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利亚,黎巴嫩这些中东地区,基本上就是多灾多难的代名词。
早期在西方列强的玩弄加上内部不统一双重作用下,造成了这些地方不断地变革,无法持续有效发展。
这也造就了当地邮票的复杂性,即使是独立的过程也是错综复杂,就像那些殖民地邮票一样,不了解背后的历史,你很难弄清楚邮票到底怎么回事。
今天我们说说一个特别的地方——拉塔基亚(Lattakia)。
它位于叙利亚西部偏北一点。是阿拉维派这一神秘教派的根据地,主要构成是当地农民。
阿拉维派的词条介绍很少,大家对它的理解就是“神秘”甚至“极端”。作为外行我也不能乱写,只好到此为止。
1920年代,叙利亚和法国进行了惨烈的对抗寻求独立,这期间阿拉维派基本处于旁观者。
阿拉维派也拒绝成为叙利亚的一部分。他们选择通过组建一个单独的“阿拉维派国”来确立地位。
虽然他们没有发行过邮票,但以法国和叙利亚邮票加盖后进行使用。
国家的第一枚邮票于1925年1月1日发行,由法国“自由”系列和“巴斯德”系列邮票加盖而成,并附加了该地区的货币。以各种字体和颜色加盖,其中法文为“ALAOUITES”。
上图:1925年发行的加盖票“自由”系列。
上图:1925年发行的加盖票“巴斯德”系列。
巴斯德是谁,知道吧?就是牛群冯巩相声里那个研究狗流哈喇子的科学家。
等了半天终于有人看出错误了,您看出来了吗?
然而这段时间非常短暂,刚到1925 年 3 月,叙利亚邮票就取代了法国邮票,成为新的加盖对象。没找到历史原因,不知道是没存货了还是一种站队态度。
1926年开始,由于邮政费率的变化和货币波动,新的加盖又出现了。
同样,航空邮票也进行了加盖,为“Avion”。
在这样偏僻的地区,这样短的时间里,发生了这么多变化,你拍拍脑袋也能想象,加盖邮票的结果会是多么混乱。
而且有些叙利亚邮票本身已经是加盖了,到了这里再进行加盖。除了邮票盖中盖,各种叠印,倒印,错色也是层出不穷,这也成为了邮票研究者的趣味重点。
与此同时,变革也在同步进行,作为法国对阿拉伯民族独立的让步,阿拉维派于1930年9月22日更名为“拉塔基亚”。
过渡成为拉塔基亚时,加盖叙利亚邮票作为邮资的做法仍在继续。
1931年,拉塔基亚邮票开始使用,但仍以加盖形式出现。
22枚叙利亚邮票以红色或黑色加盖,新加盖为:其中法语“LATTAQUIE”。此外,同时还发行了11枚航空邮票和2枚欠资邮票。
上图:1931年发行的航空邮票。
当然,同样叠印,倒印,错色依然存在,但也更稀有。
然而局势并不稳定,居住在该地区的城市人口以逊尼派为主,他们不满足于这样一个村落式的地方,开始主张加入叙利亚国,而更多的农村阿拉维派则寻求安逸,支持继续独立。
双方僵持不下,但随着阿拉伯地区独立意识的持续增长,城市战胜了农村,逊尼派的声音占了上风。
最终,在1936年12月5日,拉塔基亚重新加入叙利亚。
1937年,拉塔基亚邮票被叙利亚邮票取代。
上图:叙利亚1938年发行的领导邮票
1946年4月17日,叙利亚也获得完全独立。
上图:叙利亚独立后发行的第一枚邮票。
作为一个西方列强失败案例,这个地方的邮票(包括叙利亚)并不被各大邮票目录看好,研究得人也不多,价值自然低得可怜。但实际上研究难度很大,想找到完整的内容并不那么容易,实寄封更是可遇不可求。
不过作为一个有趣得内容,介绍给大家也是有必要的。
喜欢集邮的朋友欢迎关注我,欢迎加入【集邮文化】小组,给你带来更多独家新鲜玩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