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峄阳石门李氏家族
山东枣庄峄阳石门李氏家族
峄阳石门李氏家族山东枣庄峄阳石门李氏家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春秋时“子路从孔子石门而宿,与孔子问答,时人贤焉。峄西有石门村,即此地。”——此为《峄县志》所载。峄阳石门李氏肇始于甘肃陇西,故族谱冠名“陇西堂”。盖因其远祖李崇仕秦陇西(今甘肃临洮)太守,其孙李信得封陇西侯之故也。
据台北出版的《李氏源流》一书称:“凡吾国各地所有李姓无不冠‘陇西堂’三字,足证李氏家族肇始于陇西,殆无疑义。”《人民日报》1992年8月27日第四版有《李氏根基在陇西》一文称:“经有关专家多年考证和掌握的大量历史资料证实,李氏根基就在陇西。目前,甘肃省委、省政府办公厅正式批准在陇西修复李氏‘陇西堂’”。
又说“……‘陇西堂’建于唐中叶,殿堂林立,巍峨宏大,后遭兵燹所毁,今有牌楼一座……‘李家龙宫’就在该县李氏聚居的南安乡一心村。”清同治三年(1864年)陆军炮兵少校书记官张建勋在其《峄阳石门李氏创修族谱序》中说:“李氏得姓祖食李而生,因以李为姓。至周之时,伯阳(即老子)为柱下史,是其子孙也……五世孙汉李广,军中不设刁斗,得士卒心,称上将军。至唐时,子孙繁衍遍海内。其始祖自陇西迁来石门村,因春秋先贤子路宿于此地,始祖遂家于此。经宋元明清,绵延百代,于是各宗其宗,各族其族,统一不紊也。”据《新唐书》、《大唐帝国族谱》、《滕县志》、《峄县志》及《古薛文化》等书记载:陇西李氏第五十四世孙名虎字文彬,即唐高祖李渊之祖父。高祖皇帝李渊生有二十二子,太子李建成,懦弱平庸,德才无显。太祖李世民,高祖李渊之次子,生就“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年将二十,必能济世安民矣”,因名“世民”,后为太宗皇帝。
直线世系
一世利贞
二世昌祖
三世彤德
四世庆
五世承
六世硕宗
七世显
八世爽
九世环鼎
十世爵
十一世寅龙
十二世熙宏
十三世尧性
十四世辉
十五世连顺
十六世乾
十七世耳
十八世宗
十九世同
二十世兖
二十一世跻
二十二世恪
二十三世洪
二十四世兴族
二十五世昙
二十六世崇
二十七世瑶
二十八世信
二十九世超
三十世仲翔
三十一世伯考
三十二世尚
三十三世广
三十四世敢
三十五世禹
三十六世丞
三十七世先
三十八世长宗
三十九世君况
四十世本
四十一世次
四十二世轨
四十三世龙
四十四世艾
四十五世雍
四十六世柔
四十七世弇
四十八世昶
四十九世皓
五十世歆
五十一世重耳
五十二世熙
五十三世天赐
五十四世虎
五十五世昺
五十六世渊
五十七世元婴
五十八世循琦
李世民功名日盛,使太子李建成深感不安,寻思自己是名正言顺的继承人,但功劳、才干却不及世民,后事堪忧啊,于是与三弟齐王李元吉密谋对付李世民,杀机日露。时秦王府有许多文臣武将,如房玄龄、杜如晦、尉迟敬德等,都劝世民先发制人,于是一场争夺皇权的斗争公开爆发——唐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六月四日,李世民在玄武门布下伏兵,(玄武门是长安宫城的北门)李建成从这里经过,去朝见李渊。正当毫无准备的李建成、李元吉等走过来时,李世民与尉迟敬德等发动袭击,李世民拔箭射死了李建成,尉迟敬德射杀了李元吉,并消灭了闻讯赶来救援的东宫和齐王府的将士。一场宫廷政变,以高祖李渊下令“诸军并受秦王处分”为结果而迅速结束,史称此事件为“玄武门之变”。不久,高祖禅位给李世民,是为太宗皇帝。
李渊第二十二子(即最小的儿子)李元婴因年少无涉而幸免于难,后被封为滕王,二十二岁就藩滕国。后为苏州刺史,继迁洪州都督……“谪置滁州,起授秦州刺史,从隆州复不循法……武后时进拜开府仪同三司、梁州都督,薨赠司徒、冀州都督,陪葬献陵。”
李元婴生有十八子,
其长子循琦得封为薛国公,“嗣为长乐王”;
次子循珌得封长安公;
三子循瑀“嗣滕王”;
四子循瑶得封下邳公;
五子循璩得封兰陵公(其长子知礼后封金山公,次子知节后封昌宁公);
六子循珍得封临海公;
七子循琬得封临淮公;
八子循顼、
九子循玘、
十子循琨、
十一子循珽、
十二子循瑑、
十三子循琮、
十四子循珤、
十五子循珵、
十六子循琈、
十七子循琚、
十八子循琂俱无封地。
“……循琂子涉嗣滕王”。李涉子湛然护驾玄宗幸蜀,因功被擢为左金吾将军。其后,迭经安史战乱,黄巢兵燹,滕薛庐墓遭焚,族人星散,世序失考。直至唐末循琦公第八代裔孙李济得袭薛国公,薨葬石门(今属薛城区周营镇)。
峄阳石门李氏始祖薛国公李济,字昌黎,生有二子,
长子李鹏,世居石门;
次子李鳌,流寓外地。
六世祖李杰,“宋时,恩赐骠骑将军,为抗击金兵,不幸战死疆场。”
九世祖俊卿子二:长子毓基,世居石门(也有部分后人支派流寓外地如安徽、江苏等地);次子毓祥,迁居台儿庄侯孟前李村……后有数支流寓黄庄、李庄及徐州、灵壁、符离集等地,而今则遍布于海内外。
峄阳石门李氏长支长房嫡长孙世系
(六十五)始祖济
(六十六)二世鹏
(六十七)三世颉
(六十八)四世奎
(六十九)五世肇松
(七十)六世浩
(七十一)七世旭
(七十二)八世容
(七十三)九世俊卿
(七十四)十世毓基
(七十五)十一世闵
(七十六)十二世元京
(七十七)十三世自然
(七十八)十四世景春
(七十九)十五世昂
(八十)十六世钊
(八十一)十七世宾
(八十二)十八世继昌
(八十三)十九世凤仪
(八十四)二十世智
(八十五)二十一世克恭
(八十六)二十二世恒重
(八十七)二十三世安堂
(八十八)二十四世大甫
(八十九)二十五世成章
(九十)二十六世怀珠
(九十一)二十七世长容
(九十二)二十八世永和
(九十三)二十九世茂家
(九十四)三十世鸿山
(九十五)三十一世建柱
(九十六)三十二世有福
(九十七)三十三世道远
二支长房前李唐庄第十六世李卿,清乾隆年间武庠生,实授千总,例授武德佐骑尉,例赠武都尉。其后裔中有八人于解放前去台湾。
二支二房前李第十八世李文隆,乾隆年间武科举人,选为杭州尉千总,例授武都佐骑尉。
其后裔中人才辈出,英模人物尤多。
长支长房第二十四世李大清,自薛城小营村迁居峄南孝义庄,于道光年间任江南常州府巡检。为清王朝一清正廉明之官,一生为国为民,死后葬于峄城区古邵镇孝庄北。
二支长房前李唐庄第二十七世李蕴布,解放前去台湾,现旅居美国。
长支二房石门第二十七世李书坦,原任安徽省宿州市人大副主任,现为安徽省电力集团总公司顾问。
长支二房微山韩庄第二十八世李守让,历任江苏省徐州市二轻局长、徐州市国防工业办公室主任、江苏省政府驻北京办事处主任,2005年病逝,享年75岁。
长支二房张范南于第二十八世李中亭,历任淄博市政府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市经委主任、淄博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兼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于1994年离休,现居淄博。
长支二房石门第二十八世李其浩,历任华电国际十里泉发电厂副厂长、滕州新源发电厂厂长,现任宁夏灵武发电厂厂长(总经理)。
二支长房前李唐庄第二十八世李鲁,原任山东省建委副主任,退休后住济南。
二支长房前李唐庄第二十八世李冠召原任四川省卢州市委党校校长,1974岁病故。
二支长房前李唐庄第二十八世李荣青,现任海南省建筑总公司副总经理。
二支长房前李唐庄第二十八世李向东,现任国家电子工业部副部长。 二支长房前李唐庄第二十九世李桦,现任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兼系主任、教授。
二支长房前李唐庄第二十九世李枫,现任四川省成都市副市长。
二支长房前李唐庄第二十九世李帅,现任北京新华社副总编辑。
长支二房峄东石门第三十世李守义,历任中共台儿庄区委书记、枣庄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现任枣庄市政协副主席。
峄阳石门李氏宗祠、族谱早年损毁无存,现有族谱创修于清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由二十三世李敬宾、李敬同、二十四世李士栋、二十五世李爱良创修,并由李士栋、李爱良作序及统一班辈八字:德蕴其懋,修建有道;重修于1962年4月,由二十五世李清民、二十六世李德兰、李德爱、二十七世李蕴鸿、李蕴华、李蕴焕倡修,并由李清洲、李德实、李蕴华、李蕴铎作序及新起班辈二十字:福延钦佩典,传家忠厚贤。百朝兴正瑞,为法则孝先。谱成6卷,线装,计有《序言》、《凡例》、《世系总图》、《修谱人员名录》及《先人家传》等,可谓图文并茂,质量上乘;三修于2008年10月1日……而新落成的峄阳石门李氏宗祠“陇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