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南县(福乡福镇看福建”屏南篇|美丽甘棠,名将故里,“三产”聚合,蓬勃发展)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屏南·甘棠乡短片(出品:市场瞭望融媒体中心)

「福乡福镇看福建」系列报道

屏南

奋进新时代,市场瞭望融媒体中心推出“福乡福镇看福建”系列报道,充分展现我省各地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的基层实践,探索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2022年福建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做足四篇文章……全力发展数字经济、海洋经济、绿色经济、文旅经济”,着眼于写好“四篇文章”,屏南县立足县情,全力打造“三个一流”:闽东北一流的绿色工业基地、全省一流的高山农业基地、全国一流的乡村文旅康养基地。

8月,当我们踏上屏南这片热土,深刻感受在“三个一流”统领下,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给这座古老县城带来的深刻变化。县属各乡镇高点定位、乘势而上,将各自产业基础与资源禀赋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

经济繁荣、生态壮美,一座崭新的山区新城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资金、人才和游客,“三个一流”为乡村振兴的“屏南模式”做了最好的注解。

《闽声》金秋推出的“福乡福镇看福建”系列专题,此次我们将走进屏南的九个乡镇,一窥“屏南模式”的内核。以下为屏南九个乡镇之一:甘棠乡。

美丽甘棠

“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初到甘棠,耳畔就回荡着2500多年前古老的歌。

甘棠,乡如其名,诗意而美丽。

这里是清代名将甘国宝(公元1709—1776年)的故里,也是以“屏南李”为主导产业的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并拥有一座现代化的板式家具工业园区。

传统与现代相交织,一二三产聚合力,这是甘棠乡的迷人魅力,也是蓬勃活力之所在。

立足当地生态和资源禀赋,甘棠乡紧紧围绕“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美丽甘棠”的奋斗目标,按照“工农并举,文旅并重”的发展举措,着力打造集生态观光、农业示范、旅游体验于一体的特色乡镇。

山清水秀,冬暖夏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芙蓉李生长的“天堂”。

此季虽已过丰收时节,但王林村郁郁葱葱的果林,依然使人真切地感受到丰饶富足。

李子

小李子,大产业。正是这一颗颗香甜多汁的芙蓉李,富了一方百姓。芙蓉李,不只是甘棠乡也是屏南县特色农业的实力担当。凭借果大味美、汁多核小的骄人特质,硬核圈粉,也无声滋润着甘棠人的心田,又甜又美。

据介绍,在甘棠乡党委、政府积极推动下,芙蓉李产业以王林村为圆心,不断向外扩大产业半径,从村到乡,再到全县,一路高歌猛进。

甘棠的好山好水盛产芙蓉李

2020年“屏南李”获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顺利通过农业农村部地理标志专家评审。

2021年,甘棠乡成功申报以“屏南李”为主导产业的国家农业产业强镇项目。

据统计,全乡芙蓉李种植面积达132万吨。

在扩大产业辐射面的同时,甘棠乡还不断延伸“屏南李”产业链。2022年,乡里先后完成“屏南李”王林村分拣中心、“屏南李”展示及电商中心、“屏南李”采后处理车间改造等项目建设,开发李干、李子酒、李子醋等系列精深加工产品,全年加工李干122亿元。

名村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漈下村

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丰富的自然资源,更是甘棠乡推动文旅深度融合的一张“王牌”。

比如,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拥有8个国家级文保单位的漈下村;虎将甘国宝故乡、省级传统村落的小梨洋村;畲族风情浓郁的巴地村;坐拥“一湖两海”(全县最大高山湿地天湖顶湿地、三千亩连片竹海、三百亩连片花海)的新田村……每一村都很闪亮。

近年来,甘棠乡立足自身文旅优势,突出甘国宝文旅小镇建设,打造“日游小梨洋、漈下赏美景,夜宿巴地看火凤凰”的特色旅游路线,构建全域乡村旅游新格局。

小梨洋村-甘国宝故居

园区

位于甘棠村的甘棠(新型)工业园区板式家具园区则是甘棠乡打造的又一崭新地标,除填补全乡工业空白外,也大大增加了村民们的收入。

该园区于2018年9月动工建设,规划面积1000亩,主要承接竹木加工上下游产业,是屏南县围绕“打造闽东北一流的山区绿色工业基地”目标所规划建设的“一区五园”之一。

工业园区为当地村民提供大量就业机会

目前,共有8家板式家具企业入驻,总投资669MWP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也在园区落地,并已成功并网发电。周边的村民摇身一“变”成为工人,在家门口就能轻松就业。

省级传统村落的小梨洋村

产业旺,百姓富。2021年,全乡生产总值达6亿元,年增长11%;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980元以上,年增长5%。

来源:闽声文化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标签:

管理员
草根站长管理员

专注网站优化+网络营销,只做有思想的高价值网站,只提供有担当的营销服务!

上一篇:毗河(【问政四川】新都区毗河边被倾倒大量垃圾?官方回复:处理后将植绿)
下一篇:双廊天气(这篇推文,看完眼角湿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