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们自驾游中国的第8篇游记。
可邑小镇,一句话评价:
落日余晖下的阿细村落,让人忍不住想留下来。
(文中藏有攻略哦)
20年5月15日,我们离开北京的第17天。
01 从弥勒到可邑小镇
可邑小镇位于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北部的西三镇,距离弥勒市21公里。海拔1930米,森林覆盖率达80%,整个村落掩映在原始森林之中,青山环抱、风景怡人。
阿细村落一角
“可邑”,是彝族阿细语“吉祥之地”。
这里是彝族支系阿细人的聚居地,占全村人口992*7.2*17米高的巨大威猛石虎、傲视远方、守卫山寨,宽大的基座四周雕刻着虎的图腾传说。
在密枝仙境观景台上拍的虎啸山林
我们只能说:寓意不错!但是爬半小时上山就是看这个花岗岩大老虎,实在不划算。而且我们在密枝仙境的观景台上眺望,看到它时,就再也不想去看了。
彝族阿细人崇拜老虎,选择与虎为邻,没有老虎居住的山,先祖们绝不安寨居住。千百年来,老虎,是彝族的原始图腾,是吉祥和幸福的象征。
想要了解老虎对于彝族人的意义,不妨去博物馆看看。
黑胖子正在观景台上拍照
但是这个图腾一样的存在“虎啸山林”,远远看看就好。显然是开发景区生搬硬套来的。
这个景点,不仅我们懒得去爬山观赏,就连一起乘坐观光车的其他几位游客,也都直接走过。
推荐指数
- 一颗星。完全可以不去,在密枝仙境观景台看看就好了。
04 第三站:难忘的彝族歌舞
乘坐观光车,经过虎啸山林,抵达终点站:可邑古村。
顺着指示牌,来到可邑民族餐厅前面的小广场,每天下午三点半有免费的彝族歌舞表演。
歌舞表演的广场前
可邑,是著名的彝族歌舞“阿细跳月”的发源地之一,也是彝族史诗“阿细先基”流传最广的地方。不管从服饰到表演的水平都属上乘,但演员都是当地普通村民客串。
这些表演,浓缩了阿细人的生活、情感,得以感受古朴的阿细民族文化。
阿细跳月
阿细跳月
阿细跳月
大三弦一响,心动脚底痒。彝族阿细人真的是各个能歌善舞。
欣赏着阿细人庆祝丰收和胜利的舞蹈——“阿细跳月”,节奏欢快鲜明,动作粗旷豪放。令人忍不住也想要舞动起来,遐想丰收盛景。
庆祝丰收
庆祝丰收
庆祝丰收
而阿细人的恋爱婚俗,也能用舞蹈跳出来。我们才知道,藏在云南原始森林的这个小部落,自古至今都是自由恋爱。
阿细青年的恋爱
阿细青年的恋爱
阿细跳月
阿细跳月
表演结束,有幸欣赏到一位老人表演用叶子吹歌曲,这位老人叫碧桂云(音译),从二十岁起,便会用叶子吹歌曲了。
碧桂云老人正在吹叶子
碧桂云老人今年已经80多高龄了
推荐指数
- 五颗星。
05 第四站:可邑彝族博物馆
从歌舞表演的广场上去,便是可邑民族博物馆。
这是我们认为最值门票的景点,也是我们颇喜欢的地方,门口有保安检票。
可邑彝族博物馆
博物馆超出我们想象的大,上下三层,详细陈述展览了阿细文化的物质、制度、宗教,以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阿细跳月”和“阿细先基”。
彝族创世纪
彝族创世纪
一层介绍了弥勒、阿细山村以及阿细工艺;二层呈现了阿细祖先与灵魂、质朴婚约;三层展示了“阿细跳月”和民俗音乐。馆内各种服饰、乐器、神器等展品,全面呈现了阿细历史、文化、民族风情等。
阿细山村
阿细人使用的农具
阿细人使用的乐器
推荐指数
- 五颗星。
06 可邑古村
走进可邑古村,一排排土黄色房子整齐划一,宁静祥和。
这个370年的小村子,依旧比较完整的保存了彝族传统民居、民族文化和古朴的民风民俗。
阿细民居的窗户
村落一角
正在洗衣服的阿婆
随处可见的壁画,吸引了我们的眼球。一面面墙,用笔触画出了这个少数民族的民俗、信仰、历史等。
墙上众多的涂鸦,有宣传宗教和民族政策的,有阐述传统文化的,都很精美。
墙上的涂鸦
阿细斗牛涂鸦
阿细宗教涂鸦
阿细青年恋爱涂鸦
当然,也有一些可乐之处。
马爸爸涂鸦,走到这里,大家都笑了
也许是被这个村子的宁静祥和打动,也许是那些可爱的涂鸦让我们想要找寻更多,也许就是突然走累了。
原本计划回到弥勒市区的我们,突然决定留宿一晚。
傍晚在村口偶遇的赶马车回家的农夫
村落一角
推荐指数
- 五颗星。
07 可邑小镇攻略
【票价及开放时间】
【推荐游览】
- 密枝仙境-彝族歌舞表演-可邑彝族博物馆-可邑古村。
【交通方式】
- 更适合自驾,停车免费,下午五点半之后可以开进景区。
【游玩提醒】
- 密枝仙境台阶较多,走路较多,建议穿运动鞋;
- 注意携带身份证;
- 疫情期间请注意务必戴好口罩。
【吃在古村】
- 老弥勒传统小吃:弥勒当地特色小吃,物美价廉。就在阿细跳月广场上面,非常好找。
木瓜水,3元
素凉米线,7元
卤鸡,45元/份
炸洋芋,10元
【住在古村】
- 官方推荐的酒店不必多说,帐篷酒店、森林度假酒店,大家根据自己的喜好安排就好。
- 更推荐:那些各网络平台上都没有的,景区里面藏着的小客栈,往往更能让你惊喜。价格实在,老板热心告诉你当地特色,老板娘烧饭好吃又实惠。
信步走在村落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