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窑(入展图赏 | 一地一城·美丽瓶窑)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入展图赏 | 一地一城·美丽瓶窑

瓶窑镇地处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中西部,这里风景秀丽、物产丰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素有“文化之邦、鱼米之乡、北秀明珠”等美誉,境内有世界文化遗产——良渚古城遗址、良渚水坝遗址、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南山摩崖造像等众多文化遗存,还有浙江省十大湿地之一的北湖草荡、浙江省八大水系之一的东苕溪。同时,瓶窑也是浙江省美丽城镇、浙江省5A景区镇,旅游资源和摄影资源十分优越。由浙江省摄影家协会、杭州市摄影家协会指导,中国摄影报社、杭州市余杭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一地一城·美丽瓶窑”全国摄影作品展,入展作品已揭晓。


入展作品选登

“一地一城·美丽瓶窑”全国摄影作品展


评委推荐

一路花开 蒋洋波 摄


高角度俯瞰春到花开,“层层围珠玑,团团锦绣簇。”作者在拍摄中兼顾一年中的时节之美与一天中的气象之机,展示出瓶窑景致的浑然天成。为保护原有生态绕行而建的路,像张开的两臂,拥抱一片春花灿烂,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王小川(浙江省摄影家协会主席)


北湖之爱 阮洪明 摄


瓶窑“圆” 李玉龙 摄


珠塘谱曲 潘劲草 摄


老街巨变,亲历者说(组照之“窑山古道巨变”) 华苗毅 摄


百年香樟,运动苕溪 金红霞 摄


不夜苕溪 朱关城 摄


西险大塘之晨 李伟 摄


守护 黄宏志 摄


台上台下 廖雄 摄


花开幸福 许建全 摄


家园(组照之一) 汤荣华 摄


流动的旋律 洪培生 摄


牛年乡戏(组照之一) 吴伟生 摄


阳光下的旋律 沈文堍 摄



闲话大展

借东方意蕴

绘美丽乡村

? 马可


如今,全国各地正在掀起美丽乡村建设新热潮,这一现象也为摄影人所关注。在诸多摄影展览活动中,展示美好乡村的图像日益丰富,表现手法也逐渐多样,带给人们耳目一新的观感。一些摄影人特别注意借鉴古人描绘山水之境、世俗生活的方式,希望能够赋予乡村题材摄影以东方传统文化的意蕴。


早在百年前,摄影家郎静山就开始做这样的尝试了。他以中国传统绘画为基础,熟练运用黑白影调描绘丰富多彩的国画意蕴。相机代替画笔,帮助他重塑中国画中的山水之境。“集合各种物景,配合成章,舍画面之所忌,而取画面之所宜者。”渺小的远山、袅袅的云烟、柔韧的枝条、淡泊的人物……现实的场景经过精心的构建,尽显含蓄之美。画面构图也大多模仿中国画的布局,题材和主题意趣则多取自古诗词,表达中国古典文化的涵养与气韵。这样的创作方式至今仍然影响着许多当下的摄影人。除了展示理想中的乡野风景,在展现乡村现实生活方面,借力传统文化依旧可行。


动静、虚实、曲直、疏密、简繁……这些东方美学造型的关键词,依然可以成为如今构造美丽乡村景象的灵感,影响摄影的构图、取景、用光等。时至今日,许多摄影人已经能够充分运用拍摄和制作技术来完成风景题材的画意表现。这是因为对于图式的直接模仿来说,可供参考的山水绘画种类繁多,风格表现也更突出。其实在借鉴国画方面,摄影人还可以汲取风俗画、花鸟画等类别,用来表现乡村的日常生活、自然生态。无论采取怎样的样式,内容主题的呈现还是首位的,尤其是表现美丽乡村新风貌时,更要关注时下真实生活的细节。


形式的借鉴是慕“表”,内在意蕴的传达才是求“里”。以郎静山的作品为例,除了在形式上模仿传统国画,他在题材和主题上也创造性地吸取了中国古典诗词的精髓,以个人的感受和发现,使“影中有画亦有诗”。这其实也表明,东方意蕴的影像表达更多的是要抒发一种意境与情感。我们都知道,东方美学更注重人的体验,基于此的影像观看是眼睛的,也是心灵的,需要传递对不同地域的乡野自然、乡村生活以及生活其中的人的理解和认识。发掘当地历史沿革、把握当地人生活节奏,都可以帮助摄影人明晰思路,找到适合的拍摄方式。崇古,亦要围绕当代乡村生活有所发现、有所创新,让东方意蕴真正体现在美丽乡村的画面中。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标签:

管理员
草根站长管理员

专注网站优化+网络营销,只做有思想的高价值网站,只提供有担当的营销服务!

上一篇:洛阳牡丹节(10项主体活动 40项联动活动!中国洛阳第40届牡丹文化节方案出炉)
下一篇:沈阳到开原(从开原到辽源,铁路“行程”一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