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运码头(惊艳!通州这一千年古村上新“百米画廊”,还将建新码头、漕运主题街、“马头大集”……)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惊艳!通州这一千年古村上新“百米画廊”,还将建新码头、漕运主题街、“马头大集”……

承载千年历史的大运河京冀段实现全线通航,成为了城市副中心的“黄金水道”和“城市名片”,大运河沿岸,各具特色的运河村落,正在不断挖掘文化底蕴,努力打造美丽乡村样板。其中,因运河而兴的通州区漷县镇马头村绘就了“百米画廊”,再现大运河北首漕运繁忙的盛世景象。


马头村

漷县镇马头村因运河而盛,从辽代建村至今的一千多年岁月,见证了漕运鼎盛时“日过千帆不绝影”的盛景,是漕运繁忙时期民用商船进京第一码头,也是大运河乡村繁荣的典范。


如今,人们在这里不仅可以通过众多文物遗迹感受漕运文化,也能欣赏十万株牡丹花海的视觉盛宴。


在马头村最南端,有一条百米文化长墙,上面绘制了漕运鼎盛时期码头的繁荣景象,还原了当年货运繁忙时,商贩们辛勤劳作的场景。漷县镇马头村书记助理黄昆介绍:“ 明朝漕运时间,漕运比较发达,比较繁荣,我们马头这边儿有一个日落千帆不绝影之说,体现咱们当时马头的一个繁荣景象。”


墙的另一侧还绘制了咯吱盒、王家馒头、清真牛羊肉等特色小吃和小车会、潞灯会等民俗文化。在马头村东北方向,运河南山与其遥相辉映,尽显大运河蜿蜒之美。


作为因运河而兴的村落,漷县镇马头村流传着一句谚语——“一座马头村,半部运河史”。2022年,马头村村史馆投用,展现了马头村一千多年来的历史和改革开放以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马头村的民间花会历史悠久,有“龙灯”“小车会”“高跷”等,还有一些小型花会组织。早在辽代便有“邑会结社”的习俗,称“千人邑会”。宋元时期,香会被定名为“社火”,形成民间自发性组织。


明代漕运兴盛时期,“邑会结社”已经演变成为民间花会。各商家店铺为了扩大宣传力度,纷纷组织成立各种花会,在店铺开业、庆典和各庙会期间,举行各种花会表演,吸引周边百姓前来观看,从而扩大商业店铺的知名度。


马头村的灯车老会传承至今,非常活跃,现已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漷县镇马头村于辽代成村,因运河而盛,是漕运繁忙时期的民用商船进京第一码头,也是大运河乡村繁荣的典范。


大运河北京段全线通航后,漷县镇马头村村北的老码头原址正在抓紧修建新的码头,村里也将美丽乡村建设提上日程,计划完成路面提升和绿化改造,打造漕运文化主题街,重建马头大集,促进乡村振兴。



流淌千年的大运河,古韵悠悠也不乏时尚,今年,马头村还将推动农文旅融合,大力发展旅游业,游客可以徜徉在千年古村,在多元和包容中感受千年运河文化魅力,再现昔日繁华。

部分内容综合自副中心新闻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标签:

管理员
草根站长管理员

专注网站优化+网络营销,只做有思想的高价值网站,只提供有担当的营销服务!

上一篇:十碗头(崇明童年记忆|十碗头的来历)
下一篇:北海公园图片(古老并时尚着——北海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