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家园街道:全面调研 多元治理 探索村居融合发展新途径
来源:【津滨海客户端】
津滨海讯(记者 刘静)近年来,胡家园街道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推动“整体拆迁 统建上楼”,目前全街已有16个村完成拆迁,近4.5万名村民搬进楼房。随之而来的是大量村居并行社区相继出现,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原有以“血缘”为关系纽带的村落党组织模式已很难适应新型社区党建工作的需要。为此,胡家园街道不断探索“村居合一”的社会治理新模式,全面推动村居融合发展。
广泛调研 深入指导 建立“1+4+2”一体化管理模式
胡家园街道作为新区村居并行管理的先行者,在新区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始终坚持把加强党的领导、增强工作合力作为健全完善村居并行社区治理机制的落脚点。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街道相关部门进一步理顺辖区村、居党组织和自治组织的关系,健全治理机制和服务机制,并按照“有序筹建、完善功能、自主运行、深度融合”的步骤,建立了“1+4+2”的一体化树状管理模式,其中“1”是成立一个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社区党委,“4”是在社区党委领导下各司其职的村党组织、社区居民党组织、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社区服务中心,“2”是保留拆迁村村委会和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在村党组织领导下开展工作。同时,街道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积极深入辖区,结合村居并行社区的阶段特点,有针对性地指导设置党组织,切实发挥党组织的政治、组织和资源优势,进一步健全社区治理体系。比如,于庄子村与滨兴社区开展的并行党建规范化工作,进一步明确了村居并行社区各类组织相互之间的职责分工,共同培育了一批参与式协商、居民公约标杆社区、物业规范社区、停车示范社区等规范化村居并行社区,充分发挥了党组织的示范引领作用,有效提升了村居并行社区服务管理水平。
突出制度引领 优化社区治理机制
街道着力加强村居并行社区的制度建设,从规范党内民主入手,围绕决策、落实、督导、协商四个环节积极推进基层民主、协商自治。一是建立社区党员代表大会制度,研究确定社区重大事项,听取书记会组成人员述职并对其进行评议;二是规范社区党委会制度,社区党员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由社区党委负责研究本社区重大问题,牵头落实街道部署的各项工作;三是建立书记会制度,由社区党委书记定期主持书记会研究落实各项工作的具体措施、方法步骤;四是建立村居联席会议制度,由社区党委牵头定期召开村、社区“两委”联席会议,及时沟通情况、部署工作。
突出思想引领 聚焦社区发展共识
针对村民对新社区认同感不强、原籍意识固化的问题,胡家园街道从规范党员教育管理入手,结合不同党员情况实行“差异化”管理。原则上将村党组织设置在本村党员相对集中的社区党委下,其余分散在其他社区的党员视为流动党员,参加双重组织生活、接受双重组织管理,引导党员带头宣传政策、带头融入社区,进一步强化社区居民的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
下一步,胡家园街道将进一步夯实基层战斗堡垒,不断完善社区治理模式,实现村居合一最大公约数,全面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再上新台阶。(街道供图)
本文来自【津滨海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