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引错了诗……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现场。(新华社/图)
(本文首发于2017年3月9日《南方周末》)
作为背诗词比赛的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名欠当,似应参照《汉字听写大会》而作《诗词背诵大会》更妥),高收视率和选手的出色表现,证明了人们对堪称传统文化精华的古诗词的喜爱。而网上对部分评委的吐槽,却说明有关专家水平明显欠佳,二者形成很大的反差。由此使人想到当代一些专家、名人引用古诗词时的更多错讹。因古诗词的精美形式与丰富蕴含,很多人都喜欢引用。引用得当,确能使文章增色。但所引诗句必须准确,一个字也不能错。可惜每见有错引者,难免让读者皱眉。这些专家、名人,不会作诗是没有办法的事,但总该像诗词大会的选手一样,多读多记一些古代诗词名篇,至少引用时不要出错。
以下略举一些错引之例,以见错讹情况。
中国社科院某名家之文引有前人《鹧鸪天》词句“懒向王门再曳踞”,却教读者不知所云。原来他把“曳裾”错作了“曳踞”。此或因“裾、踞”同音,拼音输入法之误。南方某大学教授的国家项目成果,将杜甫的《西阁二首》引作《两阁二首》,这样一阁一首,倒还对称。“东阁官梅”引作“东阁宫梅”,似是为梅花升级别。但将“喜弟文章进”引作“喜弟文章尽”,便不像话了。《酬殷明佐见赠》竟引作《酬段明佐贝赠》,是与读者打哑谜也。
有的则是因繁简体写法不同之故。北京某大报副刊曾刊某画家山水图,题用古人句作“闲云出岫”,报纸所给题目却是“闻云出岫”。“闲云”“云出岫”古典诗词中极多见,“闻云”成何语?盖因图中所题为繁体字,所以“閒”被释作了“闻”。关于李清照的一部电视剧,曾用到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且不说陆游作那首诗时李清照已去世好几十年了,剧中李清照将陆游诗句书作“五千仞狱上摩天”,削去了“嶽”的山头,还如何“摩天”?更有趣的是,剧中竟亦读作“狱”。编剧与导演何竟不知陆放翁这首名诗?
又曾见有人将《古诗十九首》的“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引作“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暖”,句意不可解,却仍还押韵。又有人将王维名句“行到水穷处”引作“行至水尽处”,将秦观名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引作“两情若是长久时”,意思虽未改变,平仄却不合律了。上海一家专门纠正文字错讹杂志所刊之文,更将唐人名句“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颠倒为“微雨燕双飞,落花人独立”。
有的错引,还教一些没读过该诗并且也缺乏诗词常识的读者觉察不出。例如长沙一家著名读书类杂志有某作家《谁遗文章四海传》之文,若文中不讲题目是用李时珍诗句,倒也还不算什么错,应是说谁留下的文章到处传。既然为诗句,那么懂点诗词常识的读者自然发现不合平仄,如果进而去查李时珍原诗,就会知道,李时珍《逢故友吴明清感赋》中,那句为“谁遣文章四海传”。而且还会知道,该文所引李时珍“好似同游访旧天”句,也错了,应为“好似同游访洞天”。
北京一家刊物一文引杜甫名句“彩笔昔曾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时,上下句各错一字,而成了“彩笔昔曾千气象,白头吟望若低垂”。错得甚有意味,也很见“水平”,而使有些读者不会觉得有何不妥。与此相类者,北京某报文章将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引作“谁家渔笛暗飞声”,也有些“浑成”。最有趣的是,中镇诗社雅聚时有诗人谈到,曾见有人将杜甫“庾信文章老更成”引作“庾信文章更老成”,有人将杜甫名句“天地为之久低昂”错作“天地为之欠低昂”,令人忍俊不禁,而传为笑谈。更有名家将辛弃疾的“斫去桂婆娑”错作“斫去桂婆婆”,而使稼轩先生成杀人嫌犯。还有错得让读者目瞪口呆者,北京一位名家将杜甫赠李白的“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错作“清庾新开府,俊鲍逸参军”,是根本不懂句意所致。上海红楼梦大观园匾额“有风来仪”,也是书法家全不知“有凤来仪”谓何而书错。
出现这样一些错讹,是作者未能认真读多少古典诗词,以致引错而全然不觉。其中有些是因编辑水平差或粗疏而致误,如上文所举《闻云出岫》。又如北京一著名读书杂志《前无古人的笺注》之文,将某词人之句“蓼香一掬伫千春”错作“蓼香一掏伫千春”,还有几处类似错讹。而该文作者为舒芜先生,舒芜能诗,断不至错得平仄不合、句意难解,想是手写稿排印时被弄错。例如其中“胜游”错作“胜迹”而不押韵了,应是老先生依传统写法写作“遊”,而被编辑误作“迹”。拙著《南窗杂考》所论贾岛诗有“麈尾同离寺”句,编辑以为“麈”为“尘”的繁体,而擅自改作“尘尾同离寺”,无疑是在闹笑话。又笔者所整理《常燕生诗词集》,作者云爱读“魏夫人词‘为报归期须及早,休误妾、一春闲’”,孰料出版时竟被改作“魏夫人词为‘报归期须及早,休误妾,一春闲’”。魏夫人此千古名句,编辑没读过本不要紧,但不该既不征求整理者意见又不去查对资料,便妄下雌黄,真是教人徒呼奈何。
凡此之类皆说明,引用前人诗词要想得当而又不出错,那就须作者和编辑都要多读点古诗文,具备一些诗词方面的常识。如果读得不多,没有把握,就更须格外小心,要多向人请教,多查阅资料,必须确实弄清其涵义,并仔细核对字句。否则,便难避免出错,而闹出一些趣闻或笑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