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也纳有哪些著名音乐家?
在欧洲18世纪古典乐派中,为交响曲作出杰出贡献的有三位音乐家,是古典主义的代表,被人们称为维也纳三杰。他们是海顿、贝多芬、莫扎特。
弗朗茨·约瑟夫·海顿 (1732一1809),奥地利著名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杰出代表,十八世纪欧洲最著名的音乐家之一。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
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W. A.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1791)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
奥地利有哪些音乐家?
奥地利音乐家有海顿,莫扎特,舒伯特等人。奥地利虽然只是欧洲的一个小国,但它却产生了很多世界著名的作曲家和音乐家,其首都维也纳被誉为是音乐之都。奥地利著名的作曲家有被誉为是欧洲音乐之父的海顿,有天才作曲家莫扎特,有被誉为是歌曲之王的作曲家舒伯特,有圆舞曲之王之称的斯特劳斯家族,有著名的钢琴作曲家和教育家车尔尼,有杰出作曲家马勒和布鲁克纳,有西方现代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勋伯格,还有著名音乐指挥家卡拉扬等等,可谓是星光闪耀。
巴卡贝尔的忧伤作者简介?
莫扎特。
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年1月27日~1791年12月5日),出生于奥地利萨尔茨堡,古典主义时期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
1761年,首次作曲。1762年,莫扎特及姐姐在父亲的带领下,开始去欧洲各国献演,并获得成功。1764年,创作首部交响曲《降E大调第一交响曲》。1772年,16岁的莫扎特被任命为萨尔茨堡宫廷乐师,结束了长期的旅行演奏生活。1781年,脱离对雇主的依赖,成为历史上最早的自由作曲家。1782年,歌剧《后宫诱逃》在维也纳首演。1784年,完成题献给约瑟夫·海顿的六首弦乐四重奏。1786年,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在维也纳首演。1787年,被任命为宫廷作曲家。1791年,歌剧《魔笛》首演;12月5日,莫扎特逝世。
莫扎特在短短的35年生活历程里完成了600余部(首)不同体裁与形式的音乐作品,包括歌剧、交响曲、协奏曲、奏鸣曲、四重奏和其他重奏、重唱作品,大量的器乐小品、独奏曲等,几乎涵盖了当时所有的音乐体裁。他的音乐体现了古典主义时期的风格,完善了多种音乐体裁形式,并与海顿一起,确立了维也纳古典乐派。
有哪些音乐家出自奥地利?
奥地利是一个音乐之乡,许多著名的音乐家都来自奥地利。以下是一些著名的奥地利音乐家:
1.埃尔弗雷德·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 出生于神圣罗马帝国时期的萨尔兹堡,是欧洲古典主义音乐的巨匠。
2.约翰·施特劳斯(Johann Strauss)- 出生于维也纳,是19世纪最著名的作曲家之一,他的作品包括圆舞曲、轻舞曲和歌剧等。
3.安东·迪卡布里奥(Anton Diabelli)- 出生于因斯布鲁克
约翰施特劳斯十大名曲?
1、《蓝色多瑙河》
作曲:小约翰·施特劳斯
《蓝色多瑙河》是奥地利有着“圆舞曲之王”之称的音乐家小约翰·施特劳斯的作品,创作于1866年,被称为“奥地利的第二国歌”。
2、《悲怆奏鸣曲》
作曲: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悲怆奏鸣曲》也被称为《c小调第八钢琴奏鸣曲》,是世界著名钢琴家贝多芬的作品,这首曲子音调庄严、情绪激昂,充满着悲怆之感。
3、《致爱丽丝》
作曲: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致爱丽丝》也是贝多芬的作品,作品的灵感来源于一个叫爱丽丝的女孩,这首曲子也是贝多芬献给她的,作品柔美动人、短小精致,而且比较容易演奏,很受钢琴初学者的喜爱。
4、《蓝色的爱》
作曲:保罗·莫里哀
《蓝色的爱》曾是法国的一首歌曲,但并不受欢迎,直到保罗·莫里哀把这首歌改写成钢琴曲后,才优美的旋律才流行到全世界。
5、《秋日私语》
作曲:奥立佛·图森
《秋日私语》是法国作曲家奥立佛·图森作曲,法国著名钢琴演奏家理查德·克莱德曼所演奏的经典曲目,描述秋天里的童话,非常浪漫唯美。
6、《爱之梦》
作曲:弗朗茨·李斯特
《爱之梦》是匈牙利著名的作曲家和钢琴家弗朗兹·李斯特的作品,一共分为三首,分别是《崇高的爱》、《幸福的死》和《爱吧》。
7、《月光》
作曲: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月光》是世界著名的钢琴曲,是德国音乐家贝多芬的作品,整曲像是一出完整的悲剧,充满了忧郁和无限的愁思。
8、《第二十一钢琴协奏曲》
作曲: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
《第二十一钢琴协奏曲》是莫扎特的作品,共分为3个乐章,在1785年3月10日于克鲁克剧场首演。
9、《第一钢琴协奏曲》
作曲:柴科夫斯基
《第一钢琴协奏曲》是柴科夫斯基作曲,旋律优雅,气势恢宏,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非常容易被普通人所接受。
10、《命运交响曲》
作曲: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命运交响曲》也叫《c小调第五交响曲》,这首曲子是贝多芬在经历双耳失聪、恋人的离开等一系列打击之后创作的,一共有4个乐章,每一个乐章都表达着不同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