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原在哪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图:1930年的铁原

这座位于朝鲜半岛肚脐部位的小城,当年是南北朝鲜之间的铁路枢纽以及著名粮食产区。南通韩国政治中心首尔、北达朝鲜首都平壤,可谓是朝鲜半岛交通大动脉的汇集点。


辛珠柏 韩国延世大学朝鲜研究学院教授:

如果你看朝鲜半岛地图的话,铁原位于朝鲜半岛的最中央,是人和物资来首尔的必经之地,朝鲜战争时的中国部队与朝鲜部队的军需物资有一段时间都是在铁原集结的。如果打开铁原这个通道,那么对于韩国军队和美军来说非常不利,换句话说首尔就会处于危险的境地。

面对小小铁原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却奈何不得。而阻挡在他们面前的,除了连绵起伏的大山,还有一支钢筋铁骨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部队。

1951年4月初,就在距离铁原城不远的金化上甘岭志愿军指挥部中,一次重要的秘密军事会议紧急召开。

时年26岁的杨凤安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政治委员彭德怀的军事秘书。


杨凤安时任彭德怀军事秘书:

志愿军在金化开志愿军党委会,所有的兵团的领导,19兵团、3兵团、9兵团都去了,确定第四次战役结束的防线,以及第五次战役开始的时间和部署。

《抗美援朝战争史》这样记载此次会议的内容:“会议认为,战争仍处于艰苦紧张的阶段。各方情报及种种迹象表明,敌军进驻三八线以后还要继续北进,并且从侧后登陆配合正面进攻的可能性为大。”

为了粉碎麦克阿瑟这一疯狂作战企图和防止美国因四次战役失败后铤而走险,已经在朝鲜战场上浴血拼杀了6个月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决定发起遏制敌人从我侧翼登陆以及建立新防线的第五次战役。

从这张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五次战役的作战地图中,今天依稀可以看出当时的作战部署,隶属志愿军第19兵团的第63军担负西线的主攻任务。

就在志愿军第63军将士们入朝一个多月后,正在谋划着使用一切手段“绞杀”志愿军的麦克阿瑟却被突然解职。

1951年4月12日下午3时,一条爆炸性新闻震惊了全世界,同时也震惊了麦克阿瑟。这位二战中闻名世界的美国陆军五星上将竟然在自己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美国总统杜鲁门解除了一切职务。

在位于美国东部弗吉尼亚州的麦克阿瑟纪念馆中,保存着一张当时在朝鲜战场上所拍摄的照片,吉普车中坐在麦克阿瑟身后的便是李奇微。

这张拍摄于1951年4月初的照片是他们二人在朝鲜土地上的最后一张合影。一身戎装的李奇微一副标准的军人模样,最为抢眼的是在他右侧胸口处悬挂着一枚手雷。

李奇微重新调整了美军的战略部署,短短几个月内,一度被志愿军打得节节败退的“联合国军”又起死回生般地从三七线打回到了三八线。

1951年4月22日,也就是在李奇微上任仅仅11天之后,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打响了第五次战役。

根据作战部署,志愿军第19兵团担负西线攻击任务,志愿军第63军作为第19兵团的主力部队,他们要最快速地穿插到汉城以东地域。

那么,李奇微之前布下的严密防线为何在志愿军的进攻之下如此不堪一击呢?到底是刚刚上任的李奇微指挥无能,还是另有隐情?

通过对美军每日战况的分析,在第五次战役开始的几天,美军撤退的距离与志愿军进攻的极限距离几乎一致,并且始终保持这一节奏。

面对志愿军的强大攻势,时任“联合国军”最高指挥官李奇微使出了他的“磁性战术”,企图拖垮志愿军。

面对“联合国军”的这条磁性防线,志愿军总指挥彭德怀需要快速寻找到切断这条防线的利刃。


齐德学 军事科学院原军事历史研究部副部长:

彭德怀他们看到东线我们还有歼敌的机会,所以决定再打第二阶段。第二阶段主要是以打南朝鲜军为主,第二阶段打得也很好,计划是打34个南朝鲜师,实际上这34个南朝鲜师已经被我们歼灭了大部分。

尽管此时志愿军在前线的攻势稳步推进,但是美第八集团军从西线增援而来的部队迅速弥补了这一缺口。随着战线的拉长,志愿军后勤补给的问题凸显了出来,一个巨大的危机此时正在悄悄逼近。

1951年5月19日,李奇微又从东京紧急飞赴朝鲜前线,他召集了第八集团军几乎所有的高级指挥官,在会议中他下达了一道最终指令——5月20日对志愿军部队实行全线反击。此时李奇微的心中有一个更大的目标,那便是铁原。

这份1951年5月美军第八集团军司令范弗里特活动简章中这样记述了5月21日的内容:“第八集团军司令长官向李奇微将军报告:敌人已经不再有进攻的势头了,第八集团军第一步将抵达托皮卡线,随后将攻击铁原、金化、平康的中心地区。”

一场恶仗即将来临!历史,将一副结结实实的重担压在了志愿军第63军全体将士的肩膀上。


来源:CCTV国家记忆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标签:

管理员
草根站长管理员

专注网站优化+网络营销,只做有思想的高价值网站,只提供有担当的营销服务!

上一篇:地名探源之启东市启东属于哪个市
下一篇:澜沧江源区 | 中国国家地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