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中国名寺之761:天津河北大悲禅院(大胜寺)
天津?河北?大悲禅院(大胜寺)位于天津市河北区天纬路北侧,五马路东侧,四马路西侧。
天津?河北?大悲禅院(大胜寺)又名大悲院,由西院和东院两部分组成,西院又叫旧庙,始建于清顺治年间(公元1644~1661年),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扩建,由文物殿和方丈院等组成。东院又叫新庙,是寺院的主体,建于1940年,由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地藏殿、配殿、耳房和回廊组成。殿内藏有铜制大悲殿释迦牟尼佛像,还塑有大悲菩萨、倒坐观音、弥勒佛、天王像、罗汉像等。位于院中央的大雄宝殿内曾珍藏着魏晋南北朝至明清各代铜、木、石刻造像数百尊,工艺和艺术大悲殿水平很高。殿内还曾供奉过唐僧玄奘法师的灵骨,1956年转赠印度那兰陀寺。
清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住持了凡上人再重修大悲禅院。清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直隶总督李鸿章率军移驻寺内,改寺名为大胜寺,修建五层镇海楼。清光绪十五年(公元1890年),住持祥麟法师开坛传戒。民国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至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倓虚大师重修全寺。民国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住持等慈法师等人自北京请来玄奘法师顶骨至寺内供奉。1954年重新修整大悲禅院。1956年,应印度政府请求,经时任总理周恩来批大悲殿示,将顶骨送往印度昔日玄奘法师求法地那烂陀寺遗址供奉,成为中印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见证。文革时期,院内僧众多被遣散,佛像,法器、殿堂多被毁。 1982年再重修大悲禅院,增修新山门。 1986年正式对外开放。
天津?河北?大悲禅院(大胜寺) 是4A国家级旅游景区,于1982年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天津?河北?大悲禅院(大胜寺)占地面积为4.2万平方米,东院由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大悲殿大悲殿地藏殿、玄奘法师纪念堂、弘一法师纪念堂以及讲经堂组成。西院为念佛堂、方丈室和天津市佛教协会驻所。
作者:Alec融通东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