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谷:月球表面一种地形构造。月面上不少地区发现一些大裂缝,弯弯曲曲延伸数百公里,宽几公里到几十公里,好像浩浩荡荡奔赴海洋的河流,形状与地球上的东非大裂谷相似,因而称之为月谷。
较宽大的月谷大多出现在月陆上较平坦的地区;最大的里塔月谷位于南海东北部,詹森环形山东面的月陆上,总长达500公里;最宽的莫希拉米月谷在东海盆地南部,巴德环形山附近的月陆上,约有40~55公里。
最著名的月谷是阿尔卑斯大月谷,从柏拉图环形山东南一直“流入”平坦的雨海和冷海,它把月面上的阿尔斯山脉拦腰截断,很是壮观。从嫦娥一号拍摄的照片估算,它长达130公里,宽约10~12公里。
月谷往往有一定的走向,它的产生原因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值得研究的课题。根据月球探测器和阿波罗载人登月获得的资料分析,月谷可能是由顺山而下的岩浆留下的“印迹”。
15°N, 3巴德月谷(Vallis Baade),波瓦德月谷(Vallis Bouvard),英希拉米月谷(Vallis Inghirami)
本幅图是用嫦娥一号卫星CCD相机的数据制作而成的,拍摄时间为2007年11月和12月。图中包含三个月谷。
图幅大小/方向:向上为北。580km*580km。
(1)巴德月谷(Vallis Baade)
位于月球正面,中心地理坐标为:452°W。
形态特征:形如一块细长的潜艇三明治。
长宽尺寸:长203 km。
巴德月谷在地面用望远镜即可观测到。由于它位于巴德撞击坑的东侧,因此命名为巴德月谷。巴德(1893~1960),德国天文学家。
(2)波瓦德月谷(Vallis Bouvard)
位于月球正面,中心地理坐标为:381°W。
形态特征:形似滑动的蛇。
长宽尺寸:长284 km。
本幅图是用嫦娥一号卫星CCD相机的数据制作而成的,拍摄时间为2007年12月。
受到周围高耸的山体限制,波瓦德月谷延伸向东,最高处为250米,月谷中有一个小的中心山脉。命名来源于法国天文学家波瓦德(1767—1843)。
(3)英希拉米月谷(Vallis Inghirami)
位于月球正面,中心地理坐标为:432°W。
形态特征: 形如椭圆形褶皱地层。
长宽尺寸:长148km。
由于它位于英希拉米撞击坑的东南方向,因此命名为英希拉米月谷。英希拉米(1779~1851) ,意大利天文学家。
33°N, 88克莱斯特月谷(Vallis Christel),克利须那月谷 (Vallis Krishna)
本幅图是用嫦娥一号卫星CCD相机的数据制作而成的,拍摄时间为2007年11月和12月。图中包含二个月谷。
图幅大小/方向:50km*54km
(1)克莱斯特月谷(Vallis Christel)
位于月球正面,中心地理坐标为:24CA(Aratus CA)(形如翼龙)的西侧,是一个较小的月谷,命名来源于德国女性的名字。
(2)克利须那月谷(Vallis Krishna)
位于月球正面,中心地理坐标为:243°E,。
形态特征: 形如龙脚。
长宽尺寸:长3km。
位于澄海西部的不规则撞击坑阿拉塔斯帕雷泽西月谷(Vallis Palitzsch)
位于月球正面,中心地理坐标为:263°E。
形态特征:形如一把吉它,沿直径188km的佩塔维斯(Petavius)撞击坑边缘延伸。
长宽尺寸:长132km。
图幅大小/方向:250km*250km。
本幅图是用嫦娥一号卫星CCD相机的数据制作而成的,拍摄时间为2007年12月。
由于它位于佩塔维斯(Petavius)撞击坑东侧。帕雷泽西(1723~1788),德国天文学家。
64°S, 126思科迪格月谷(Vallis Schrödinger)
位于月球背面,中心地理坐标为:670°E。
形态特征: 形如一条细带鱼。
长宽尺寸:长310km。
图幅大小/方向:268km*350km。
本幅图是用嫦娥一号卫星CCD相机的数据制作而成的,拍摄时间为2007年12月和2008年1月。
由于它位于思科迪格撞击坑附近,因此命名为思科迪格月谷。思科迪格(1887~1961)奥地利—爱尔兰物理学家。
82°N, 50.8°W,。
形态特征:形如一条眼镜蛇,源于阿里斯塔克(Aristarchus)撞击坑和西罗多德(Herodotus)撞击坑之间,头部为月谷,尾部逐渐演变成月溪。
长宽尺寸:长168km。
图幅大小/方向:209km*209km。
本幅图是用嫦娥一号卫星CCD相机的数据制作而成的,拍摄时间为2007年12月。
施罗特里月谷在地面用望远镜即可观测到。最早由荷兰科学家惠更斯 (1629~1695)发现,于1686年5月被记录。德国天文学家施罗特里(1745~1816)在1787年10月7日也发现此月谷,并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因此命名为施罗特里月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