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洪镇(我的新时代|“江湖”有新景 日子有奔头)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我的新时代|“江湖”有新景 日子有奔头

来源:【江西日报-江西新闻客户端】

重播

暂停

00:24 / 01:33 直播

00:00

进入全屏

50

点击按住可拖动视频

视频制作|江西日报记者洪怀峰

袁文斌正在鄱阳湖巡护。摄影|江西日报记者洪怀峰

江西新闻客户端讯(江西日报记者洪怀峰)10月5日,我省发布大风蓝色预警,早上6时30分许,江豚保护志愿者袁文斌不顾江边呼呼作响的大风,依然与往日一样,早早来到余干县瑞洪镇信江大桥下的江面上巡护。只见成群的江豚时而跃出水面,溅起高高的浪花;时而探出圆圆的脑袋,露出微微上翘的嘴角。

“这里有20头左右江豚,有母子豚,最大的长约有1.4米。早上与傍晚是江豚活动的高峰期。”从今年8月15日开始就日夜在此守护江豚的袁文斌,每天都会用本子把江豚的活动情况和数量记录下来。

从13岁就跟随爷爷在鄱阳湖捕鱼的袁文斌,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会转身成为职业“守湖人”。

袁文斌是余干县康山乡大山村人,自小在鄱阳湖边长大。他依稀记得,20年前,在鄱阳湖看到成群结队的江豚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后来,随着电捕鱼、绝户网等捕鱼方式进入鄱阳湖,鱼基本被捕捞殆尽,很多渔民转为捕捞螺丝、河蚌等,但后来鄱阳湖里螺丝、河蚌也越来越少,江豚也变得不常见了,渔民也越捕越穷。”

我省退捕渔民转产就业情况表。制图|江西日报记者洪怀峰

正当袁文斌为此犯愁之际,为保护生物多样性,给子孙后代留“渔地”,从2020年1月1日起,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开始十年禁捕,鄱阳湖也随之全面禁捕,这给鄱阳湖渔民带来了转机。

我省紧紧围绕“禁得住、退得出、能小康”总体目标,有效落实退捕渔民就业帮扶、社会保障、补助发放、社会救助等政策措施。全省6.8万余渔民全部顺利转产转业。一大批渔民从“捕鱼”到“养鱼”“护渔”,从“卖鱼”到“卖景”……如今“靠湖吃湖”有了很多新吃法,渔民的日子也越来越有奔头。

“得益于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我现在吃穿不愁,受聘当鄱阳湖巡护员,同时家里还种了17亩水稻,一年的纯收入有5万多元。”袁文斌说,虽然告别了捕鱼生涯,但心里放不下“母亲湖”,平时除了巡护鄱阳湖,他还加入余干县鄱阳湖保护江豚志愿者行列,守湖护湖。

在袁文斌看来,禁渔后,鄱阳湖的变化看得见、摸得着,因为他每次巡护江豚或者进入鄱阳湖巡护候鸟,途中不时有鱼在船边跳跃,甚至不断有鱼跳到船的甲板上来。鄱阳湖鱼跃鸟飞、江豚撒欢的一幕幕新景,每天都在上演。

“鄱阳湖的生态越来越好,这里的江豚和鱼类资源会越来越多,我们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好!”袁文斌对此充满信心。

本文来自【江西日报-江西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标签:

管理员
草根站长管理员

专注网站优化+网络营销,只做有思想的高价值网站,只提供有担当的营销服务!

上一篇:锅边(锅边馍)
下一篇:王春光,郑州晚上去哪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