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多高,水多高。山是骨骼,水是血脉,水绕山转,山因水活。高山流水,千古佳话,是大自然中最富有诗意的魂魄与精华。
巍巍艾山,位于蓬莱最南端,是蓬莱与栖霞的界山。艾山主峰海拔814米,为胶东半岛第二高峰,挺拔陡峭,素有“小华山”之称。
据《蓬莱县地理志》称,蓬莱的山脉,均为长白山的分支,由辽东半岛渡海而来,纵贯渤海海峡。因地壳陷落,形成了庙岛群岛断续海中。入蓬莱境后至蓬栖边界而起山,由此又分支四出,峰峦重叠,成为一大山系。
在艾山与崮山之间,有一条发源于南官山的河流,称为鸳鸯河,合流后汇入黄水河。由艾山分列出来的蓬莱界,地处艾山北坡,涵水丰富,土壤肥沃,林木丛生,百草茂盛,原始植被,一片苍翠。举目远眺,郁郁葱葱的古松紫椴,秀峦幽谷涧的潺潺溪流,隐藏着动人故事的怪岩奇磊,无不给人一种妙趣横生的美感。最是一年四季,阴晴雨雪,朝容晚态,景色各异。晴观群山连绵,岭脉蜿蜒;阴看雾笼悬崖,云海锁梦;春赏山花烂漫,百鸟争鸣;夏览万物竞秀,生机盎然;秋赞硕果飘香,红叶映天;冬叹银装素裹,静穆安然。山的写意,水的传奇,满目佳境如丹青,一枝一叶总关情。
2004年12月,艾山被国家林业局列为国家级森林公园。这种高山流水与林木幽谷的完美结合,乡土田园与阡陌村落的比邻相拥,形成了一处美妙绝伦的生动画卷。这里的一岗一岭,一崖一石,一沟一壑,一川一泉,都蕴含着艾山的灵魂与神韵。而那梯田岩畔的山里人家,柴扉炊烟,跪乳羊羔,小桥曲径,犬吠鸡鸣,又何尝不是艾山的画意与诗情呢?所以,这里被人们亲昵地称之为蓬莱的南花园。
雄峻艾山——蓬莱的南花园,正因为它饱含着一些富有诗情画意的自然景观与人文内涵,便一直被人们所津津乐道,并且还归纳出八大景观——杜鹃报春、漫天香雪、椴林遗珍、平湖石门、仙担下凡、通天神水、崮山晚霞、唐王圣泉。这些景观,各有神采,令人赞叹,是艾山自然风光的一个缩影和人文内涵经典,独具特色与魅力。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这八大景观中,有两个提到了水,一个是“通天神水”,另一个是“唐王圣水”。这里并不排除田园把式们的知识制约,误将唐皇当唐王,但是,水的立意和点题却是很明确的。另外,蓬莱人常把艾山与崮山连在一起称呼,所以在这八大景观中也单点了一个“崮山晚霞”。
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黄水河畔的温石汤天然温泉。在现存最早的明代泰昌版《登州府志》中,是把它和蓬莱的山海景胜列在一起的,被称作“胜地温泉”,配有版画和文字说明,称这里的温泉,水清且香,不但可饮可浴,而且可以治疗病痛等等。
温泉所在的村庄即以温石汤命名,自清朝末年以来,乡民便借助温泉建造浴池、饭店、旅馆等服务设施,为周边的百姓提供了洗浴疗疾的好去处。而今,经山东省地矿局取样化验,该热口水已达医疗热矿泉水的标准,加上村边荷塘滴翠,杨柳含烟,是度假疗养的首选之地,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在云蒸霞蔚的艾山怀抱里,(一岭一岗,一石一川,一沟一壑,一池一泉,)一切都蕴含着艾山的(灵魂)瑰丽与神奇。而那梯田阡陌旁边的密林浓荫,果林成片,稼穑相间,五谷飘香,蓝天白云,燕语呢喃,满目生机,遍地芳菲,天籁之声,清新宜人,也无不充满了艾山的画意与诗情。山泉水,池塘边,林荫处,小溪旁,粉墙黛瓦,窄巷曲弄,门扉上刻满了年轮,石板路铺就了沧桑,新时代的山里汉子,用勤劳的双手,播种着希望,收获着梦想,把家园打扮得如此前卫与时尚。于是,仙乡新貌成了山里人家的生动写照;缕缕炊烟,散发着田园的芳香,村姑乡嫂的爽朗笑声,昭示着小康路上,充满了阳光,艾山脚下,便是无限风光。
自古以来,文人雅士们一直将自然山水看成是自己的家园,他们或隐逸山水,或寄情山水,或放志山水,都在与自然界的交流中,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山水文化。他们不仅以山水入诗,以山水入文,而且还以山水入画。明代的山东巡抚王在晋,当年登临艾山时,便留下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苕华届芳淑,骀荡遍郊野。
红紫正争妍,流光逗去马。
仆夫若长路,词人富骚雅。
得句信口占,谁道知音寡。
艾山斜点笔,苍翠若堪写。
刻画见小巧,描摹不须假。
圣地开灵源,汤泉出其下。
滴沥如喷珠,昼夜常不舍。
翻腾似沸鼎,煎熬本大冶。
炎熇历焕凉,执熟手还赭。
湲濯分三塘,上覆数椽厦。
曲水灌荒畦,晴岚映古瓦。
孤亭对潴泽,虚窗亦潇洒。
蒸人不知寒,涤汗更宜夏。
牙将趣行旌,侯吏治尊荦。
墙东桃李花,随人摘盈把。
应知舞蝶忙,一任游蜂惹。
轻罗拂调风,时惟暮春者。
此地直可浴,吾当味归也。
这位王巡抚的艾山咏唱中,也提及到了这里的温泉。如此看来,风光秀丽的艾山,地下有温泉,地上有清泉,因此它才有了长盛不衰的生命力。山为地之胜,也为地之灵,所以,有了山,才有了地杰人灵之说。而有了水,高山才有了阳刚与阴柔结合之美。以山水比德比智,展示的无疑是一种自然万物的精神力量和人文情怀,恰似携岁月韶华而行,因为自然山水自身就是一首凝固的诗,一幅立体的画。
“山中有泉水,借问不知名”。“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庚子之夏,雨水丰沛,艾山溪涧,泉水淙淙,似玉液流淌,若甘露飞溅,像似诉说,尤为吟唱,声声悦耳,滴滴陶情,不禁使人想起东海之中三仙山的甘醇醴泉,圣水佳酿,玉液琼浆,香醪杜康,掬捧在手,醉在心头。踏足泉溪,满目秀色观不尽;悠悠岁月,高山流水诗潮涌。注目潺潺流泉,“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诗句,也情不自禁地涌上心头。更有那“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的意境,怎能不使人心领神会,感同身受呢?
水是眼波横,山乃眉峰聚。艾山所经历的风雨萍踪,是古邑沧桑的历史见证。蓬莱南花园的青山不老,溪泉长存,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艾山何处鸣春禽,流水无心映白云。艾山清泉,堪称玉液琼浆,使得这座南花园,既是一幅墨淡情浓的丹青写意,又是一部妙笔生花的丽辞华章,任凭造访者纵情观览与品读,自会感到耳目一新,心旷神怡,物我两相忘,受益到终生。
孔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大美艾山,风景独好,涓涓泉水濯风尘,高山仰止长精神。乐山乐水者,不妨前来观景览胜,一睹风采!
作者简介
蔡玉臻,多年从事蓬莱地方文化研究工作,主编了《蓬莱历史文化研究》六十多期,另有《蓬莱历史文化丛书》《蓬莱文库》《蓬莱文化丛书》《蓬莱地方文化概要》《蓬莱文化通览》《蓬莱史话》《水城史话》《东方文化?蓬莱特刊》等多种文史书刊面世,获得过烟台市“老有所为楷模”和蓬莱市“道德模范”等各种荣誉称号。
责任编辑:王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