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治(这座山西第二城,为什么藏着5000年中国史?)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俯瞰今日长治。

供图/视觉中国??



高山环抱,这里就是天下之中!




作为一直以来的文明核心区,长治这片土地的记载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神农尝百草等人们耳熟能详的神话传说,都来源于长治。

传说时代之后,进入到封建时代,周天子分封天下,一个被称为“潞国”的国家在这里诞生。而“”这个名字,在长治被沿用了上千年之久,从潞州、潞安府,到今天的长治市潞州区和潞城区,一脉相承的历史文化在长治刻下了深深的印记。


古老的庙宇早已无人祭祀。

摄影/石耀臣



地形破碎的山西,所有大城市都位于山间盆地之中。大同盆地的大同与朔州,忻定盆地的忻州,太原盆地的太原和晋中,汾河下游的临汾和运城。这五座盆地从东北到西南方向连成一线,城际之间交通并无障碍,构成了山西城市群的主要样貌

长治则是个例外,长治盆地位于山西东南部,与其它盆地距离相对遥远。中间又有绵延400余里的太岳山阻隔。相比于山西的其他城市,长治更像是一个单独的地理单元


上党高地,从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制图/田东玉




五凤楼,见证了多少兴衰荣辱。

摄影/石耀臣




太行山大峡谷。

摄影/焦潇翔





藏着5000年极简史


在太行山和太岳山之间,浊漳河等一系列河流蜿蜒流淌,不仅为长治盆地带来了充分的水源,也在群山之中切割出了雄奇的地貌。在壶关八泉峡、青龙峡等景点,高山与深谷的落差在这里被体现得淋漓尽致,可达千米的高差让这里成为了地球上难觅的奇景。


长治盆地旱涝保收的秘密,

就在于浊漳河。

供图/视觉中国???


考古学界有一个共识,即“地上文物看山西”,作为一个多山的省份,封闭的地理环境让山西的大多数城市与村落都避免受到外界的过度冲击。而且处于内陆的山西空气湿度相对较低,让木质古建筑免于潮湿,不容易腐朽。另外古代晋商富甲天下,他们从外地赚取的财富源源不断地进入山西。如今山西遍布的古建筑,大多是那个时期的遗留。


雕梁画栋,中国建筑艺术之美。

摄影/康辉



观音堂里的明代悬塑。

供图/视觉中国



气质上不输巴黎的长治,在底蕴上也可以睥睨国内一众古都。许多人去北京、西安、上海的时候,当地城隍庙都是必去打卡的景点。而在长治,规格更高的城隍庙,就有两座。

一是潞安府城隍庙,始建于元代,迄今已有800多年历史。单是历史悠久,在我们这个国家并不出奇,重点在于潞安府城隍庙是全国占地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城隍庙。另一座是号称总管全国所有城隍庙的“天下都城隍”,位于长治市上党区东南部的天紫岭上,它的整体建筑与山融为一体,为这座古建筑增添了许多雄伟的气质。


人们相信,是城隍爷的庇佑,

让这里成为了一方福地。

摄影/石耀臣??




长治东边是高墙绝壁一般的太行山,西北是密林遍布的太岳山,就是与同处上党高地的晋城,中间也有一道丹朱岭阻隔着。出山的通道是那么崎岖难走,久而久之形成了长治稳重务实、安土重迁的社会风气。


不管哪里的人,

还是最信财神。

供图/视觉中国


最能反映一个地区物产的,是当地的饮食。长治盆地的作物以小麦为主,作为中国碳水第一大省的代表选手,长治在面食上的造诣和智慧,可不容低估。长子炒饼色泽金黄、清香不腻;武乡枣糕澄亮夺目、香甜利口;全羊肉面片汤更是长治老少爷们舍不下的一口。这几样,即使是在面食巧夺天工的山西,也算是拿得出手的珍馐美味。

向左滑动

面食大省的种子选手申请出战。

图1: 供图/视觉中国??

图2: 摄影/康辉



有了美食,怎么能少得了美酒呢?如今山西汾酒名气最大,可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汾酒与长治的潞酒都是齐名的。据记载,早在唐朝的时候潞州地方就酿酒成风,唐玄宗时期还曾作为宫廷宴会用酒,使得长治的佳酿,沾染了开元盛世的气息。

如今“潞安府三件宝”已经有了新版本,党参、黄小米和潞麻,成了长治对外的新名片。相比于老三件,新三件的对外知名度更高。不过,本地人似乎并不在乎。对于长治人来说,长治的美食物产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最偏爱的味道是家附近的小店,最喜欢的面食来自不对外开放的家庭厨房。许多时候,不要说出长治,出了门口这条街就不是熟悉的味道了。

向左滑动

黄小米古称“粟”,

可能是华夏先民最早驯化的作物;

古人云“参须上党者佳”,

如今真正的党参可是难觅踪迹。

供图/视觉中国




编辑 | 权相赫

图片编辑 | 鲸鱼

地图编辑 | 田东玉

头图 | 石耀臣

封图 | 李平安???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标签:

管理员
草根站长管理员

专注网站优化+网络营销,只做有思想的高价值网站,只提供有担当的营销服务!

上一篇:武汉街道口(武汉 明起!武汉街道口片区道路通行方式调整)
下一篇:白拉提(小说:为了讨总裁欢心,美女隐藏本性,成了他喜欢的乖乖女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