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山简介
普陀山原名梅岑山,因西汉末年梅福在此修道而得名。全岛面积为126千米,东西宽约33天。
地质地貌
普陀山地质属古华夏褶皱带浙东沿海地带,形成于1亿5千万年前侏罗—白垩纪,燕山运动晚期的侵入花岗构成岩石基础。其地貌因受第三纪新构造运动地壳间歇上升及第四纪冰期、间冰期海蚀作用影响,可分为山地、海蚀海积阶地、海积地、海蚀地区类。
自然资源
水资源
普陀山年均降水118743,年泾流量579万立方米,平均每平千米有482m(含12米但不超过18公里,为普陀三大寺之一。法雨寺占地33408平方米,现存殿宇294间。中轴线上有天王殿,后有玉佛殿,两殿之间有钟鼓楼,又后依次为观音殿、御碑殿、大雄宝殿、藏经楼、方丈殿。
普陀山八大著名寺庙>>
多宝塔
又称宝佛塔,俗名太子塔。位于普济寺内海印池南端。建于元朝元统二年(1334年),现为普陀山最古老的建筑之一和浙江省唯一的元代石塔。位列普陀山镇山三宝之一。
杨枝观音碑
杨枝观音碑在普陀山法雨寺后侧杨枝禅林庵内,此碑系明代万历36年根据唐代名画家阎立本所绘杨枝观音像勒石而成。碑高233米,气势恢宏。
磐陀石
由梅福庵西行,不远便见磐陀石5万人次;8:00至15:00每一小时为一个时段,每一时段最大预约人数为6千人次;15:00至21:50为一个时段,最大预约人数为1普陀山是佛教圣地,需要尊重佛教信仰,所有的寺院殿内均是不准拍照的。
2若想在普陀山海边游泳戏水,最好提前带好泳衣,岛上购买会较贵。
41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