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庙(全国考古学历史学权威专家纵论:宁远县九疑山舜帝陵庙考古新发现)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编者按:

  2002年,湖南省考古工作者在宁远县九嶷山玉王琯岩旁发现了古代的舜帝庙遗址。经过初步勘探,遗址占地3万多平方米,呈南北向、东西向叠压,从中出土了带有舜帝陵庙标志性文物,上面刻有兽面图案和文字。经过两年多的持续发掘和勘探,舜庙建筑的轮廓和结构基本显露出来。

  古舜帝陵庙是中国远古道德文明以及古代中国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象征,其不可估量的文化价值,引起了全国考古学历史学界的高度关注。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湖南省文物局、永州市人民政府于2004年8月8日至11日邀请有关专家学者赴宁远九嶷山进行了实地考察和论证,并于8月13日在长沙召开了新闻发布会。现将有关专家学者的发言摘登如下:

  黄景略(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组组长、研究员)

  总的看,玉琯岩遗址的整个发掘工作是符合科学考古规程的,做得比较好,已经揭示的层位关系比较清楚。最上一层显现的宋代祭祀遗址,应该是大殿,规模非常大,大约900平方米,(吴顺东:876平方米,比新建的舜庙正殿还要大)周围可能还会有其他建筑遗址,再找一找有没有前殿、后殿、神殿。宋代这一层建筑遗址是最重要的,千万别揭掉,这是最能体现遗址价值的部分,不能揭掉,否则连这一点都说不清了。有了这一点,也可以说下面有汉代的、秦代的。遗址和出土物已经表明宋以下的唐代和南北朝遗址、遗迹现象也很明显。(袁家荣:建筑殿址地表显现的是南宋的,但基址是唐代的,砖是唐代的,建筑瓦件是北宋的,有过多次翻修,现在最上一层的使用面是宋代的)。如果是唐代的,唐代规模有没有这么大?南宋建筑自程朱理学兴起后一般都扩大了规模,应该是宋代在唐代的基础,进行了重建、扩大、加修,现在也有可能找到了汉代至南北朝的遗址,但有宋代的就已经是发掘最早的舜庙了,就已经很不错了。如果再往下,即使有汉代建筑的话,也不会太大,因为从现场的土质看是沙土,不适宜建大型建筑。总之,遗址的时代定在唐宋时期,主要是宋代,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这个上面,工作可以做得更细。

  舜帝陵庙传说几个地方有,但唯独只有九嶷山这里有像样的考古发掘的舜帝陵庙遗址。国保单位中,陕西有黄帝陵,湖南有炎帝陵,浙江有大禹陵,山西有尧庙,唯一没有舜帝陵。九疑山玉琯岩遗址,是有文献记载的,司马迁《史记》有记载,马王堆出土古地图中有记载,(周九疑:《山海经》也有记载),并且大的环境也很不错,能与马王堆地图和司马迁的记载相印证。虽然还只是唐宋时期的遗址,但已经很不一般。再结合在明代遗址上新建的舜帝陵,说明历史上在此建舜庙是一脉相承的。我们争取舜帝陵在此处,应该是比较准确的。申报“国保”单位,我们可以占两票。

  张忠培(北京故宫博物院原院长,研究员)

这次来湖南永州,主要是考察九嶷山舜帝陵庙申报“国保”的事。昨天看了九嶷山玉琯岩遗址的发掘现场和出土文物,我感到很高兴。这里,我谈几点看法和意见:

  第一,玉琯岩遗址的考古发掘是严格按照国家文物局的要求和考古操作规程进行的,总的来看做得比较详细。

  第二,遗址与文献记载的九嶷山舜帝陵庙是基本一致的。

  第三,遗址层位关系还是清楚的,最上一层不晚于南宋,最下一层有不晚于东汉的遗迹现象。建议对发掘现场进行航拍和俯拍,把层位关系体现出来。下一步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全面揭露不晚于南宋的建筑遗迹上来,而不是放在两汉之际,因为两汉之际的遗迹现象还不能充分说明问题,但宋代建筑遗迹已经揭露得十分明显。

  第四,如何定性?玉琯岩遗址应该是一个庙或者说是祭祀建筑,一个祭祀舜帝的建筑。要把相关的文献尽可能地收集起来,然后把它整理清楚,以增加对遗址性质的旁证。

  第五,这是一个重要的发现。我不相信尧舜禹在这里活动过,但玉琯岩遗址的发掘,与马王堆汉墓出土地图和《史记》的记载能相互印证,应该可以肯定这里就是舜帝陵庙。历史上舜帝陵庙的建设,对促进国家统一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玉琯岩遗址的发掘,有利于九疑山舜帝陵庙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信念,有利于促进中华民族的团结和统一,有利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增强民族凝聚力。

  第六,积极做好遗址申报“国保”的工作。省、市、县都希望玉琯岩遗址能申报成功,我肯定支持。但我和黄景略先生每人只有一票,所以现在还只能说有申报成功的可能。关键是要找准申报的切入点,那就是现在能够定下来的先定下来再说,也就是要把申报材料的重点,放在已经可以肯定的宋代建筑遗址上,而不是两汉或更早;千万不要把论点建立在摇摇欲坠的论据上,那样只能让“国保”专家评审组产生怀疑以至否定。宋代遗址的发掘工作做得比较仔细,要继续把它搞清楚。要将玉琯岩遗址与在明代遗址上建设的新舜帝陵庙结合起来申报。我们申报“国保”的优势,一是有目前唯一通过考古发掘证实的舜帝陵庙遗址,二是马王堆汉墓出土地图中有明确标识,《史记》有明确记载;三是有明确的宋代大规模建筑遗址和不晚于东汉的建筑遗迹;因此,我们应该有信心申报“国保”,五年搞两批,应该抓住机遇。

  第七,在申报“国保”之前,建议出一个报告,用几张剖面图、平面图、器物图等结合文字来揭示遗址的年代等问题。

  第八,要加强遗址的保护工作。特别要重视环境保护。遗址旁边新建的寺庙(注:指永福寺)与遗址是不协调的,国家文物局专家组其他成员对遗址进行考察时,也会提出这个问题来。建议暂停施工,等遗址申报成功之后再说,要不然到时再强行拆除的话,损失就大了。另外,道路的问题、附属设施的问题;也要与遗址的风貌协调。

  李学勤(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原所长,“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

  这次论证会,我个人认为,首先要解决一个论证什么的问题?现在还只是一个阶段,不可能论证最后的结果。遗址的发掘还处于整个发掘过程当中,目前还不能对这么大一个建筑基址作出最后结果的论证。我们目前达到的是什么阶段?大家都很关心。评价一项考古工作是否成功,不是看结果,而是看质量。关键是看发掘工作本身做得怎么样。至于结果怎么样?有没有重大的发现?遗址保存得怎么样?这不是我们能够左右的。我认为,首先应该充分肯定本次发掘所达到的质量和成果。整个遗址的发掘工作做得非常详细;关键点都没有被忽略,能给我们很清楚的交代,疑虑问题都能得到很好的解答,这件事情本身就做得很好。对于这样一个大型建筑基址,应该区分多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就是大面积揭露的层次,比较清楚的部分主要是宋代的遗址,这一点已经没有人有什么异议。第二个层次,就是对叠压其下的我们可以追溯到的层次,现在已经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已经探测到了宋以前的遗迹现象,如早Ⅱ期已追溯到东汉偏早这样的时期。这两个层次,工作都做得很成功。

  我们发现的到底是什么?遗址是什么现象和性质?我觉得已不是单纯的考古学上的问题,还要结合历史文献,从历史考古学的角度来分析。第一,现在大面积揭露的、可以明确的是宋代的基址,它的性质,结合旁边的玉琯岩摩崖石刻明确提到的,应该肯定这就是宋代的舜庙,这完全可以宣传,不会出现什么问题,不需要再进行什么考证。如果其下还有大规模的建筑,那也是非民居的建筑,现在还很难设想它到底是什么,这还要做工作。舜庙绝对可以往前推,这是没有问题的,但还要作出努力。第二,根据文献进行考证,那是另外一个层次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里确实就是舜庙。第三,对一些小建筑单元的性质、名称、功能等,暂时不能确定的,以后再进行讨论。

  现在已看到了西汉的线索,下一步在继续寻找西汉建筑遗址的同时,还要注意有没有王莽“新政”时期的建筑。

  吴家安(中国文物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九疑山舜帝庙的发掘有什么意义?我认为,它在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历史认同感。对于这样一个古遗址不能仅仅着眼于发掘,还要高度重视遗址的保护问题。遗址中有不同时期的堆积,都要保护好。要保护遗址的完整性和真实性。遗址的环境,不仅仅是自然环境,而应该是文化环境,要特别注意保护。要重视发掘中的保护,发掘工作要进一步做好,基本的资料要尽可能全面。保护规划的制定,需要大量的资料。这次发掘与保护结合得很好,下一步的发掘要继续结合好。总之,考古发掘要与科学研究和遗址保护“一条龙”结合起来。

  楼宇栋(中国文物出版社会编审)

  考虑成熟时,建议在适当的地方全面地挖下去,以搞清遗址的变迁过程,找到最早的建筑遗址。

  吕烈丹(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教授)

九嶷山舜帝陵庙遗址首先是一个物质性文化遗产。与此同时,它还是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舜帝传说、舜帝崇拜、祭舜历史、民间故事、文学典籍等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靠舜帝陵庙这个载体来传承的。同时,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了解中国古代祭祀文化将起到很大的作用。因此,我们不仅要注意对古舜庙遗址的发掘和保护,还要加强对非物质类文化遗产的研究和保护。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钟晓清(中国建筑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九嶷山舜庙遗址的时代问题,主体是宋代的,这一点可以确定;没有问题。

  遗址的整体格局目前还不清楚。南面是否还有其他建筑物?有待发掘。特别是中轴线以南,还有待进一步发掘。从现在发掘的迹象看,可能有几个朝代的建筑,包括唐代的、汉代的。遗址的基地破坏很大,雕刻没有见到,因此,先说得保守一点,就说是宋代的。应进一步弄明白是否还有唐代的或者汉代的,这牵涉到遗产的价值评估问题。

  李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玉琯岩遗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物对象,是一种祭祖性建筑遗址。它是舜庙还是舜陵?是唐庙还是宋庙?等等问题都值得深人研究。要将各种有关九嶷山、舜帝、马王堆地图等文献资料收集起来进行研究,与考古发现结合起来考证解决问题。比如,马王堆古地图中的九根柱子是什么?七个格子是什么?九嶷山这个地方,历代都遣官致祭,已经说明了它的地位和规格。在研究舜陵时,不论在时间还是在空间上,都要拓宽视野。

  赵福生(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考古发掘工作做得非常好。

  宋代遗址的性质,肯定不是民居,而是官方祭祀遗址。

  在不破坏宋代建筑层面的情况下,往下发掘,应该有更早的发现。

何介钧(湖南省考古所原所长,研究员)

王琯岩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做得很细、很科学。

  遗址总体规模、结构、柱洞、型制等显得很有气势,后期建筑规模相当大,气势宏大。功能上不好推测,但从它所处的位置和历史文献看,很可能是一种大型祭祀建筑(舜庙)。

  我们包括市县政府都希望能追溯到对舜帝最早的祭祀建筑遗迹。早Ⅱ期遗址的揭露,显示了很光明的前景。地层应该是东汉早期。东汉早期遗存中有西汉编织纹陶器遗物。再做工作,应该可以找到西汉遗址;因为马王堆汉墓出土地图中有记载。马王堆出土地图是西汉早期的东西,地图的记载是确定无疑的,九疑山在西汉早期就已建有舜帝陵庙,这是确凿的事实。要不然地图中不会有反映。如果在遗址的中心地带找不到,边缘地带也可以找一找,或许会有更好的结果。我非常乐观地预计到有这样大的发现。

高至喜(湖南省博物馆原馆长,研究员)

  2001年底,我们和永州市委宣传部组织了一个舜帝文化研究课题组,我和袁所长来到了这里考察,根据马王堆汉墓地图的记载,这里有可能是舜帝陵庙遗址。当时,袁所长就决定组织发掘。从2002年至今,三年来的发掘工作做得这么细,这么好,有这么大的成就,我很敬佩。

  这个遗址是什么东西?根据西汉马王堆出土地图和民俗调查,九嶷山周围地区已经出土了许多新石器时代和夏商周至秦汉时期的大量文物,同时,我们在周围的县区象江华,蓝山等县区发现了一些城址,但规模不太大,出土了一些印纹硬陶,没有发现什么高级的建筑。玉琯岩这里为什么有这么大规模、高规格的建筑遗迹?筒瓦、板瓦、铺地砖都非常好,我认为这里就是舜帝陵庙。有很多的证据和现象可以证明这一点。其中我觉得最重要的证据,是一件陶器提梁上刻印的字迹,反映“歙州’”的工匠被邀请来协助筑庙。如果不是官方的庞大建筑,就没有必要这样做。所以我认为这里就是舜帝陵庙。

  关于时代问题,最早的遗物是汉代,魏晋、三国到唐天宋的东西更多。我同意继续往遗址以南做工作,该拆的房子就要拆。不找到汉代的遗址,那是件很遗憾的事情。

  如何保护,现在要马上提到议事日程,要让子孙后代都能看到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

  袁家荣(湖南省考古所所长,研究员)

九疑山舜庙遗址的考古发掘,经过各位专家的实地考察和充分论证:大多数专家都主张把已经揭露的遗址的年代放在宋代,不要一味追求年代上的早,宋代已经是很重要的了。苏老先生、徐萍芳先生也都说宋代的舜庙遗址,也是很早很重要的。年代保守一点;可以避免争论。南宋绝对没问题,也有北宋的,还有唐代的(有唐瓦、唐砖),名称定为“舜帝陵庙遗址”。祭祀舜帝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象征,是国家“大一统”的象征,因此,舜帝陵庙遗址的发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傅举有(湖南省博物馆原副馆长、研究员)

  我想结合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地图来谈谈这次九疑山古舜帝陵庙的发掘。作为整理马王堆古帛书的当事人之一,我亲身经历了对帛书内容的解析和论证。

  在马王堆古帛书《南部地形图》中,有“帝舜”二字,并且有九个柱状物。那么,这九个柱状物究竟是什么?经讨论,比较一致的意见是指九块碑(谭其骧也是这个观点)。地图是绝对可靠的,所以“帝舜”也绝对可靠,指的就是舜庙。地图早于公元前168年绘制,说明在此之前就有舜庙了。

  玉琯岩遗址与地图所标志的舜庙是否一致?九嶷山这么大,确切的位置在哪里?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说,舜庙石碑已分不清,就是说舜庙从北魏距今已有2000多年了。但舜庙不止一个,还有一个在冷道县治附近,时间稍晚,距今约1600-1700年间。

  从玉琯岩遗址的发掘现场看,出土了西汉早期的陶器标本。说明这次舜庙的发掘与古地图的标志是基本吻合的。西汉时期九嶷山有舜庙是没有疑问的。当然,如果能发现西汉早期的瓦当、瓦片(那时的舜庙规模可能不大),那大致就可定下来是中国最早的舜庙,一定就是马王堆出土帛书地图所标记的舜庙。这将是一个伟大的发现,我们期待着。

  单先进(湖南省博物馆研究员)

  玉琯岩古遗址的地层关系和出土遗物,清晰地反映了东汉以来各时代祀庙建筑。出土瓦当很粗很厚很大,表明规模很大,规格不少,是一个大型的庙宇建筑,汉唐舜庙的可能性很大。

  汉代王墓都是一座山堆,以山为陵。这是汉陵的一个重要特点。玉琯岩应当与舜陵有关,有可能是汉代人心目中的舜帝陵墓。陵前建庙宇,符合汉制。

  这是湖南少见的建筑遗址,价值很高。作为帝陵的布局,符合汉代建筑风格。庙肯定为政府所为,绝非私人所建。当然,是否为中央政府所为,还有待考证。

后记:2019年10月16日,国务院核定并公布了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有762处单位入选,其中湖南45处,宁远九嶷山舜帝陵名列其中。国务院同时决定,九嶷山舜帝陵并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化保护单位舜帝庙遗址 (全国共并入50处)。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标签:

管理员
草根站长管理员

专注网站优化+网络营销,只做有思想的高价值网站,只提供有担当的营销服务!

上一篇:太龙(太龙药业)
下一篇:延寿(改变饮食习惯,能延寿十多年!越早改变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