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运河十二景”(七)高旻禅寺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近日,扬州“运河十二景”评选结果揭晓,它们分别是:瘦西湖、运河三湾、七河八岛、明清古城、茱萸湾、双宁古韵、盂城驿、北湖湿地、平山堂、邵伯古镇、瓜洲古渡和高旻禅寺。看不完的风景,道不完的历史故事、人文风情,继续跟着新闻女生雨薇一起去看扬州“运河十二景”。

古运河畔 凝望古今

它被改建为了行宫,康熙和乾隆皇帝南巡时都曾经驻跸在此。

清顺治八年,两河总督吴惟华在三汊河岸筹建了七级宝塔,用以镇锁运河、纾缓水患。宝塔被命名为“天中塔”,取高耸入天之意,塔建成后又建了塔庙。康熙年间,两淮盐商捐资对塔庙进行了修缮和扩建。1703年康熙皇帝第四次南巡,曾登临天中塔,极顶四眺,有高入天际之感,赐名塔庙“高旻寺”。如今在高旻寺的山门上,依然嵌有康熙手书“敕建高旻寺”的汉白玉石额。

“南巡之事,莫大于河工。”康熙四十四年春,康熙皇帝第五次南巡。为迎接圣驾,高旻寺西建起了行宫,负责建行宫的就是两淮盐政的领头曹寅。建成后的高旻寺行宫规模宏大、气势非凡,当时的高旻寺名僧辈出,位列清代扬州八大古刹。

有诗文这么描写当时的盛况:“行宫宝塔上灯如龙,五色彩子铺陈,古董诗画无记其数,月夜如昼。”不少专家学者认为,康熙皇帝南巡为曹雪芹提供了灵感,他花大手笔创作了《红楼梦》中元妃省亲的篇章,并细致描写了众多人物活动的舞台——大观园。

令人惋惜的是,清晚期的时候,古天中塔、高旻寺行宫均毁于大火。新中国成立后,高旻寺进行了复建,如今它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不仅在国内享有盛名,而且影响远及东南亚各国。

如今的天中塔是在原址复建的,高72米,共9层,呈八角形,气势恢宏巍峨。除了天中塔,高旻寺内还有老禅堂、藏经楼、玉佛堂、西楼、水架凉亭和寮房等。1996年修复的大雄宝殿则采用皇家宫殿的建造方式,气势宏大,雕梁画栋。

作为一座临水寺庙,高旻寺的整体建筑风格活泼轻灵,构成曲折幽深的空间,幽雅又含蓄。漫步在寺中,一楼一阁都造得奇、隐得巧,山光岚影恰到好处,梵音晨钟点到人心。寺外运河水泊,微波荡漾,衬以白云蓝天,树木葱笼,令人心神宁静。

如今,高旻寺天中塔和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大运塔、以及文峰寺的文峰塔,如同三颗明珠,串起了大运河,“三塔映三湾”文化景观完美呈现,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市民“打卡”。

从佛教圣地到皇家行宫,再到现在的旅游亮点,从隋至今,高旻寺一直矗立在古运河畔,凝望古今、凝望扬州城,如静香一支,祈望满城祥和。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标签:

管理员
草根站长管理员

专注网站优化+网络营销,只做有思想的高价值网站,只提供有担当的营销服务!

上一篇:名佳花园,北京市名佳花园3区在几环?
下一篇:扬州高旻寺,高旻寺2022什么时候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