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福建三明宁化县有多少个乡?
- 2、宁化十大特产?
- 3、宁化县属于哪个省哪个市?
- 4、三明宁化属于哪个方言区?
福建三明宁化县有多少个乡?
宁化县位于福建省西部,北纬25°58′-26°40′,东经116°22′-117°02′。
总面积3381.3平方千米。县人民政府驻翠江镇,全县辖4个镇、12个乡(其中1个民族乡):翠江镇、泉上镇、湖村镇、石壁镇、城郊乡、城南乡、济村乡、淮土乡、方田乡、安乐乡、曹坊乡、治平畲族乡、中沙乡、河龙乡、水茜乡、安远乡。水茜乡 代码350424210 辖1个居委会、15个村委会:1_水茜居委会、1_水茜村、2_安寨村、3_上谢村、4_棠地村、5_张坊村、6_下洋村、7_下付村、8_蕉坑村、9_沿溪村、10_沿口村、11_杨城村、12_石寮村、13_邱山村、14_庙前村、15_儒地村。宁化十大特产?
1、河龙贡米
河龙贡米以粒细体长、形状似梭、色泽洁白、透明有润泽、饭软而不粘、凉饭不返生、米饭有清香味、营养丰富扬名四海,被誉为“米中珍品”。
2、宁化米仁
米仁,又称薏苡、薏米等,是我国古老的栽培作物,在宁化种植历史悠久,明崇祯版《宁化县志》中便有薏苡的记载。
3、宁化牛角椒
宁化牛角椒是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的特产。宁化牛角椒是全国“八大名椒”之一,它以椒体鲜红,皮薄透明,光滑无皱,油脂含量高,辣度适中等六大特色闻名国内外。
4、孔坑茶
孔坑茶延祥茶是客家祖地福建省宁化县的特产,又称孔坑茶,明代曾为进贡皇帝的极品,故又称“贡茶”。
5、淮土茶油
该产品历史悠久,因油茶生长在富含磷钾等微量元素的紫色土壤中,加上淮土光照充足,茶果干物质含量多,榨出的茶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亚油酸,色泽金黄,品质优良,油色橙黄通透,香味浓郁。
6、宁化韭菜包
客家祖地福建宁化有味鲜爽口的鱼生,别具风味的烧卖,还有那清香扑鼻的韭菜包。宁化韭菜包又称“米包子”,是客家人仿照北方水饺的一种创造。
宁化县属于哪个省哪个市?
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位于福建省西部,北纬25°58′-26°40′,东经116°22′-117°02′。总面积3381.3平方千米。2003年末,户籍人口31.61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37万人。通行闽西客方言清宁话。
宁化县人民政府驻翠江镇,全县辖4个镇、12个乡(其中1个民族乡):翠江镇、泉上镇、湖村镇、石壁镇、城郊乡、城南乡、济村乡、淮土乡、方田乡、安乐乡、曹坊乡、治平畲族乡、中沙乡、河龙乡、水茜乡、安远乡。
宁化县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21个原中央苏区重点县,是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4个起点县之一,具有许多珍贵的红色遗存(址)和文物,其中“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红军医院旧址、北山革命纪念园”等3个景点被国家列入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景点之列。
三明宁化属于哪个方言区?
三明宁化属于客家方言区。
客家方言作为七大方言之一,拥有占汉民族总人数3.6%的使用者,作为一种古老的语言,保留了大量古代中原语言的特点。
由于南方地形多为山地,四面环山,交通不便,较闭塞,与中原地区的交流相对较少,少战乱,生活安定,这些迁移人口保留了那个时代中原汉族的大量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尤其在语言方面。
此外,南北方生活环境的巨大差异使他们在语言、衣着、饮食习惯等方面又融合了具有南方特色的因素。
三明市宁化县位于福建省西北部,地理位置优越,是闽江、赣江、汀江的源头,被称为“三江之源”,这里宛如世外桃源,尤为当时避难最安全的地方,所以这一批逃难的人民也就以迁居宁化为最多。
宁化石壁是现在公认的客家祖地。英国教士艮贝尔氏于1912年在其所著《客家源流与迁徙》一书中说:“岭东客家,十有八九称其祖先系来自福建汀州府宁化县石壁村者。”
又有诗为证:“问姓今存古卜杨,大多族谱祖闽方。女鞋豆腐仍原样,宁化人来说故乡。”这正说明了宁化在客家民系中的重要地位。
随着社会和语言本身的发展,宁化客家方言在影响当地方言的同时,也受到土著或其他旁系方言的影响而逐渐有了自己的发展和创新。
这就决定了宁化客家方言既不同于普通话,也不同于其他地区的客家方言,被称为“原始客家话”,是早期客家话,是客家方言的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