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意大利面具的历史,也许要追溯到遥远的古罗马时期。面具作为王公贵族们举办化装舞会时使用的一种饰品,用于掩饰自己的真实身份。
王公贵族们带上华丽而夸张的面具,可以毫无顾忌、恣意狂欢;贫民穿起华丽的装束,看上去就是有钱的权贵;修女可以珠光宝气的去跳舞;富豪可以隐姓埋名的去赌场一掷千金……不论你是躲避仇人还是去密会情人,任何一个带着面具的人都不比另一个戴面具的人高贵。
威尼斯面具
威尼斯盛产面具的由来,起源于公元11世纪至今的欧洲最著名的威尼斯狂欢节(Venice Carnival),由于王孙贵族纷至沓来又不想暴露身份,因而戴面具和乔装改扮就成了一直延续的传统。
早在公元13世纪,威尼斯就有法律规范面具的使用。在18世纪之前,法律允许威尼斯人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里戴着面具工作和生活。具体说来是从每年的10月5日起到第二年的6月10日为止——长达8个月。至于10余天的嘉年华狂欢节和为期40天的斋戒日更是面具不离身。威尼斯面具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渐渐形成两种主要类型:狂欢节面具(Carnival Masks)和即兴艺术喜剧面具(Commedia dell'Arte Masks)。
狂欢节面具最能代表威尼斯人的精神,18世纪的威尼斯,享受它那世界上最负盛名的嘉年华会之美誉。所有社会阶级的人都可以参与其中,而面具便是汇聚各界人士,不分贵贱,打破阶级观念的魔法。下面就来介绍几种有特色的面具类型:
Bauta
“Bauta”是一种“覆盖在整个脸上,下颚轮廓清晰、硬朗,没有嘴巴,但配有很多装饰物”的面具。市面上有一种半脸的“Bauta”,只遮盖从额头到鼻子和上脸颊,以此来隐藏身份,但又很容易交谈、用餐和饮水。这种面具越来越成为狂欢节的主流。Bauta面具在很多场合都会被用来隐藏身份和社会地位,因为它可以使穿戴人之间的交流更加自由,而不必受到社会等级、日常习俗的约束。
▲左:Bauta 右:Jester
Larva
“Larva”也称之为volto面具,主要是白色,是最具代表性的威尼斯面具,通常与华丽的三角帽和斗篷配合,最常出现在狂欢节派对上。“Larva”一词可能来自拉丁语“面具”或者“鬼魂”,也许著名歌剧“剧院魅影(Phantom of the Opera)”中魅影所佩戴的半脸白色面具,便是传统Larva面具的改良版。像“Bauta”一样,“Larva”的构造同样可以使穿戴者不用摘下来就可以自由呼吸和饮水,这样,也保持了穿戴者身份的神秘性。
Jester
Jester又称“Jolly”,有“欢乐的小丑”之涵义。它是一种女性面具的变异体,与中世纪一种特别的小丑脸谱有所关联,它起源于意大利,但很快风靡欧洲,影响了西班牙,荷兰,德国,奥地利,英格兰,特别是法国。狂欢节上时而出现的诙谐又鬼魅的小丑,便是Jester的独特魅力。
Gatto
Gatto在意大利语里的意思是“猫”。这种面具以模拟动物形态而出名,通常饰以尖尖的猫咪耳朵与“巴洛克风”华丽的动物斑纹。除了Gatto以外,老虎,狮子,马等动物形态也经常出现在面具中。
即兴艺术喜剧的面具,多使用于喜剧艺术的表演上。它可以追溯至十六世纪后半叶,表现出人的性格特质、种族传统,以及意大利各个城市的专职与行业,专业的喜剧演员将之呈现于喜剧艺术上,赋予其人性。即兴演出的剧场,始于十六世纪,在十八世纪前都仍十分活跃,今日仍可见到这类表演。旅行各地的表演团会设置一个户外的舞台,并提供一些趣味性表演,如杂技、杂耍等滑稽幽默的表演。
精湛的制作工艺
无论多么华丽、诡魅,或者让人屏息凝气的假面,其制作过程都离不开“构图、铸模、模制、着色”这四个基础步骤。“纸、黏土、石膏、胶水”永远是制作传统假面的基本材料,当然,娴熟的铸模技术亦必不可少。技师在纸上勾勒出心仪的面相并刻出必要的测量标记之后开始铸模。模子分为阴、阳两层,阳模由黏土按照纸上勾画的图形结构雕刻成型并风干;阴模的主要材料是石膏,工艺相对复杂,制作通常分两步,首先用稀释的石膏在已经干燥的阳模上进行第一次浇灌,微干后再调制出浓度更大的石膏做二次灌注,此时,有经验的技师通常会准备一些剪成块的麻布用与石膏混合以增加厚度和强度。
待素色半成品假面得以完成后,绘画大师们用金、银、黄等明快颜色作画,并以金箔、银箔、毛皮、丝绒、宝石、锦缎等精致饰物对其进行装点润色。着色是所有步骤中最耗时费力的环节,但是时至今日,机械化的高效无法取代威尼斯人的偏执,他们坚持一笔一画为假面手工着色。威尼斯面具讲究即兴的艺术,任由艺术家凭着灵感发挥,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讲,很难找到完全一样的面具。面具的价格也取决于铸模师的工艺精湛程度和装饰物的复杂贵重程度。
威尼斯狂欢节
诗人拜伦曾经说过:“忘不了威尼斯曾有的风采:欢愉最盛的乐土,人们最畅的酣饮,意大利至尊的化装舞会。”威尼斯狂欢节的由来,来自拉丁文的Carnival一字,是“与肉告别的意思”,指的就是复活节四旬斋戒的前10天,教徒们知道即将到来的斋戒月将是一段清苦日子的开始,所以便将斋戒月的前10天订为Carnival,以10天的时间尽情狂欢。
威尼斯狂欢节,堪称世界上最浪漫、最华丽的假面嘉年华。每年的2月末,数万名肤色不同、语言各异的人们脚步匆匆,穿小巷,过小桥,或乘着威尼斯特有的“TAX”-“贡多拉(Gondola)”,在古老的手风琴和其他乐器的悠扬音乐声中穿行于古色古香的古老水网,从四面八方奔向世界著名的圣·马可广场。
来到威尼斯狂欢节,你的真实面貌将完全隐藏在各式的华丽面具中,无论性别、职业、年龄,都已没有意义,在面具下的心灵,是获得了真正的自由与奔放!许多人出国,是为了放下繁重的工作,抛开平日的身分,来到海外放松身心,寻找真正的自我。而威尼斯嘉年华,便赋予了人们除去贫富贵贱籓篱的机会,在色彩斑斓,风格各异的华丽装束下,尽情释放真正的自我。没有准备面具与服装的朋友们,也大可不必担心,附近的店家,早已摆出各式面具、戏服,供游客随时换装。街头的彩绘化妆师更将脸当画布,帮游客设计出最具特色的“临时面具”。
在这里,你也可观摩到无与伦比的角色扮演艺术,不少人从头到脚都模仿中世纪的欧洲贵族,有的扮成电影中的各个角色,有爱丽丝梦游仙境,吸血鬼等等。届时,身着古代服饰的仪仗队将来到大公府门前,装扮成古代威尼斯达官显贵的人们登上主席台向众人挥手致意,圣·马可教堂的钟声齐鸣,主持人宣布威尼斯狂欢节正式开始,广场上响起雷鸣般的掌声。这时,位于广场中央一侧的100米高的钟楼上,会出现一名美女扮成天使,银装素裹,挥动着翅膀,徐徐从天而降,给人们带来美好的祝愿。
如同世界上难以觅到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威尼斯的市面上亦很难找出两个一模一样的手工假面。美丽的水城威尼斯,大街小巷布满一家又一家精致的假面手工艺店,进入店内,如同走入了一个琳琅满目戏剧化的魔幻空间,各式假面布满了墙壁,亮丽夺目的色彩,炫丽闪耀的装饰品,他们或张着嘴、或空着眼,仿佛只要静静望着他们,就会被他们的灵魂所吸引。当你站在镜子前,将他们轻轻握在手中,慢慢戴上的时候,镜中你真正的灵魂,便在此刻显现。
来源:尊驾TopClub
责编:卫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