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标是什么意思(餐标200是什么意思)?如果你对这个不了解,来看看!
《马语的那些朋友的餐饮店》之原之味(三),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吃遍福州马语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餐标是什么意思(餐标200是什么意思)1
这系列的文章献给马语的那些餐饮朋友们,在这两年他(她)给了我许多支持和帮助,帮助我一家人渡过难关,患难见真情,这份友情我马语记在心里,无以为报,唯有文字表达,店不分大小,情无谓深浅,有情人的店值得我用感情去记录。
AONE大家都熟悉,那是一块餐饮热土,面积不大餐饮密度极高,几年前能和勺园抗衡的也只有AONE,现在综合体多了,再加餐饮竞争厉害,AONE已经慢慢淡出餐饮的主力圈。AONE的餐饮在这三年更新换代非常快,许多的店刚刚做完品鉴正想再去品尝,突然就发现改头换面,暗叹生活不易,在AONE几十家的餐饮中,能够开满三年以上屈指可数,其中就包括今天要说的原之味。
我和原之味
原之味在福州餐饮默默无闻,因为有个怪脾气老板叫勇敢的心,他根本就不像做餐饮的,对于他来说,原之味就是他喝茶招呼客人的食堂,人来多了他还嫌烦,至于有没有赚钱赚多少钱他也不担心,因为原之味从开业之初就一直被食客之间口碑相传,生意红火。
我和勇敢的心在三年前认识,当初他通过朋友介绍找到我,说有个项目让我给点意见,我记得是邦辉边上一家海鲜资造火锅,那一年是海鲜火锅大热,可能运气好,我提前预判到海鲜火锅市场的下滑,所以劝他不要做,当时也不知道他为何那么听我的,还真放弃了那家火锅店,后来他又想做一家自己和朋友吃的餐厅,讲究食材原汁原味,不做高档菜肴,就做当季土菜,我一听就觉得肯定比海鲜资造有前途,鼓励他做,就有了今天的“原之味”。
这三年,我有很多次自己的宴请都放在了原之味,如果说光泽辣味馆适合我和马友们大江东去的宵夜嬉闹,和谐苑适合一本正经的高端宴请,那原之味就是我和朋友们开心小聚的地方,菜好吃还优惠,3年前的餐标就是人均150元,现在还是150元,实话说随便去个有名气酒楼,1500元可能就是一道大菜价格,但在原之味,这个价钱10个人可以吃的很清楚很满意。
这三年我和勇敢的心也成了朋友,我们经常在一起喝茶,因为有许多共同的朋友,我们也多了许多喝茶话题,他知道我家中有事后一直在微信上关心鼓励我,知道我在福州也总是约我来坐坐,“你有事情尽管说话”是他说的最多言语,他是生意人,但和我许多生意朋友一样,他是热诚真心的,至少对我而言。
我一直说他命好,因为有个好太太,他的太太也是马友叫木棉花,这几年每天坚持自己到山野等市场采购当天最佳食材,从未落下,所以我一直揶揄说你是享老婆福的,你看你店里生意这么好,都是你老婆的功劳,你只会坐在这里喝茶享受成果,他也承认,有的人就是有这种命。
原之味没有固定菜单,只有厨师拿手做法,木棉花每天采购的食材都仅够当天使用,也没想过要翻台,你要太迟来了只能厨房看看有啥剩的给煮碗面,更没啥燕鲍翅大菜,所以在原之味,人均150-200元可以很放心的消费。
原之味=原滋味
AONE现在不如原来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交通,只剩下屏西永辉超市边的口,甚为拥堵,好在现在大家都是共享单车。从入口开车的话要兜一圈,如果走路或单车,那就左拐,五十米就是原之味。
这三年来,原之味根据当季食材做各种不同的菜肴,但有个开店做菜原则一直秉持,就是要最大程度展现食材原来味道,不做过多的加工,这也只有食材质量保证才敢有如此坚持,为了这原则,木棉花受累了。
拿手菜
原之味有几道菜是从开业之初就保留下来,算是拿手菜肴,这几年在此的聚会我几乎是每次必点。
全猪汤
分量巨大,一桌十人每个人至少两碗起,里面满满的猪心、猪小肠、猪肝、猪肚等猪杂,夏天会少调味,天凉会多胡椒,这道汤是原之味的招牌,不容错过。建议大家要一碟上好虾油或蒜头酱蘸着猪杂吃。
手抓羊肉
又是保留节目,羊肉带皮切大块,用当归等中药材煮熟,就吃肉,一人一大块,有皮有油层有瘦肉有软骨,很过瘾,最好同桌有人不吃羊,那我就太高兴了。我有次吃了三大块,第三块时候有点腻了,这时要了一点虾油,又是别有一番滋味。
生焖手工面
这道面是原之味的当家招牌,也就是专门设计做给朋友们吃的,许多的朋友经常是打完球过来,就一两个人,炒菜煮汤过于繁琐,肚子饿也等不及,于是木棉花做了这碗面,就用上好海蛎和煸干的五花肉煮面,一人一大碗,呼啦啦,随便在茶桌边都能吃,简单但不失美味。
这道面也是从开业那天一直保留至今,每次在原之味吃饭,这道面都要求先上,反正在桌都是好友,不讲究礼节套路,面下肚,安稳的聊天八卦。
对半焗黄油鲟
木棉花在各个市场采购这么久,卖海鲜的都知道这老板娘要好货,经常预留一些上好的海鲜河鲜给她,比如蟹鲟鲍鱼虾排虾菇等,并不一定每天都有,还要看木棉花是否满意,质量不好你想吃都没有。
原之味的蟹鲟坚持不做太多加工,或蒸或煎或焗,你一定是清清楚楚看见蟹膏蟹肉,量也不多,觉得好吃想再加一盘,对不起,明天再来,明天如果没有选到,那等买到好的再来。
招牌一品鲜
其实就是海鲜大杂烩,各种时令的海鲜加些新鲜菌菇,只加一点姜片和盐,分量十足,有这道汤,我们都想来点白的,这汤也只有福州人喝的来,外地人会觉得毫无滋味,我们还就爱。
泡菜炒肥肠
肥肠是买的,泡菜是自己腌渍的,不会太咸也不会太辣,原之味的菜几乎都是朋友们琢磨出来的,今天建议这样做明天提议那样办,做出来大家觉得好,那就保留,这道菜一定是爱喝啤酒的家伙发明的。
当然原之味也会搞很多凉菜卤菜甚至刺身,来原之味基本不点菜,你就告诉老板娘餐标,一般150-200元,更高也有,然后前面的招牌菜让她保留,再配几道炒盘就差不多了。
海鲜价格随着季节不同或涨或跌,有时不一定有好货,你也别纠结为何今天不给我上红鲟,放心交给木棉花安排就好。
原之味的包厢很清楚,没有过多奢华的装修装饰,亮堂干净,以包厢为主,最大包厢可以坐16人,还有几个包厢可以打开隔断,变成一个可容纳4桌的小厅,50位台江马友的秋补聚会就是在这个厅举办的。
如果你想找个舒服的地方办个人均150-200元的聚会,那我推荐原之味。
店址:AONE公园
电话:13515008081 87809321
聚
入群请加马语微信号:fuzhoumayuzhe,暗号:马友吃货
餐标是什么意思(餐标200是什么意思)2
职场如江湖,江湖不是打打杀杀,而是人情世故。尤其是国内的职场,请客吃饭,尽管被众人诟病,但依然是一道绕不开、躲不过的“关卡”。人们戏言:开大会,解决不是问题的问题;开小会,解决不大不小的问题;饭局上,解决关键问题。所以,饭局的关键不是“饭”字,而是“局”字,既然是“局”,就有“局”的游戏规则,你不按套路出牌,就达不到你的目的。社会,就是这么现实。
比如,入职五年的小林一直没有得到领导的提拔重用,百思不得其解,有人私下劝他要跟领导拉近关系,领导选人用人都有“熟人”效应,他对你的了解不全面、不深入,怎么能轻易信任你呢?请客吃饭,就是一种载体,一方面是一种姿态,表示你正在积极向领导靠拢;另一方面,也让领导对你有更亲近的了解,拉近关系,增进感情。对领导来说,通过饭局,也可以进行“服从性”测试,了解你的为人处世原则,了解那些工作中看不出来的秉性。
小林听了别人的建议,脑子一热,就来到领导办公室,冒失地问领导:您有空吗?领导一愣:你有什么事吗?小林说:我想请您吃饭。领导微微一笑:最近大家都很忙,忙完这一阵子再说。小林的热情碰到了软钉子,手足无措,悻悻而归。小林跟领导置气了,你不给我面子,我也不给你面子,以后再也不舔着脸请你了。过了一阵子,领导看小林再也没提吃饭的事情,心里淡淡一笑,认为小林这孩子还是不上道呀。
作为资深办公室主任,深知请客吃饭是办公室主任的基本功,可不是一件人人都会、人人都能做好的事情。无论是公事还是私务,请客吃饭都是一门技术活儿,需要活学活用“十步法”:
【1】提前预约。
酒场,其实也是职场的延伸。酒场上的规矩,一点也不比职场少,甚至更多。日常工作中,我们见别人还需要预约呢,何况请客吃饭呢?你有时间,别人不一定也有时间;别人的时间,也不一定卡在你的时间点上。既然你是邀请方,那么,就要尊重别人的时间,而不能迁就你的时间。
提前预约领导的时间,首先要给自己的时间留出充足的余地,至少要留出一周的时间。比如,你请领导吃饭,今天没空,明天没空,要不,大后天吧?结果呢,你在大后天安排了重要事务。当领导说大后天可以的时候,你总不能说:哎呀,不巧,我大后天有事。
预约时间,尽量迁就客人,但也要把握主动性。如果只是询问领导,您哪天有空?这样的邀请就显得不够有诚意,就好比我们日常的客套话:哪天有空聚聚?改天咱们好好聚聚?有空咱们喝两杯?
所以,预约时间,是请客吃饭的第一个重要环节。作为下属,邀请领导吃饭,要提前把握四个环节:第一个环节,观察领导最近的心情,领导正在恼火,尽量要回避;第二个环节,要么自己掌握,要么问问秘书,领导最近有没有特别紧急的任务;第三个环节,挑选合适的饭店,先预定包间;第四个环节,准备一周之内的时间备选。
你观察好了,用电话约定饭店的包间(如果预约不成功,可以把包间退掉),然后邀请领导:张总,最近,蓝天路上新开了一家淮扬菜馆,口碑很好,您看您也忙完了这件大事,今晚请您吃个饭,希望您能赏光。如果领导立即答应:好的,今晚聚聚。你再去预定包间,订不到就被打脸了。
如果领导说,今晚,我已经有安排了。你一定要紧跟上去,千万不要失望地“哦”一声没有下文了,而是立即追问,那您看这两天哪天合适?如果领导还要犹豫,你再加码追问:您看这周末行不行?领导再忙,更要放松一下嘛,劳逸结合嘛。
【2】提前想好“陪客”的名单。
饭局之所以被称为“局”,是因为它就像一盘“棋局”。不论酒桌是圆圆的还是方方的,总是有主位、有次位,有主角儿、有配角儿,有红花、有绿叶,如果大家都是主角儿,争风吃醋、喧宾夺主,败兴而归;如果大家都是绿叶儿,乱糟糟的没有主题,这种饭局就是胡吃海喝,毫无意义。
你作为下属,甚至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兵,邀请层次比较高的领导,没有一定分量的陪客,那是撑不起场面的。难道你请领导吃饭,饭桌上,你们俩个大眼瞪小眼吗?所以,请客吃饭,选择“陪客”非常关键,也是决定领导是否应许的前提条件。
请客吃饭,如果你有条件,最好是可以邀请几位与客人身份相当的亲戚朋友作为陪客的,当然,陪客也要给你面子,准确定位,尊重客人,切忌“喧宾夺主”。比如,你邀请的陪客地位比领导高很多,还喜欢摆架子,领导反而成为配角,还要看“陪客”的脸色,这个饭局能让他高兴吗?
所以,你邀请的陪客名单,可以包括领导的同学、同乡、战友、亲戚或同级的领导,也可以邀请领导的下一层次的中层人员,比如,领导的老下属、老兵,等等。原则上不要邀请乱七八糟的人,尤其不要邀请那些想“过桥”的人,即:蹭流量的人,借你的饭局,攀领导的高枝,办他自己的事情。
【3】向领导沟通“陪客”人员。
领导应许了你的邀请,你要快速追问两句话。第一句话,介绍你的陪客名单。领导,感谢您的赏光,我的酒量不行,也不太会说话,我想请几位同学、亲戚或朋友陪同,你看行不行?第二句话,请示领导,他有没有想要邀请的人。领导,您看您还想叫上谁?
第一句话,介绍你拟邀请的陪客名单非常重要,切忌不要等到饭店包间了,你不提前告诉领导,就呼朋引伴张罗一群莫名其妙的人来当陪客,这是非常不礼貌,也是非常不恰当的。有的领导非常敏感,见到这个场合,可能找个借口就提前退场了。也有的领导给你面子,虽然不立场,但全程保持谨慎,控制喝酒和说话,就起不到拉近关系的作用。
另外,人在江湖,静水流深,深不可测,你并非了解领导的关系网,也许你邀请的陪客,是领导讨厌的人呢?也是领导提防的竞争对手呢?也是领导的仇家呢?如果不提前向领导沟通名单,到了酒桌上,可能就会闹出不愉快。如果有人借酒发飙,让领导掀了桌子,不但白花钱,还惹了事端。
所以,你邀请的陪客,一定要靠谱、稳重、懂规矩,既不能在酒桌上拍照合影、发朋友圈,也不能事后爱吹牛,把领导参与喝酒的事情抖落得人人皆知,那你的饭局就是得不偿失了。
【4】精心选择饭店。
请客吃饭,提前要把握的几个客观硬件:饭店、位置、交通、菜品口味、消费档次、地点的私密性。这些硬件要素,一定要综合考虑。如果是邀请体系内的领导,千万不要大张旗鼓地安排在高档饭店或单位人经常去的饭店,这不是请客吃饭,这是给领导挖坑呢。
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尽量不要让领导订饭店,原则上把主动权把握在自己的手里。有些领导也不知道你的消费能力,可能订的饭店超过了你的经济承受能力,远超你要请托之事的成本,那么,你就会很坐蜡。比如,有人请领导选饭店,他选了一家精品料理,结果人均消费2000以上,一桌饭加上酒水,没有七八万下不来,你不是左右为难嘛?
总体上,要把握几个原则:
一是方便领导的原则。你定的饭店位置要方便领导前往,而不是迁就自己的方便。比如,有人请客吃饭,选择自己家附近的饭店,离客人很远,那就是“不懂事”。如果邀请了多位客人,要迁就职位最高的人,或者选择大家都方便的居中位置。
二是要有一定私密性的原则。尤其是体系内的饭局,尽量避开熟人比较多的地方,千万不要安排在大厅里,最起码都要保证封闭性的包厢。饭店的地点,既要有一定的档次,也要带有私密性。为什么体系内的人请客吃饭喜欢去郊外的饭店,那里有个院子,车子停进去,外人看不见,无关的路人也比较少。
三是要一定的安全性。比如,体系内的饭局,原则不要去高档消费场所,不要带其他服务的消费场所。谨慎的客人,答应你来赴宴,如果你在预定场所时犯了忌讳,他会临时找借口推辞掉。再说,在这种场合消费,消费高,难以控制标准,也容易招惹是非。
四是要把握口味的选择。中高档的饭店,一般情况下,什么菜品都有,可以满足客人的口味需要。但是,一些特色饭店,口味比较独特,食材也比较独特,就要关照主要客人的口味习惯,甚至考虑到客人的身体状况。比如,主要客人不吃羊肉,你非订一家“吃全羊”的特色饭店,那不是缘木求鱼嘛!
【5】提前“踩点”。
你预订的饭店,以前去过,也比较熟悉,你可以不用踩点。如果你安排的饭局非常重要,而你对预订的饭店不熟悉,那么,还是需要提前去“彩排”一下的。比如,你要去饭店走一圈,看看那里的走廊和路线,看看菜单和酒水单,掌握一下消费标准。要到你预订的包厢里去看一看,酒桌的摆放位置,心里要有数,主客双方怎么按照次序入座。尽管届时有服务员引导,但是你自己去“踩点”一遍,就能做到心中有数、从容不迫。
【6】自带茶叶。
最好自己带茶叶去饭店,一是因为饭店的茶水特别贵,一壶茶水动辄上百元,免费茶水的档次又太低,自己带两小包茶叶,又上档次又省钱;二是因为饭店里的茶叶种类少,而且存在以次充好的现象,很容易忽悠人。
比如,你落座后问客人,您看上什么茶水比较好?领导说,就喝普洱茶吧。你问服务员,都有什么普洱茶?服务员说,有200元一壶的、400元一壶的、600元一壶的,你只能硬着头皮点中间档次的,这不是打肿脸充胖子吗?
如果自带茶叶,最好带绿茶、红茶或普洱茶,尽量不要带铁观音、茉莉香之类的茶叶。绿茶、红茶和普洱茶,可以泡、可以煮,可以单份,也可以壶冲。铁观音适合“即冲即饮”,适合在茶室饮用,服务起来太麻烦,而且成本比较高。茉莉花茶,太浓郁,晚餐本来就油腻,喝花茶不利于消化。
【7】自带酒水。
现在的饭店都允许自带酒水,无论是公务宴请还是私人饭局,自带酒水已经成为文化习惯,没什么丢人的。饭店里的酒水,比超市里至少贵一倍,到饭店再点酒水,那不是冤大头吗?那么,自带酒水,也是有讲究的,既要保证安全健康,千万别喝坏了胃口;又要保证档次适中,体现出你的待客热情。
那么,如何挑选酒水就是一门技术活儿。邀请小范围的请客吃饭,带一种白酒即可,而且是比较好的白酒;稍微大一点的饭局,最好带白酒和红酒两种酒品,满足不同客人尤其是女性客人的不同需要。邀请南方的客人,也可以带一坛上好的黄酒,邀请北方客人最好不要只带黄酒,北方人喝不习惯,容易烂醉。
酒品和档次的选择,一定要分清楚客人的层次和请托事情的分量。这里说的请客吃饭,不是亲朋好友之间的日常小聚,而是一种带引号的“目的性”和“功利性”很强的“交易行为”,即使假装这是“交个朋友”“联络感情”,深层次里也带有一种“目的性”。
国人是比较讲究“对等原则”的。见什么人、办什么事,无论是在双方的心目中,还是在社会常识上,都有一个约定俗成的“标准”。请高层次的领导、客户,请托的事情比较大,当然要精心挑选社会通行的名烟名酒,牌子和价格都非常透明,相当于对今天的饭局进行了“明码实价”的标定,对你的诚意进行了“定量化”的定性。
普通工薪族请普通的领导,也要保证档次适中,绝对不能太掉价儿。否则,你带几瓶便宜的大路货,领导嘴上不说,心里是嫌弃的,认为你不够诚意,认为你轻视他、怠慢了他。这种饭局,你可能喝吐血也达不到目的。所以,普通人摆的饭局,高等档次的要带1000元左右一瓶的名牌白酒和400元左右一瓶的大牌红酒;中等档次的要带500元左右的白酒和300元的红酒;一般层次的请客吃饭,带300元左右的白酒和200元左右的红酒就可以了。
另外,挑选白酒要注意,尽量挑选纯粮食酿造的白酒,不要选勾兑酒。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对不同的白酒有不同的反应,总体上来说,纯粮白酒喝了不上头、不伤胃,避免产生“后遗症”。如果请客吃饭,让客人喝了头疼欲裂、上吐下泻,人家不找你麻烦就算你万幸,还指望人家帮你办事吗?
【8】善于点菜。
职场上的请客吃饭,不是亲戚朋友之间的日常聚餐,而是感情投资和交易对价的体现,从人性的本质来说,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这是不存在的,情义也是明码标价的,交易更是简单直接的对价支付。你请客吃饭,选择路边摊,“心意”到了,“标准”没到,对方依然觉得你没有诚意。
点菜,一般有两种:
一种是正规的定餐标。参照公务宴请标准,100元一位、200元一位、300元一位到1000元一位的各种档次都有。要根据酒桌上的人数来确定,民间的请客吃饭,财力有限,面子还是要撑起来的,所以,选择200元一位的标准比较恰当,总价不高,档次到位。如果邀请高层次的领导或者请托的事情比较大,可以提高标准,每人三四百元还是过得去的。
另一种是请客人点菜。点菜的学问在于:既要让客人满意,又能相对省钱;既要尊重客人,又不能失礼。比如,领导说:客随主便,让你自己点菜。其实,点菜的技术含量还是比较高的。总体来说,可以参照“餐标”来进行总价对应,符合领导的身份,达到“对等接待”的标准。
点菜的环节要把握几个原则:
一是预订餐标的菜单要请领导过目,相当于职场里的请示报告需要领导审批一样,尽管领导可能不会“过目”,但是掌握这种审批权是一种优越感。假设你给饭店订的餐标是每人200元,饭店会根据你的要求制定一个菜单,你要拿给饭局上的主要领导“审批”,领导点头后,就可以上菜了。
二是无论是“包桌”还是个人点菜,要遵守饭局礼仪,凉菜和热菜都是“好事成双”,不要成单数。人数少的时候,四凉八热,就可以了。人数多的时候,八凉十二热也可以。注意,在南方和北方还不一样,南方的菜量小,要适当多点几道菜。要注意南北双方的差异,北方是无鱼不成席,南方是无鸡不成宴,等等。
三是点菜也要荤素搭配、主次分明。其中,一场饭局的菜谱里,也要有一位“主角儿”,那就是一道“主菜”或“硬菜”。比如,北方饭局的每人一份的葱烧海参、南方饭局的每人一份的佛跳墙,等等。这道硬菜,往往可以撑起“场面”,一桌子的菜它们也要“脸面”的。尤其是点川菜、湘菜的时候,因为总价不高,应该用一道硬菜来弥补档次。
四是点菜要询问“有无忌口”。这句话,无论如何是要问的。这是对酒场上最起码的尊重。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有人不能吃香菜,有人不能吃蘑菇,有人不能闻羊膻味,有人不能看见鱼,一定要问一下,既是对客人的尊重,也是确保饮食安全。
五是点菜切忌吃奇怪的小动物。既然要请客吃饭,当然就有所图(目的性),所以,不能发生任何不愉快的事情。有些人为了猎奇,专门去吃奇奇怪怪的小动物,这是非常危险的行为。
【9】酒场上的全程把控。
如果你本人能喝、能说、能调节气氛,当然最好了,你自己就可以承担起全场的“气氛组”的重任。如果你自己不能喝酒、又不会说话、更不会调节气氛,就要选一位“副主陪”,帮助你调节气氛,发动大家喝酒助兴,否则,场面上太冷清了,不利于交流感情。
如果你邀请的主要领导(酒桌上的主角儿)特别有酒量,你一定要选几位有战斗力的陪客,让他们陪领导“喝嗨”,喝到尽兴,好运才会来。请客吃饭,最忌讳的就是主人不吃不喝,一个劲儿劝别人喝酒,所以,你不能喝酒就要挑选一位能喝酒的“副主陪”代行你的“职能”。
作为主人,一定要关照酒桌上所有人的情绪,敬酒的时候,肯定要多敬“主宾”几杯酒,也要敬所有客人的酒,千万不要遗落任何人,不要忽略了任何人。发烟不落单,敬酒不漏人,这是饭局上的基本法则。
另外要注意一个基本原则:确保安全。不劝酒,不热闹;劝酒厉害了,容易出事。所以,作为主人,一定要把握好这个尺度,既要热情好客,也要确保安全,不要强劝别人喝酒,防止出现“不愉快”的事故。另外,不要让开车的人喝酒,代驾要提前安排好,千万不要让客人出现意外。
【10】做好收尾工作。
收尾工作,特别重要,做好了,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总体上来说,请客吃饭,最后一个环节,需要把握5个原则:
一是提前结账。北方饭局,最后要有一道程序,就是上主食,代表着饭局彻底结束。那么,作为主人,你请示主宾:“上什么主食?”趁着上主食的空档儿,你要悄悄出去结账。千万不要等到送客人出门时,服务员拦住你,不让你走,那个场面就尴尬了。
二是不要当着客人的面买单。有一种人没有格局,故意当着客人的面,把服务员喊过来买单,还故意让服务员报出价格,故意让客人听见,显示自己花了多少钱,表达“我够意思吧”。这是不礼貌的行为,会给整个饭局丢分!拉低了饭局的层次。把请客吃饭,明码标价了,当成了一种交易。你放心,你今天花了多少钱,稍微聪明点的客人都能估算出来,用不着故意当面结账给大家看。
三是提前准备一点小礼物。这一个环节,可有可无,要看你请客吃饭的目的。如果是请一连串的人帮你办事,那么,酒足饭饱之后,每人要送一份礼品,就给这场饭局加分。至于礼物,要根据事情的大小来选择。有时候,每人赠送一份饭店的礼盒才是可以的。
四是要提前安排好车辆,送客人出门。作为主人,一定要送主宾到饭店门口。如果有必要,你要安排年轻人送领导回家,确保一路平安、顺利到家。当然了,如果你没有喝多,亲自送,也是可以的,显得更有诚意。当然了,一般情况下,领导并不需要别人送他,谁知道领导还有没有其他“项目”安排呢?但是,你的礼节,一定要表达到位。
五是确认安全。根据客人到家的时间,可以打个电话或发个短信,确认客人是否平安到家,并祝客人晚安。这个环节,有条件要做到位。经常发生,领导喝多了,不知道摔倒在哪里了,领导的家人打电话向主人“要人”,那个场景要多尴尬有多尴尬。既然你要请客吃饭,就要对全过程负责,这也是一种靠谱的表现。
餐标是什么意思(餐标200是什么意思)3
文/徐闯
近日,云南省纪委、监察委下发了《关于规范农村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的通知》。《通知》对婚宴人数、宴请菜品数量及费用都做了详细规定,其中,宴请每桌菜品不超过12个,荤菜不超过6个,每桌费用控制在200元以内。
《通知》一出,立刻引起广大网友热议,一时众说纷纭。正如不少网友质疑:农村办个酒席,省级机关有必要来发文吗?差不多以工作餐标准来宴客,行得通吗?如果老百姓不买账,又该怎么办?笔者看来,引发热议是好事,发文有必要与否、标准合理与否、执行与否姑且不论。为什么会出此《通知》?其背景是什么?倒值得我们一探究竟。
近年来,我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广大农村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村宴的品质也是越来越高,菜品越来越多。如果没有铺张浪费,倒也无话可说,但由于攀比、讲场面,宴席一般都吃不完,一桌菜剩了一半,吃不完就拿来喂猪,甚至倒掉,令人心痛不已。不难想象,农村里的“礼尚往来”肯定是“水涨船高”,且大有“你方唱罢我登场”之势,如若不加以节制,反倒群起而效仿的话,有人惊呼“力不从心”也就在所难免。有人戏言,“辛辛苦苦大半年,一‘月’回到‘解放前’”,这样的社风民风值得商榷。
其实,《通知》规定的宴请每桌菜品不超过12个,其中荤菜不超过6个,每桌费用控制在200元,当中的数值只是指导性而并非限定性。人家还说了,云南有很多少数民族地区,各地情况不一,可依据当地的生活水平、民族风俗进行合理调整。不难看出,“用心良苦”的背后是“移风易俗,减轻农民负担”,其目的就是要避免贫困群众迫于人情世故大操大办而积贫返贫,影响脱贫攻坚进程和成效。
约定俗成的村风民俗对村民婚丧操办有着极为强烈甚至根深蒂固的影响,如同“紧箍咒”。但其带来的攀比、铺张浪费等也饱受诟病,让村民不堪其扰。要打破这个“紧箍咒”就需要外力。
如此一来,《通知》的出台也就毋庸置疑了。但新的问题来了,农村宴客是一种风俗习惯,一刀切的话群众也难以适应,如何贯彻落实好呢?答案就是:风成于上,俗形于下。党员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优良的党风凝聚党心民心,带动民风社风,推动全党全社会优良风气的养成。党员领导干部及国家公职人员若违反相关规定,依照相关法律法规,严肃处理。农村群众违规操办或者违规参与婚丧喜庆事宜的,依照《村规民约》等进行劝阻。
归根结底,宴请每桌菜品不超过12个,荤菜不超过6个,每桌费用控制在200元以内的“餐标”只是当地移风易俗的一个“风向标”而已,完全没有必要大呼小叫或是大惊小怪。不妨让时间检验《通知》效果,给它点时间,由效果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