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华(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柘城县公安局刑警大队长古华)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古华,男,汉族,1971年7月16日出生,河南柘城人,中共党员,本科学历,一级警督警衔,现任柘城县公安局刑警大队长。入警以来,古华同志先后荣获“全省优秀人民警察”,“全省杰出中原卫士”等荣誉称号,荣立个人一等功一次,个人三等功两次。


古华同志政治坚定、对党忠诚,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总书记在全国公安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在中国人民警察警旗授旗仪式上的重要训词精神,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从警30余年来,古华同志先后组织参与侦破刑事案件3200余起,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1100余名,打掉各类违法犯罪团伙132个,积极为群众挽回各类经济损失5500余万元,为维护社会稳定、保一方平安作出了突出贡献。

怀揣梦想入警营 扎根基层践使命

古华同志长期扎根基层一线,先后在条件艰苦、任务繁重的梁庄、远襄、慈圣等派出所岗位,工作中,他认真履行职责,积极主动作为,不断提升守护平安、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取得了突出工作成绩。1991年的夏天,古华同志带着一个红皮本(省警校的毕业证),怀揣着一颗赤诚从警之心,踏入了河南省柘城县公安局,开启了扎根基层一线,服务辖区群众的警营生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警服从军绿换装到藏蓝,这一干就是二十余年。辛勤的付出,让他一步步成长为业务精通、技能娴熟的业务骨干,为辖区的治安稳定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古华同志从警以来,经常把单位当成自己的家,每天不是在单位值班备勤,就是行走在处警办案、服务群众的路上,充实而忙碌着。随着一个个警情的处置、一起起案件的办理、一桩桩矛盾的化解,群众对他的工作比较满意,组织对他的能力比较认可,他从一名基层民警逐渐成长为一名基层派出所长。1995年至2003年期间,他先后担任远襄、慈圣派出所所长,柘城县远襄镇、慈圣镇都是少数民族(回族)聚居比较集中的乡镇,处理回汉民之间的矛盾问题是当时辖区治安稳定特别棘手的事情。面对繁重复杂的工作,他经常给单位里的同事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向我看齐,你们是铁,我就是钢,要硬就硬到工作上”。凡是发生回汉民之间的案事件,他都秉持公平正义,做到亲自过问、亲自调解,释理说法,以理服人,在他任职期间,辖区内从未发生过群体性案事件。2002年冬天,慈圣镇辖区内发生一系列抢劫、强奸老人的恶性案件,一时起辖区群众人心惶惶,晚上不敢出门,老人不敢单独居住。为了早日抓获犯罪嫌疑人,及时消除社会影响,他带领全体民警深入研判案情,梳理线索,放弃休息和节假日,不间断开展排查,通过风餐露宿、连续蹲守一个多月,最终在李滩河堤上成功将准备再次作案的犯罪嫌疑人王某抓获归案,在铁的证据下,王某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死刑,受到了辖区群众的一致称赞。

临危不惧担重任 克难攻坚出逆境

正在古华同志带领单位民警卯足干劲争创全市先进派出所之际,2010年4月和8月柘城县公安局先后曝出赵作海、张振风两起执法错案,短短几个月内,一批刑侦业务骨干被立案查处,工作一度陷入低谷,队伍士气遭受重创,刑侦工作近于停滞。在这样千钧一发之际,他被组织任命为刑警大队长,临危受命的他不畏艰难、敢打敢拼,树立“抓好班子、带好队伍、干好工作、搞好成绩”理念,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凝聚警心,提振士气,想尽一切办法,穷尽一切措施,咬紧牙关,立足严打不放松,硬是在短时间内扭转了刑侦士气低沉的被动局面。

屋漏偏逢连夜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2010年底至2011年初,短短35天之内柘城连发8起命案,发案密度之大,频率之高,一下压得他喘不过气来,面对突如其来的困难和挑战,他坚持以打击犯罪为己任,以侦查破案为抓手,与大家齐上案、并肩战,一仗接着一仗打,既当指挥员,又当作战员,无论什么疑难案件,他总是无畏无惧、克难攻坚,充分发扬“蚂蚁啃骨头”和“工匠钉钉子”的精神,找焦点、解疑点、破难点、攻重点,打了一个又一个漂亮仗,硬是完成了当年命案“发一破一”的艰巨任务,不断给处于迷茫状态下的刑侦队伍注入生机和活力,初步树立起柘城公安能打硬仗的新形象。尤其在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期间,商丘市一起涉黑恶线索指定柘城侦办,他主动请战,亲自带领刑侦民警开展侦查工作。他深知狭路相逢勇者胜的道理,在与涉黑恶分子的较量中绝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和麻痹,为了不辜负党委的信任和人民的期望,从线索核查、分析梳理研判、证据搜集固定等各个环节都全程参与,于2019年春节前夕,通过周密部署,一个以陈某某为首的涉恶犯罪团伙被一举打掉,涉案的28名犯罪嫌疑人无一人漏网,查扣涉案房产、车辆、现金等资产1000余万元,该团伙22人被判处有期徒刑,其中主犯陈某某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14年,没收违法所得1600余万元,该案仅卷宗材料就装满了六个塑料箱,其中的艰辛和汗水可见一斑。

“岗位可以平凡,工作可以普通,但绝不能平庸,更不能落后,无论面对任何艰难险阻,我都无怨无悔,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头顶的警徽……”这是古华同志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常说的一句话。近10年来,在古华同志的带领下,柘城刑侦一路克难攻坚,战绩卓著,先后荣获“全省人民满意的政法单位”“全市刑侦工作先进集体”“先进基础党组织”“人民满意的政法单位”“集体嘉奖”等多项荣誉称号;刑侦民警先后荣立个人一等功1人次,个人二等功3人次,个人三等功33人次;被授予全省优秀人民警察9人次,全市优秀人民警察10人次,优秀公务员42人次。

抽丝剥茧破大案 恪尽职守显忠诚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近年来,古华同志带领刑侦民警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从打击犯罪、追赃挽损、防范电信诈骗等群众“关切事”上持续发力,持续加大对各类刑事犯罪的“全环节、全要素、全链条”打击力度,用实际行动忠实履行了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使命任务。

2021年8月1日12时许,柘城县远襄镇某村发生一起命案,接警后,古华同志立即带领刑侦民警赶赴现场开展命案侦破。受台风“烟花”过境,当天16时许,柘城突降特大暴雨并伴随八级至十一级大风等极端恶劣天气,大树、电线杆等被大面积刮歪、供电供水、基站信号等被迫中断,命案攻坚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为了尽快破案缉凶,他日夜坚守在命案侦破第一线,分析研判案情,饿了吃上一口泡面,困了在车上眯一会,全体参战民警克服新冠病毒“德尔塔”变株和极端天气等影响,历经六天六夜,先后转战山东、江苏等地,行程三千余公里,将雇凶杀人的三名犯罪嫌疑人全部抓获归案。全体参战民警做到了零传播、零感染、零伤亡,该案的成功侦破为现行命案保持动态全破作出突出贡献,商丘市公安局向柘城发来《贺电》。

2021年8月12日群众冯某报警称其存放家中的4万余元现金和6斤黄金及首饰被盗,损失价值100万余元。因案情重大,古华立即组建“88.12”特大入室盗窃案成功告破受到了河南省公安厅刑侦总队贺电。

2021年7月16日,柘城县李原乡发生一起电信诈骗案,受害人丁某因在某APP上投资理财被骗30余万元,痛不欲生。古华同志一边安排辖区民警做好安抚工作,一边精心组织开展侦查破案。于11月17日,他亲自带队20名民警远赴吉林,战胜冰天雪地等严寒天气,连续战斗四天,于11月20日成功抓捕4名犯罪嫌疑人,扣押银行卡86张和作案车辆1部,冻结资金60万元,带破其他外省市案件33起。

群众利益无小事 倾心为民办实事

古华同志牢记宗旨、一心为民,立足岗位积极探索实践群众工作新思路、新方法,不断改进完善为民服务举措相关工作取得创新突破。质胜于华,行胜于言。古华同志从基层民警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向了中层领导岗位,一次次岗位的调动、职务的提升,使他肩上的担子更重、责任更大。他常说工作岗位虽然发生了变动,但是“对党忠诚、执法公正、纪律严明、服务人民”的初心使命不能改,为民服务之情不能减,竭尽全力做好群众的暖心人和贴心人,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情,把群众的小事当成自己的大事。在“一村(格)一警”工作中,古华同志充分发挥自身工作优势,俯下身子、甩开膀子、迈出步子,不定期下沉基层开展大走访,先后帮助困难群众120余人次,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50余起,开展法制宣传30余场次,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为分包行政村新修一条2公里的水泥路,有效解决了群众的出行难问题。尤其在今年“疫情”“汛情”叠加的特殊时期,他带领刑侦民警组建一支20人的青年突击队,主动参与全县的抗疫防汛工作,在全面做好本单位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全力开展疫情防控流调溯源工作,确保在疫情险情中能够“拉得出,用得上,战得胜”。他们先后接收上级指令159条,核查数据21085条,涉及18657人,依法打击涉疫物资诈骗案件10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2人;依法打击盗窃救灾物资案件3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人。

在2021年5月份的一次“一村一警”大走访过程中,他发现辖区群众朱某家庭情况十分困难,上有高龄父母需要赡养,下有三个学龄儿童需要照顾,妻子又患有精神疾病,在走访中了解到朱某的三个孩子在出生时未到医院,因无出生证明导致不能正常办理户口登记,虽然就读于村内小学,但因无户口无学籍,而不能享受营养餐,随时面临着辍学的可能,他积极与户政部门沟通,与中心校联系,先后为朱某的三个孩子办理了户口,并注册了学籍档案。为有效改善朱某的家庭状况和生活困难,他积极向镇党委政府汇报为朱某及家人申请了救助,又从自己的工资中每月拿出500元对朱某家开展资助,为其购买米面粮油等生活用品,为其孩子购置衣物、书籍等物品,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初衷。

记者:赵武田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标签:

管理员
草根站长管理员

专注网站优化+网络营销,只做有思想的高价值网站,只提供有担当的营销服务!

上一篇:雄安天气(降温 10℃以上!雄安将迎来入冬最强寒潮)
下一篇:土大力(“年味天津”主题活动启动 文旅直播展卖激活冬季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