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书籍插图艺术欣赏(七)《五彩路》杨永青插图
长篇小说《五彩路》作者胡奇,1918年11月10日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一个回族的贫民家庭。他幼年念过4年书,还当过学徒。1938年他奔赴延安,先在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剧团做宣传员,后又随团进鲁迅艺术学院短期学习。1939年以后,相继在先锋剧团和一二九师宣传部任团员、组员,受到师长刘伯承、政委邓小平的教育与关怀。1941年,参加了共产党。 在战争年代,他担任过战地记者、政治指导员、文工团团长,发表并创作了大量现代诗歌、小说、剧本等作品。全国解放以后,胡奇长期五彩路在部队五彩路从事文化工作。从50年代中期开始,胡奇的创作重点逐渐由戏剧、散文转向儿童文学,创作了《五彩路》《神火》《海防少年》《绿色的远方》和《镰刀弯弯》等中篇儿童文学作品。胡奇曾任《解放军文艺》社总编辑;1949年参加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53年中国戏剧家协会成立,历任两届理事。1979年,又任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并兼任《儿童文学》编委。
《五彩路》曾获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一等奖。著名画家杨永青创作了彩色插图。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1957年4月北京第一版。
《五彩路》封面
作者用一首歌将读者引入:“勇敢的鸟儿,请给我一双翅膀,我要飞过高高的雪山,去看望蓝色的远方。”这是上世纪50年代,在西藏民主改革之前、解放军修筑康藏公路的广阔背景下展开的故事。
在美丽的西藏高原上的雪村,住着藏族少年男孩曲拉、丹珠、桑顿和女孩娜木。他们都是穷孩子,但正直、勇敢。浦巴叔叔从雪山那边回来,他给孩子们讲共产党、解放军在雪山那边修公路,使那里的人们不受贵族老爷的压迫,生活一天比一天幸福的故事。孩子们听得出了神,他们想,解放军在雪山上修公路这样好,一定是条五彩放光的路。他们互相约好,一定要向着出太阳的东方,去寻找这条五彩放光的路。
为了寻找给藏族人民带来幸福的五彩路,他们踏上了艰难的路程。尽管困难接踵而至——太阳炙烤的沙地,风雪肆虐的雪山,忍受饥饿的折磨,甚至桑顿还得了雪盲症,但他们寻找五彩路的决五彩路心却日益坚定,历尽艰难险阻,最终在“金珠玛米”解放军的援救帮助下,找寻到了放光的五彩路,认识了新的生活。
著名中国画家、版画家、连环画家 家杨永青(1928-2011年)
杨永青
(1927-2011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镇人,著名中国画家、版画家、连环画家。擅长版画、中国画、连环画、图书插图。
先后历任华东青年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美术编辑、编审。曾获全国少年儿童图书评奖美术一等奖、国际安徒生奖提名及中国出版署多种荣誉奖,获国务院妇女儿童协调委员会有突出贡献的儿童工作者、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先进个人及中国版画家协会“鲁迅奖章”等荣誉称号。
杨永青擅长传统人物画线描,代表作有《屈原九歌长卷》、《观音造像》等。共创作儿童图书250余册及大量的插图,20余种儿童画册五彩路以多种文字在海外出版发行。
杨永青擅长版画,曾任中国版画家协会第一届理事,发表版画百余幅,其中《高小毕业生》、《前哨》等收入《中国新兴版画五十年选集》等多种大型画册,被中国美术馆等单位和机构收藏。
杨永青曾任中国文化部儿童文化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儿童美术艺术委员会第一届主任,主持工作五彩路十二年之久;第六、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评选委员会委员;第四届全国连环画评奖委员会委员;1991年全国连环画展评选委员会委员;全国第一届幼儿图书评奖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第三届全国优秀儿童读物评审委员会委员及其他有关社会兼职十余项。
他将中国传统文化贯穿于美术出版与美术教育事业,为中国画的创作和普及推广做出了突出贡献,出版代表作品有《神笔马良》《半夜鸡叫》《西游记》《离骚》《八仙》等。其中《神笔马良》获全国儿童图书评奖美术一等奖。
离休后,主要从事中国画创作,创作作品中以传统水墨手段再现传统经典故事内容为主要题材,作品被各地美术机构收藏。1997年中国美术家协会为他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为了未来--杨永青画展”。
图文:大关、赵刚(连趣网C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