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14日,一家三口,徒步上白马尖。这一天,山下最高气温40度,登山的步道却异常凉爽,不负避暑胜地之名。
白马尖,地处大别山区的霍山县,海拔1771米,被认为是大别山的最高峰。登白马尖,单程约3.5公里,往返共计7公里,没有索道、缆车可乘,全程徒步,往返约需要4-6小时。
白马尖是收费的4A景区,门票80元,目前没有优惠。凭心而论,这个票价着实有点贵。江西的武功山,是5A景区,在中国户外徒步十大目的地中,名列第三,门票是70元。而且武功山,可玩性、观赏性极高,不是白马尖可比。
爬白马尖,线路一直是沿着登山步道一路向上,一直到终点,途中挂牌的景致较多,总体上可分为四段:龙门潭、银竹峰、金竹峰、奇松走廊、顶峰景区。
龙门潭,位于景区检票口,海拔约960米。龙门潭承接高山溪水,形成深潭。在这个酷暑少雨的夏季里,龙门潭是难得一见的汇聚山泉水的地方。龙门潭往上的山涧里,有水流的地方极罕见。这也是大别山区在这个酷热夏季的突出特点。由此,就可以理解下游水库的水位为何很低。
龙潭边上有卧龙岗,是个山脊,背面是通往多云尖、龙井峡的通道。
银竹峰前后路段,沿途汇集了不少景观。沿途有大象石、仙人晒靴、美人靠背等景致。
金竹峰,紧邻峰顶景区,有一线天、鲫鱼背,曾经是登山必经道路。鲫鱼背山顶极狭窄,比较危险,一般游人都走位于半坡上的步道,这里几乎被废弃了,但这里确实是全线最佳景致。
奇松走廊,是登顶前的最陡峭路段。海拔高度急剧攀升,是最考验意志和体力路段。两侧松树挺立,像是立于道旁的侍者,又像是守护顶峰的卫兵。这里原始松树林,属黄山松科,树姿独特,树干苍劲扭曲,状如蟠龙,树顶冠平如削,宛若巨伞。有多棵松树枝干伏地扎根,根茎裸露于地面,四方伸展,形成庞大根盘,奇特异常。
历经2个半小时,终于登上顶峰,一睹“1777”雄姿。此处是大别高峰聚集区,北侧的多云尖、东侧的牛草山天河尖,都是大别排名前3位的高峰。近两年,有游客对天河尖进行了测量,竟然发现较白马尖高2米。这是业余测量的结束,权威性不足。目前,仍将白马尖列为大别山第一高峰。
登白马尖,全程向上攀登,下山全程台阶下行。无论上或下,对体力意志都是一种挑战。不知何时起,年轻人群兴起了登山热。在武功山,那些登山的人群中,有小学生、中学生、高中生和大学生情侣,是登山徒步的主体人群。在这个酷暑里,白马尖成为避暑目的地,在登山的人群中亦有不少小学生、中学生。这些少年,风姿勃发,几乎以小跑的速度向下、向下,成了大山里的一道风景线。相较地登山的少年,中老年人登山要吃力得多。一对蚌埠来的夫妻,男的50多岁,身材高大,年轻时应该是运动健将。这对夫妻登山走走停停,主要是女的在等男的。男的一路气喘嘘嘘,上下坡都异常痛苦,原来是膝盖受过伤。女的,还很风趣,自言自语道:现在的女人到了五十以上,就“还阳”了,男的根本不是女的对手。
登上白马尖,环视大别山高峰,做英雄好汉。不畏艰难,勇于挑战,就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