转反侧时,温斯顿和瑞贝卡的爱情和婚姻,或许对他们有所启发。
对于温斯顿和瑞贝卡的跨国婚姻,你怎么看?
欢迎留言讨论。
(2021年12月,一家人在美国)
作者:朱小鹿&心平气和
关注我@朱小鹿,阅读更多百万级爆文。
你好,我是朱小鹿博士,是90后,也是武汉大学博士,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后。
主业一门心思搞科研,副业用零碎时间写稿。
用动人的笔触,写走心的真实故事。
关注我@朱小鹿。或者点赞、评论、私信我,互相探讨学习,一起努力蜕变,成为更优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