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日报
冬天的太行山寒风袭人,但地处大山深处的山西长治却热火朝天,这里正掀起一场“能源革命”浪潮,传统煤焦产业提质增效,新兴高科技产业方兴未艾……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能源革命的重要论述,为长治走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新路子指明了方向。我们正在加快推进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建设,调整优化能源产业结构,构建绿色多元能源供给体系,用非常之力,下恒久之功,将转型综改进行到底!”长治市委书记孙大军说。
走进太行山脉,漫山遍野的光伏板,像是给山脊披上了蓝色“铠甲”,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这就是长治光伏发电技术领跑基地。”长治市工信局局长杨鸿斌说,这里一块看似普通的2平方米光伏板,年发电量比普通光伏板提高100千瓦时。
光伏发电技术领跑基地是长治加快构建绿色多元能源供给体系的缩影。近年来,随着长治光伏产业产学研合作力度的加强、横向纵向的延伸,这里逐渐聚集了一批全国光伏行业品牌企业。长治市发改委主任桑利刚告诉记者,长治坚持光伏制造和光伏应用并重,未来将着力打造综合能源和能源装备“两大供应商”,在我国光伏产业市场中打响“长治品牌”。
闯出“长治品牌”的不只光伏产业,在争当能源革命排头兵的同时,长治还荣获多项“全国第一”:“太行”牌润滑油成为全球第一个以煤为原料的高档润滑油,让按“吨”卖的煤变成按“克”卖的油;世界上第一套全部以焦化副产品粗苯为主要原料,生产高档尼龙6单体的己内酰胺项目填补了国际空白,把“炭中抽丝”由神话变为现实……“单项第一不是我们的目标,产业链两端和价值链高端才是我们的重点发力点。”长治市招商局国内合作科科长韩佩桓表示,近年来,长治市努力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重点打造半导体光电、新能源汽车、医药健康、文化旅游、通用航空、军民融合等新兴产业集群,整体推动一批产业链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我们建成了国内最完整的LED产业链。全市拥有光伏一体化产能75个工作日内完成,一般性工业项目审批时间压缩至38个工作日……一项项硬政策、严标准的出台,让长治的营商环境更好更优。
“在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我们始终以转型项目建设为龙头,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支撑,以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为重点,以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的高质量夯实发展基石,打造区域发展新引擎。”长治市高新区综合办科长李小杰告诉记者,今年以来,全区共铺开项目68个,总投资5185%,居山西省前列。“我们将按照‘三对’‘六最’要求,持续深化‘放管服效’改革,进一步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深入推进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真正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最大限度实现利企便民,最大程度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以优化营商环境的大力度赢得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加速度。”长治市市长杨勤荣说。(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梁 婧 刘存瑞)