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川县(呼市武川县:遗落草原的“帝王之乡” 绝佳视角看风吹草低见牛羊)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呼市武川县:遗落草原的“帝王之乡” 绝佳视角看风吹草低见牛羊

武川哈达门高山牧场

武川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阴山北麓,首府呼和浩特市北。

武川,素有“帝王之乡”“龙凤之乡”“北魏重镇”的美誉。历史上的武川镇,走出了北周、隋、唐三朝皇室,成为绝无仅有的存在。

清代,这里因旅蒙商的催生,而发展成为中蒙俄丝茶古道的重要节点。

抗日战争时期,武川成为红色圣地,是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的中心地带,被誉为“塞外小延安”。

时光不老,今天的武川,仍是那个“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丽地方。

武川是“北魏六镇”之一


//////////////

从“帝王之乡”到“塞外小延安”


翻阅《北史》,“随例迁武川焉”就是对武川这一地名最早的记载。根据考古资料,这里有人类活动的历史,可上溯到一万年前。

北魏末年,以武川镇为核心建立起来的“关陇贵族军事集团”崛起,影响了我国300余年的历史走向。

据清代乾隆年间的史学家赵翼在《二十二史札记》中归纳“周、隋、唐三代之祖,皆生武川。武川镇,可谓是隋唐盛世的“孵化器”,名副其实的“帝王之乡”。

武川县坝顶北魏祭天遗址

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武川不仅是一座军事重镇,还曾是中蒙俄丝茶古道的必经之路。

丝茶古道,又称万里茶道,是17世纪末至20世纪初,继中国通往世界的丝绸之路衰落后兴起的又一条国际商道。

它南起中国福建武夷山,延伸至俄罗斯圣彼得堡,全长1.3万公里,纵贯中蒙俄,是历史上跨越陆地距离最长的商贸通道。

万里茶道纵贯中蒙俄

“万里茶道”是连通中、俄、蒙三国的“世纪动脉”,更是承载历史文明的使者。以茶叶和茶文化为载体,连结起华夏文明、蒙古文化与俄罗斯风情,将中俄蒙三国紧密联系在一起,促进了沿途城镇的经济繁荣。(2020年,中蒙俄已展开联合申报“万里茶道”世界文化遗产行动。)

经历岁月的沧桑巨变,武川县境内曾经的万里古道早已隐没在一望无际的草场、农田、巷陌里……

抗日战争时期,武川县又因山大沟深,林木繁茂,地形十分险要,成为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的中心地带,被誉为“塞外小延安”。在这里,乌兰夫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日寇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游击战,留下了许多英勇杀敌、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在抗日战争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展览馆

位于武川县德胜沟乡蘑菇窑村的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展馆记录了那段历史。

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展馆


//////////////

高山牧场 壮丽粗犷


武川草原虽不知名,却独具风味。

淖尔梁是内蒙古中西部独有的一处高山温地草甸草原,是阴山与草原接壤地带唯一特殊地貌。由于目前仍是一处尚未完全开发的生态旅游区,成为国内外小众户外“驴友”热衷前往的目的地之一。


淖尔梁高山温地草甸草原

淖尔梁就是大青山最神奇的地方。当地人称大淖儿,亦称珍珠滩,“淖尔”在蒙语中指湖泊,“梁”则是汉语里的山梁,这片高山湿地草原可谓名副其实。

淖尔梁高山温地草甸草原

淖尔梁的雨季水多,到处都是沼泽,很多山顶的水泡子会变得像湖泊一样。既有粼粼波光,又有翠绿草丛,面积广袤绵长,类似江河源头,堪与青藏高原黄河发源地相比,原始而壮观,粗犷而秀美。

淖尔梁山顶的水泡子会变得像湖泊一样

淖尔梁生态旅游区临近呼和浩特市和乌兰察布市,南部毗邻110国道。核心区距“国防公路”10公里,距武川县城43公里,距呼和浩特46公里,是呼和浩特、四子王旗、二连、锡林浩特往返车辆的必经之路。

南北朝民歌中歌咏的“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这种意境之美,只有站在高山之上,才能充分体会到它的宽广与深远。

位于大青山腹地的哈达门高山牧场旅游区,是内蒙古自治区4大经典旅游线路之一。这里森林覆盖率82.5%,是塞北闻名的高山牧场草原。

峡谷、山地、高山台地相间分布,林海与草场浑然一体,交相辉映,气势恢宏,以其独树一帜的粗犷美、自然美,以及曾是古代王公贵族的狩猎区的神秘感,成就了一份“遗世”的美好。

哈达门高山牧场林海与草场浑然一体

这里的自然生态环境很好,稍不留神还会遇到野生狍子、梅花鹿、獾子、斑羚羊、狐狸等。

绿水青山的背后,是我国退耕还林(草)工程的持续推进:武川县是2000年国家退耕还林(草)174个试点示范县之一。

2019年《内蒙古日报》报道,经过3年的努力,武川县退耕还草任务为17万亩任务全部完成。有效推动扶贫攻坚工作的同时,改善了武川地区生态植被,促进了草原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

哈达门高山牧场如诗如画


//////////////

2000多年的“农业文化遗产”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武川镇,能够作为北魏时期的军事重镇,除了这里是一块水草丰美之地,足够放牧、狩猎,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即人的口粮——莜麦。

莜麦的优势是便于加工和携带——冷水热水都能和面,而且很快就能熟,老乡们还有句俏皮话:“莜面在腋窝里夹一夹就熟了。”

夏日武川 漫山遍野的莜麦、土豆、油菜农田作物构成一幅壮美的风光

千百年来武川人的主粮就是莜麦。这主粮“主”到什么程度? 武川人从会吃饭时就开始吃莜面,一直吃到不会吃饭;一年到头几乎天天吃莜面,一日三餐几乎每顿有莜面。

武川莜面远近闻名,很多内蒙古当地人或者到呼和浩特的外地游客会专程去武川吃一碗莜面。

武川莜面

莜麦,学名裸燕麦,是原产于中国的燕麦品种。种植燕麦,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武川地处北纬41°—43°。这个纬度是世界公认的裸燕麦黄金生长纬度,阴山以北、蒙古国以南这一狭长地带,黑黄交错的沙土、集中的雨水、长时间的日照,是燕麦生长的最佳条件。这里是世界燕麦发源地之一,被誉为中国的“燕麦故乡”。

武川的农田如同大地的调色板

历史上,裸燕麦从故乡武川繁衍出去,走向南方,走向国外。北方自不消说,南至湖广、西南至云贵和青藏高原,都是燕麦到达的范围。据山西省志载,从唐代始,燕麦从内蒙古、新疆、西藏等地被引种到俄罗斯、智利、美国等国家。作为内蒙古燕麦产地的鼻祖,武川地区的燕麦自然在出口之列。

2021年12月,武川燕麦传统旱作系统入选第六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

武川是世界燕麦发源地之一,被誉为中国的“燕麦故乡”

据了解,每一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都是一个典型的自然-经济-社会-文化的复合生态系统,为我们有效地留住了美丽的乡愁。

其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堪称生态循环农业的典范,也是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码。农业文化遗产既可以赋能乡村振兴,也是培育特色品牌农业的重要依托和先天优势,又是发展乡村旅游极具魅力的看点。

它成为推动农业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引擎,成为遗产地乡亲们致富的聚宝盆。

武川莜麦丰收图 来源:新华社

以小产业撬动大经济!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武川的燕麦产业已从单纯的种植业,发展到集食品、保健品、文化旅游产业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链条,有力地助推了县域经济发展,为广大农民实现增收致富奠定了基础。

如今,勤劳勇敢的武川人,把绿油油的燕麦田变成了农民致富的“金山银山”。

注:文中图片除标注外均来源于网络,侵权告之删除


-END-

文 编辑 丨姜钧兮

封面来源:网络

参考:

江苏广电南京中心站:《推广武川燕麦文化,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咸宁新闻网:《武川燕麦再获“国字号”,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武川县人民政府:《神韵武川》

参考消息:《万里茶道,中蒙俄共同的文化遗产》

内蒙古新闻网:《大青山里有个“小延安”》

呼和浩特日报:《小小燕麦粒撬动武川扶贫大产业》

内蒙古日报:《武川县退耕还草生态脱贫双赢》等

若有侵权,请联系小编

***商务/咨询/合作/投稿,欢迎私信留言《新县志》!


新县志,

优晟文化与羊晚集团战略合作内容平台

县域经济、文化IP打造、乡村振兴、城乡链接器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标签:

管理员
草根站长管理员

专注网站优化+网络营销,只做有思想的高价值网站,只提供有担当的营销服务!

上一篇:益阳(从“黑杨林地”到“候鸟天堂” 湖南益阳南洞庭这样恢复生态)
下一篇:马湾(平舆县老王岗乡马湾村:两任“支书”接力干 铺好群众生产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