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王墓(走进“满城汉墓”,看中山王的“精致”生活)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满城汉墓位于保定市满城县陵山,是西汉中山国第一代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的墓葬。1968年发掘。两墓依山岩开凿,规模宏大,结构复杂,随葬品奢侈豪华,堪称一座豪华的地下宫殿,共出土金、银、铜 、铁、玉、石、陶、漆、玻璃器等类文物一万余件,其种类之丰富,制作之精美,在已发掘的汉墓中十分罕见,被评为中国20世纪百项考古重大发现之一。

(《大汉绝唱——满城汉墓》常设展厅,乐活拍摄)

这座举世罕见的汉墓从发掘至今已经有50余年,许多文物都保存在河北博物院中,今年夏天有幸走进河北博物院的《大汉绝唱——满城汉墓》展厅,一睹大汉雄风,看西汉中山王刘胜及其妻窦绾2000年前的”精致“生活,其随葬文物的丰富与奢华程度令人瞠目!而文物的精湛工艺和艺术性更是令人为古人卓越的智慧和非凡的创造力而叹为观止!

《大汉绝唱——满城汉墓》展出的文物有1605件(套),共21个单元,占用两个展厅。第一展厅分为惊天发现、陵山古墓、刘胜其人、棺具、金缕玉衣、玉器、玻璃器、人俑、车马、幄帐10 个单元;第二展厅分为灯具、炉具、日用杂器、文具文玩、医疗、钱币、兵器、铁工具、烹饪饮食、石磨和陶器11 个单元,全方位地展示了满城汉墓的全貌和那些巧夺天工的珍贵文物,显示了高度发达的汉代经济和文化,也表现出大汉王朝昂扬豪放的时代气度。其中刘胜和窦绾的金缕玉衣是我国出土年代最早的完整玉衣。鎏金长信宫灯、错金博山炉、鎏金银蟠龙纹铜壶、透雕双龙高钮谷纹白玉壁等都是举世闻名的珍宝。

一、古墓发现

1968年5月22日,寂静苍凉的河北满城县陵山,战备施工中发现了两座千年古墓。消息很快传到北京,此时的中国正处在“文化大革命”的空前浩劫之中,机构瘫痪,武斗不断,满城一带局势尤为严重。紧急之中周恩来总理亲自出面,责成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主持古墓的发掘工作,并指示北京军区全面协助考古发掘在极其秘密的情况下进行,在中央、地方、部队三方的共同努力下,历时两个多月,完成了对古墓的考古发掘。

(古墓发现,乐活拍摄)

二、陵山古墓

两墓坐落在陵山主峰的东坡上,相距1046米,宽约03米,宽约188米,用玉片2498片,金丝1100克)

(刘胜金缕玉衣,乐活拍摄于河北博物院)

与金缕玉衣一同出土的,还有玉蝉、玉猪、玉塞等物件儿。玉蝉一般都含在墓主人的口中,因为蝉是从土里钻出来成长的,吃露水长大,飞到了树上,古人认为蝉代表着钻出地面获得重生,把玉蝉含在嘴里也有重生的寓意。玉猪一般被墓主人拿在手里,代表着农耕,也有衣食无忧的美好寓意。玉塞又叫九窍塞,包括眼盖、鼻塞、耳瑱、口含、生殖器盖、肛门塞,分别塞住人的九窍,在史书上有记载“金玉在九窍,则死人为之不朽”,意思是用玉塞塞住九窍,可以保证尸身不腐。

(刘胜墓出土金缕玉衣附件等,图片来源河北博物院官网)

(窦绾金缕玉衣全长16厘米、长23厘米,乐活拍摄于河北博物院)

青铜羊尊灯,1968年河北满城刘胜墓出土。灯作卧羊形。羊昂首,双角卷曲,身躯浑圆,短尾。羊颈后有一活钮,臀上安一小提钮,使用时可将羊背向上翻开,平放于羊首顶部作为灯盘。灯盘呈椭圆形,子口,一端有一小流嘴,便于安置灯捻。羊尊腹腔中空,可储灯油。2000年前中国古人的创造力真是令人惊叹!

(铜朱雀灯,铜卮灯,炉型铜灯,乐活拍摄于河北博物院)

十一、炉具

炉具包括熏炉和暖炉,熏炉用于焚草熏香,暖炉用于燎炭取暖,满城汉墓出土熏炉、暖炉各7件,其中2件“博山”造型的熏炉制作精美,为古代罕见的艺术精品。

(错金铜博山炉,高26厘米,足径99厘米,宽102厘米。乐活拍摄于河北博物院)

错金银镶嵌铜骰,满城汉墓出土,铜骰共18面,工艺极为复杂,其中16面标有数字,两面分别为“酒来”和“骄”。骰子表面用金丝、绿松石、红玛瑙镶嵌出纹饰。

(行酒令钱,乐活拍摄于河北博物院)

(铜说唱俑,乐活拍摄于河北博物院)

十四、钱币

汉代钱币包括黄金、铜钱两种。满城汉墓出土金柄69枚,每枚重量16~18克,约相当于西汉时的一两。出土铜钱4208枚,除2枚半两钱外,其余皆为五铢钱。五铢钱是汉武帝实行币制改革后铸行的钱币,自汉至隋沿用了700余年,为我国古代行用最久的钱币。

(金饼,乐活拍摄于河北博物院)

满城汉墓出土金饼69枚,其中刘胜墓40枚,窦绾墓29枚。金饼含金量95-97%,重量16-18克,约相当于西汉时的一两)

(郡国五铢钱、“上林三官”五铢钱,乐活拍摄于河北博物院)

十五、兵器

两墓共出土剑、刀、戟、戈、矛、殳、鋋、弓、弩、盾、铠甲等兵器100余件,箭头500多枚,绝大多数出自刘胜墓。有些器物镂雕、镶嵌、鎏金银,装饰十分华丽,应是仪卫用器。经对部分铁制兵器进行金相分析,发现有些兵器为当时先进的“百炼钢”和铸钢固体脱碳钢制品。

(铁铠甲,乐活拍摄于河北博物院)

考古发现最早的汉代铁铠甲。出土时锈蚀粘连严重,难以展开,经一片片揭取,搞清了其构成和编缀方法,用仿制的金属甲片进行了复原。

(鎏金鸳鸯铜戈,铁戟、铁刀、铜剑、铁剑,乐活拍摄于河北博物院)

十六、烹饪饮食

在满城汉墓出土文物中,用于烹饪饮食的器具达千余件,包括铜器、陶器、漆器、玻璃器等,以铜制器具最为精良,特别是铜酒器,种类多,制作精,反映了汉代社会“乐酒”的风尚。

(鎏金银蟠龙纹铜壶,乐活拍摄于河北博物院)

鎏金银蟠龙纹铜壶,通体鎏金银。盖缘、口沿、圈足底边为鎏银卷云纹带,颈部饰鎏金、银相间的三角纹带饰。腹部盘绕四条独首双身的金龙,间缀金色卷云纹。盖竖三鎏银云形钮,盖面饰三只鎏金夔凤。壶内壁髹朱漆。壶底有铭文:“楚,大官,糟,容一石,并重二钧八斤十两,第一。”

(铜链子壶、蟠螭蕉叶纹提梁铜壶,乐活拍摄于河北博物院)

(椭圆形铜套杯,一套5件,形制相同,大小递增,乐活拍摄于河北博物院)

(铜甗,即蒸锅。乐活拍摄于河北博物院)

铜甗蒸锅,分上、下两部分,上部称甑,用来放蒸物,下部称釜,用来煮水,中间设有通汽的箅子。釜肩部有铭文:“御铜金雍甗一,容十斗,盆备,卅七年十月,赵献。”甑肩部与盆口沿也有刻铭,与釜铭大意基本相同。

(熊足铜鼎,乐活拍摄于河北博物院)

  熊足铜鼎,子口微敛、鼓腹、圜底、熊足、长方形耳。熊作蹲立状,全身饰细密的鬃毛纹。盖周环立4小兽钮,鼎耳上部为一卧兽形圆轴,可翻转,与盖上小兽相连可固定鼎盖。

(本文图文原创,文物相关内容来源于河北博物院)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标签:

管理员
草根站长管理员

专注网站优化+网络营销,只做有思想的高价值网站,只提供有担当的营销服务!

上一篇:布罗基(布罗基:米兰若要加强在欧冠以及意甲的竞争力,需补强中卫)
下一篇:十八罗汉山(广州一个免费的公园,面积达5000亩,景色秀美,老人孩子也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