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我区全力推动服务业和消费增长
挖掘内需潜力 壮大新型消费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记者 周红梅 吴丽萍
随着全区经济稳中有进趋势向好,全区服务业持续恢复,消费市场复苏势头进一步巩固,市场销售稳定增长,文化旅游市场逐步升温,消费增长实现“双过半”预期目标,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奠定了坚实基础。
今年以来,我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政府部署要求,以“起步就要提速、开局就要争先”的奋斗姿态奋战一季度,以“咬定目标实干,鼓足干劲争先”的精神攻坚二季度,奋力打好消费三产提质提速硬仗,推动全区消费市场持续稳定向好。
激活力,消费市场企稳回升
每当夜幕降临,南宁市建政路一家田螺鸭爪店前,总能看到外卖骑手排队接单的身影,店主忙得有点分身乏术:“每天最多的时候差不多有1300单,七成左右都是老客户。”
外卖订单数量上涨,“夜经济”持续升温,是我区消费市场加快复苏、企稳回升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我区稳定重点领域消费,挖掘消费新增长点,促进消费实现较快增长。上半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476%,两年平均增长4%。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为消费市场企稳回升夯实了基础。
3月1日,中欧地理标志保护与合作协定正式生效,百色芒果、横县茉莉花茶、桂平西山茶等12个地理标志产品列入协定清单,为广西优质农产品打开欧盟市场开辟了“绿色通道”。
加快消费产品和服务标准建设,进一步放开服务消费市场准入,完善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扩大信息消费等政策体系,建立健全信用体系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我区以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建设为抓手,推动需求引领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互促进,有效激活居民潜在消费需求。
稳定重点商品销售,抓实重大促销活动,为消费市场企稳回升提供了支撑。
抓好重点商品销售,就牵住了促消费的“牛鼻子”。上半年,我区大力促进汽车、成品油、家电等重点商品销售,稳定大宗消费。开展车油联动促销、汽车以旧换新试点,举办“幸福春夏购车季”展销活动,开展成品油市场专项整治,组织家电以旧换新活动等,带动汽车、石油及制品类、家电类销售同比分别增长246%、223亿元。
挖掘农村消费潜力,大力推进网络销售,为消费市场企稳回升拓展了空间。
着力提升农村消费软硬件配套,推动农产品上行、工业品下行,激发农村居民消费活力。上半年,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94个百分点。
网络销售高速增长,新型消费发展迅速。上半年,全区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354个百分点,高于全国1715万人次,培育农产品网销单品347个,网络零售额累计6961万场,促进商品销售526776亿元。
——大力发展“云消费”,数字生活新服务提质扩容。
政府部门联合支付宝平台、通信运营商等,在网络服务、医疗、智能支付等方面开展优惠促销和升级服务,带动线上医保合作药店累计超过1万家;加大财政投入,开展5G终端购买补贴活动,拉动手机销售约8400万元;推动餐饮服务加速“触网”,组织352家餐饮企业开展直播促销,带动在线餐饮交易额同比增长8537亿人次,同比增长14491亿元,同比增长149.4%。
重大文旅项目是激发消费潜力的有力支撑。我区加快推进扶绥恒大文旅康养城等一批标志性重大项目建设。6月25日,桂林融创国际旅游度假区全面营业,成为广西文旅消费市场一个新的“引爆点”。
从流光溢彩的灯光秀,到多元文化的主题集市,“夜经济”正成为推动消费回暖的生力军。各地相继出台政策措施,大力推动夜间经济发展,释放夜间消费的巨大潜能。桂林市推出8条夜游精品线路,南宁方特东盟神画乐园、南宁百益上河城街区、北海侨港风情街、崇左太平古城、大化达吽小镇、贺州黄姚古镇、钦州烟霞山等地着力发展夜游业态。
“下半年,我们将加快推动乡村旅游、工业旅游、体育旅游、研学旅游等新业态发展,大力发展夜间经济、‘双周’经济,打造一批夜间经济集聚区,打造更多新的文旅消费引爆点。”自治区文旅厅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