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庄(东汉孝明帝-刘庄)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刘庄,原名刘阳,南阳蔡阳(今湖北枣阳)人,东汉王朝第二任皇帝,为光武帝刘秀第4子,母亲为光烈皇后阴丽华。

东汉光武帝建武四年(戊子,28年)五月初四,阴丽华随从光武帝刘秀出征,攻击占据渔阳的彭宠,在常山郡元氏县诞下刘阳。因见其面色红润、天庭饱满,誉为有上古贤君之相,特取名为‘阳’,而备受宠爱的刘阳,自小就显示出与众不同的聪慧。喜好读书的他领悟力极强,10岁就能读懂《春秋》、《尚书》,并且融会贯通、引用自如。所以,其父常将他带在身边,令他旁听朝廷议政。一次,其父故意考他,结果刘阳应答自如,光武帝欣喜不已,轻抚着他的脑袋赞道:“吴公子季札在世!”季札是春秋时吴王诸樊之弟,为当时颇具名望的贵公子,且多次退让王位,出使游历各国,先后与齐相晏婴、郑相子产、晋相步向探讨时政、见解独到、才华出众。其父既以此人作比,无疑是对刘阳的极高评价。

东汉光武帝建武十四年(巳亥,39年),此时天下已经平定,针对户籍田亩不相符的混乱局面,光武帝诏令全国范围之内清查田地、核对人口,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度田’事件。不久,各个州郡‘度田’工作告一段落,负责官员纷纷进京汇报统计情况。

光武帝在批阅奏折时,看到陈留吏奏折中夹有一张纸条,上写‘颍川、弘农可问;河南、南阳不可问。’不禁疑惑,遂问及纸条所指何意。陈留吏又惊又怕,没料到自己的疏忽,竟将这张纸条夹入奏折,慌急之下只得声称不知是何意思。于是,光武帝又问纸条从何而来,陈留吏谎称进宫前,在洛阳城内长寿街上无意中拾到。光武帝还欲追问,站在殿堂后的刘阳道:“父皇不必再问,这张纸条必是在提醒他怎样核查田地。”光武帝转问:“那因何河南、南阳不可问?”时年12岁的刘阳回答:“河南是皇族故乡,南阳是帝城,两处皇亲国戚居多,家中田产、府宅、奴婢,大多逾制,如果认真核查,难免得罪,因而不可问。”光武帝恍然大悟,严命虎贲查办,果如刘阳所言,于是派人前往河南、南阳、颍川、弘农等地核查,并对贪赃枉法的地方官进行严厉惩处,以此警示。

东汉光武帝建武十五年(己亥,39年)四月,刘阳被封为东海公。

东汉光武帝建武十七年(辛丑,41年)十月十九日,光武帝刘秀废黜皇后郭圣通,册封阴丽华为皇后,刘阳进封为东海王。

东汉光武帝建武十九年(癸卯,43年)正月,妖贼单臣、傅镇等利用巫术迷信,纠集数万之众叛乱,并且攻占原武城(今河南原阳县),劫持城内官吏、百姓,自封‘将军’。原武城距离洛阳不过300里,光武帝遣太中大夫臧统率兵数千,前往镇压。然而,原武城内粮草富足,单臣、傅镇负隅顽抗,臧宫屡攻不克,反而损兵折将。光武帝召集众臣商议,大部分人建议多派人马,惟独刘阳反对:“这样不妥,原武城里之人本是被迫留于城中,即使追随反叛,也是受其蒙骗,一旦明白,必然逃往城外;如今将城池团团围住,无路可逃之下,岂不是逼着他们为反;不如让军队停止进攻,撤离城外,这样城中之人就可逃出;逃出的人一多,谋反势力自然薄弱,到那时,只需一个小小亭长,就能降伏城内残余势力。”光武帝从其议,传令臧宫率兵撤离,果然城内之人逃掉大半。

同年四月,原武城攻破,单臣、傅镇被杀。

六月,郭皇后既废,其所生的皇太子刘彊意不自安,固辞太子之位。于是,光武帝下诏:“《春秋之义》,立子以贵。东海王阳,皇后之子,宜承大统。皇太子彊,崇执廉退,愿备藩国,父子之情,重久违之。其以彊为东海王,立阳为皇太子,改名‘刘庄’。”时值,有乐人创作诗歌四首:《日重光》、《月重轮》、《星重辉》、《海重润》,赞颂太子之德。

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四年(戊申,48年),已经分裂为南、北两部分的匈奴,为表和平之意,南匈奴主动要求内附东汉,汉廷册封南匈奴的同时,与之和亲。不久,北匈奴亦向汉廷提出和亲请求。光武帝聚集众臣商议多次,却是难以定夺,刘庄提议:“北匈奴之所以提出和亲,是因南匈奴内附而心生惧怕;如果接受北匈奴请求,不仅北匈奴不再畏惧我们,还会失去南匈奴的信任,此举不宜行之。”光武帝听其分析,豁然开朗,拒绝了与北匈奴的和亲。

东汉光武帝中元二年(丁巳,57年)二月,光武帝刘秀驾崩,时年30岁的刘庄继承皇位,是为汉明帝,一切遵奉父亲既成制度,对内提倡儒学,注重刑名文法,为政苛察,总揽权柄,权不借下,并且严令后妃之家不得封侯干政,以防贵戚功臣势力扩张。

同年三月,明帝尊生母阴皇后为皇太后,奉葬父亲于原陵,庙号世祖。

至秋,烧当羌反叛,首领滇吾、滇岸兄弟二人率5000人攻掠陇西(今甘肃临洮)。陇西太守刘盱出兵相拒,为羌所败,丧亡500余人。滇吾得胜,趁势号召诸羌,相率犯边。明帝遣谒者张鸿领兵出塞,会同陇西长史闲飒,共讨滇吾。然而,到达允吾县唐谷间,却中滇吾埋伏,全军覆没。

十一月,明帝复遣捕虏将军马武,与监军使者窦固、中郎将王丰、右辅都尉陈欣等,调集兵士四万,出击滇吾。行至金城郡浩亶才,正值羌众前来,马武当先冲锋,斩首600级,乘胜迫抵洛都谷。

这一年,南匈奴丘浮尤鞮单于卒,其弟汗嗣立,是为伊伐于虑鞮单于。

日本遣使中国,与中国交通自此开始。

东汉明帝永平元年(戊午,58年)五月,东海恭王刘彊病,明帝遣使者、太医乘驿视疾,络驿不绝。然而,刘彊当月病卒,讣至阙下,明帝正从阴太后出幸津门亭,遥为举哀,使司空冯鲂持节至鲁,护理丧事。

同年七月,捕虏将军马武击烧当羌,大破之,余皆降散。与此同时,辽东(今辽宁辽阳)太守祭肜,亦遣偏将攻赤山乌桓,斩将搴旗,大获全胜,塞外震服,边无战警,东汉朝廷悉行撤回沿边屯兵。明帝因为羌胡远遁,四海无惊,正好追承先志,修明礼教,乃与东平王刘苍等,议定南北郊祀礼仪,以及冠冕车服制度、光武庙登歌、八佾舞数。

东汉明帝永平二年(己未,59年)正月,宗祀光武皇帝于明堂,明帝及公卿列侯,始服冠冕、玉佩以行事。礼毕之后,拿灵台、望云物,并且大赦天下。

同年三月,明帝临辟雍,初行大射礼。

十月,明帝复临辟雍,依照古制,创设三老五更,以李躬为三老,桓荣为五更。

十二月,护羌校尉窦林(大司空窦融的亲属)以‘欺君罔上、贪赃枉法’之罪,下狱论死。明帝以窦融管教子弟不严,数次下诏责罚,将之罢官。

这一年,南匈奴伊伐于虑鞮单于卒,单于比之子适立,是为?僮尸逐侯鞮单于。

东汉明帝永平三年(庚申,60年)二月,明帝册封伏波将军马援之女为皇后,后宫贾氏所生之子刘炟为皇太子,并将太子交由马皇后抚养。当月,明帝追忆功臣,特就南宫云台中,图绘遗像,共得28将,再加王常、李通、窦融、卓茂,合计32人。

同年八月,发生日食。

这一年,明帝封赏投降胡人1000匹缣,此事由尚书郎暨礼办理,竟然看成赏3000匹。后来,司农将办理结果奉上,明帝过目之时发现失误,下令重重鞭责暨礼,若不是众大臣求情,暨礼几乎鞭打致死。明帝采取的‘严切’措施,使他成为历史上对外戚、功臣打击最重的皇帝,因而在其一朝,绝无外戚宦官弄权的可能。可惜的是,自他往后,东汉皇帝一代不如一代,渐为外戚宦官操纵,以至东汉覆灭。

东汉明帝永平四年(辛酉,61年)

东汉明帝永平五年(壬戌,62年)十一月,北匈奴攻五原。

同年十二月,北匈奴又攻云中,南匈奴击却之。

东汉明帝永平六年(癸亥,63年),南匈奴?僮尸逐侯鞮单于卒,单于莫之子苏嗣立,是为丘除车林鞮单于。数月,丘除车林鞮单于亦卒,单于适之弟长嗣立,是为湖邪尸逐侯鞮单于。

东汉明帝永平七年(甲子,64年)正月,太后阴丽华薨,享年60,谥曰‘光烈皇后’,合葬原陵。

同年,北匈奴犹盛,数次寇边,遣使请求合市通商。明帝希冀与之交通,不复为寇,许之。

东汉明帝永平八年(乙丑,65年),明帝下诏设置度辽营,任中郎将吴棠为度辽将军,以防南北匈奴交通。

同年,因北匈奴屡入侵,边城昼闭。

这一年,明帝梦金人头顶放射白光,降临宫殿中央;忽又腾空而起,向西飞去,遂遣郎中蔡愔、王遵等18人出使西域,求取佛书。

东汉明帝永平九年(丙寅,66年),南匈奴遣子弟入中国太学。

东汉明帝永平十年(丁卯,67年),蔡愔携印度高僧竺法兰、迦叶摩腾返回京城洛阳,并以白马驮着佛像,还有写在贝多罗树叶上的佛经。明帝对二位高僧极为重视,以最高礼节相待,将他们住所暂定鸿胪寺,并且恳请他俩留下,将佛经翻译为汉文。自此,佛法传入中国。

东汉明帝永平十一年(戊辰,68年),明帝下诏于洛阳城雍门西偏,位于邙山南麓洛河北岸之间,仿造印度佛教寺院修建一座寺庙,以供二位高僧居住传法。为了纪念白马驮经之功,为寺庙起名‘白马寺’,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座正式佛寺,被誉为中国第一古刹,也是世界著名伽蓝。

东汉明帝永平十二年(巳己,69年)春,哀牢王(今云南西南部)柳貌率其民5万余户内附,以其地置哀牢、博南二县,始通博南山,度兰仓水,行者苦之,歌曰:“汉德广,开不宾;度兰仓,为他人。”

同年四月,明帝下诏,正式启动治理黄河、修整汴渠的计划。时值,天下安平,人无徭役,岁比登稔,百姓殷富,粟斛三十,牛羊被野。

东汉明帝永平十三年(庚午,70年)四月,琅邪不其(今山东即墨县)人王景修治黄河汴渠,用‘堰流法’,基本消除自西汉平帝之后,黄河泛滥侵扰民生的大灾害。其后900余年间,黄河顺畅,史书上极少出现黄河发水改道记载,故而有称‘王景治河,千载无患’。黄河水患解决之后,明帝时期的农业得到突飞猛进发展,全国户籍记录人口从2100余万,激增至3400余万。

同年十月,发生日食。时值,一个名叫燕广的人,告发楚王刘英(汉明帝刘庄异母兄弟)与渔阳人王平、颜忠等造作谶纬、图书,存在谋逆行迹。朝廷派人调查,主管官员参劾刘英招聚奸猾,造作图谶,擅自增减官秩,设置诸侯王公两千石,大逆不道,奏请将之诛杀。明帝爱护亲族,心有不忍,遂废刘英爵位,迁至丹阳泾县(今安徽宣州),赐汤沐邑500户。

东汉明帝永平十四年(辛未,71年)四月,楚王刘英至丹阳,自杀,封国废除。告发之人燕广,被封为折奸侯。时值,明帝穷治其狱,处死与放逐者千数,系狱者数千。

东汉明帝永平十五年(壬申,72年)十二月,明帝派遣奉车都尉窦固、驸马都尉耿秉率兵驻屯凉州(今甘肃清水县北),以为经营西北准备。

东汉明帝永平十六年(癸酉,73年)二月,明帝征召沿边守兵,命诸将率领南匈奴、乌桓、鲜卑骑兵数万,分3路出塞北征。这次出征,除了显亲侯窦固出酒泉大败呼衍王于天山(今新疆吐鲁番北),留兵屯守伊吾卢城(今新疆哈密西),置宜和都尉;谒者仆射耿秉出张掖,至三木楼山;太仆祭彤出高阙塞(今内蒙古临河),因为北匈奴闻风逃往漠北,所以无功下狱。时值,窦固遣假(代理)司马班超率所部吏士36人出使西域,争取诸国摆脱匈奴,归附汉朝。此次北伐之后,不断有匈奴人南下附汉。

同年秋,北匈奴侵入云中,云中太守廉范拒之。吏见虏众势盛,乃请移书别郡来救,廉范不许,遂令军士各自交缚两炬,三头爇火,环绕营外,好似千军万马,趋集拢来。虏兵远望,以为救兵已至,不禁惶骇,正拟待旦退兵,不料廉范已经扬旗鸣鼓,出兵前来,斩首数百级,虏狼狈急奔,自相辚藉,死者千余,由此不敢再向云中。

东汉明帝永平十七年(甲戌,74年)三月,班超初至鄯善(今新疆若羌一带),国王礼待有之,后却逐渐怠慢,班超猜测定是匈奴亦遗使者到来,遂召侍者诈之,得知匈奴使者已至3日,距此30里。于是与众商议:“如果鄯善王进一步依附匈奴,我们的尸骨将被豺狼所食。”下属皆称危亡之地,死生俱从司马。班超则以‘不入虎穴,不得虎子’,趁夜纵火击败匈奴使者团,烧杀百余人。次日,班超来见鄯善王,出示匈奴使者首级,鄯善王大惊,这才安心归汉。这就是成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典故。功报朝廷,窦固请求更换吏使西域,明帝下诏:“吏如班超,何不派遣而要更换?今以超为军司马,令逐前功。”于是,班超受命出使于阗(今新疆和田)。窦固欲为之添加人手,班超却说:“原来的30人足矣,如有意外,人多反而累赘。”

此时,于阗王广德刚破莎车,威服周围小国,加之又有匈奴使者监护,遂对班超一行礼意甚疏,并且听信巫师之言,索取汉使黑嘴黄马以祭神。班超见其无礼,假意应允,声称定要巫师亲自前来取马。俟巫师至,斩其首,送到广德面前,并且严词斥责。广德已闻班超一行在鄯善的所为,大为惶恐,于是攻杀匈奴使者,归附汉朝。再说,匈奴人扶立的龟兹(今新疆库车县城东郊)王倚仗匈奴势力,于天山道肆无忌惮,发兵攻破疏勒国(今新疆喀什市),将其国王杀死,另立龟兹人兜题为疏勒王。班超带着手下从小道向疏勒国进发,行至兜题居住的架橐城90里处,派手下从吏田虑前去招降,并且嘱吩:“兜题本非疏勒人,肯定不得人心,他若不降,即可杀之。”田虑见到兜题,果然见其没有降意,于是乘其不备,将之捆绑,班昭进驻疏勒,另立上任疏勒王之侄榆勒为王。

同年十一月,奉车都尉窦固率军再次击败北匈奴于蒲类海(今新疆巴里坤湖),复置西域都护以及戊己校尉于龟兹(今新疆库车)、车师(今新疆吐鲁番),恢复汉朝对西域地区的统治。西域与中国绝51年(23年-),至是复通。

耿恭画像

东汉明帝永平十八年(乙酉,75年)二月,窦固班师回京。北匈奴单于遗左鹿蠡王率二万骑,攻车师,耿恭遣司马将兵300往救,皆为所没,匈奴遂破杀车师后王,复攻戊校尉耿恭驻地金蒲城(今新疆吉木萨尔西北),不克而退。

同年六月,耿恭因疏勒城(今新疆昌吉奇台县城南64公里处的半截沟镇麻沟梁村)边有溪流可以固守,于是率军占据该城。

七月,北匈奴再次来攻,拥绝涧水。耿恭于城中掘井15丈,仍不出水,官兵焦渴困乏,甚至挤榨马粪饮用。耿恭亲自带领士兵挖井运土,不久泉水涌出,众人齐呼万岁,乃令官兵于城上扬水以示虏,北匈奴人以为其有神明相助,再次领兵撤退。

一日夜里,明帝梦到父亲刘秀与母亲阴丽华在水边散步,相亲相爱的情形犹如昔日再现。梦醒之后,上朝时对文武大臣提及,一时潸然泪下,下诏在父母祭殿两侧种下柏树28棵,以此代表‘云台二十八将’守护。

八月初六,在位18年的汉明帝刘庄崩于雒阳东宫前殿,享年48岁,庙号‘显宗’,谥曰‘孝明皇帝’,薄葬于显节陵(今河南洛阳东南),其子刘炟继承皇位,是为汉章帝。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标签:

管理员
草根站长管理员

专注网站优化+网络营销,只做有思想的高价值网站,只提供有担当的营销服务!

上一篇:晋祠博物馆(山西晋祠博物馆将恢复对外开放)
下一篇:成都武侯(成都市武侯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调整部分区域疫情风险等级的通告(2022年第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